APP下载

对“家风”问题的冷思考

2014-06-10文雨

甘肃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摊贩家风道德

文雨

如果不是央视记者四处追着别人问“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根本就想不起来还有“家风”这档子事。后来又有一些专家学者写文章旁征博引地进行论证,谈“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等,一时间,“家风”变成了媒体宣传中的一个热词。

媒体所言的“家风”,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门风”,字典上对“门风”的解释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看了这样的解释,相信很多人会泄气,因为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家庭或家族的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什么,显然,“家风”这东西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就像“家谱”、“家训”之类的东西一样,显得有些“高级”,很多人可能连若干代以前是做什么的都说不清,更谈不上传承什么“家风”了。

记者采访一位卖肉的摊贩:你的“家风”是什么?对方想了半天说,我的“家风”就是辛勤劳动,多卖点,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好。从摊贩的回答来看,显然他还没弄清楚所谓的“家风”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并不奇怪。不要说一个卖肉的摊贩,估计记者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家风”的含义是什么,否则也就不会随便逮住个人就问人家的“家风”是什么,所以,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然难免出洋相,这与以前逢人就问“你幸福吗”有一拼。说实在的,就连我们这些还算有那么一点儿文化的人,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自己的“家风”是什么,不少人可能会把什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之类的听起来比较“好”的东西一股脑儿搬出来作为自己的“家风”。这种应景式的回答已经完全脱离了问题本身。

“家风”应该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因成习的、为所有成员共同认可、一致遵从的做人做事的准则、理念、规矩、方式,且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实践而得以传承,从而成为某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所以,那些为了回答问题,临时总结出来的自认为比较正确和正面的说辞,和传统意义上的“家风”没有多大的关系,充其量只是为了展示自己家庭的正面形象,在镜头面前表达一些共同的道德认知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个人价值取向罢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确实有培育、传承“家风”的良好传统,流传于世的形形色色的名人家训,就是这些家庭或家族“家风”的总结和印证。但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家庭自身的发展演变,过去那种聚族而居、四世同堂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以此为基础的一些传统的东西便日渐式微,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学校教育的普及化,以及信息时代家庭教育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主导下的日益趋同化,更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家风”荡然无存。现如今忽然刮起一股“家风”热,自然给人一种历史和现实相互错位的恍惚感,也让媒体的刻意追逐变得荒诞、幼稚和无厘头。

从媒体对“家风”问题的富有戏剧性的追逐来看,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已经让我们患上了严重的道德焦虑症,而这种焦虑症又很容易变成病急乱投医,不管什么方子,不论管用不管用,都会让一些人产生有胜于无、先试试再说的冲动,所以一些看上去十分幼稚和浅薄的做法,也会被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策划、折腾出来,四处招摇,让人哭笑不得。 但它的结果却惊人地相似:非但没有产生多少正面引导的作用,反而变成了娱乐化的谈资,供人们在茶余饭后消遣。

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一个方面,“家风”问题不是不可以拿出来进行传播和研讨,但一定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和角度,比如通过媒体向大众宣传和介绍古圣先贤在家教、家风方面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让人们从中受益,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而提高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积极培育自家良好“家风”的自觉性,而不是由记者拿着话筒在市井之间四处追问,让这个很有内涵的话题变成了一个娱乐化的表演,不知道这是媒体的水平问题,还是记者的素质问题,抑或是别的什么方面的原因,但它所体现的,恰恰是“正面宣传的负效应”。

当前我们国家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如何在学校教育中采取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尤其要注意防止此类教育的形式化、标签化、口号化,更不能像有些媒体那样,由于自身的原因,使其产生娱乐化、庸俗化的效果,那样的话,非但起不到正面的教育作用,还会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猜你喜欢

摊贩家风道德
误 会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勤劳节俭传家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家风伴我成长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