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解决策略
2014-06-09李爱范文静李慧冯涛彭立新
李爱 范文静 李慧 冯涛 彭立新
摘 要:农科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浅析了现行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从提高实践教学意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培训体系和建立科研梯队等方面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地方 农业高等院校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11-0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高等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当今,农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农业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并具备进一步发展潜力的“理论上基础扎实、专业上多学科交叉、能力上懂经营管理会贸易”的复合型大农业应用型人才[2]。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指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社会效益的人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本科学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整体素质。近年来,随着农业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的急剧增长,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性。
1 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缺乏认识,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是农科学生增长知识并将知识灵活应用的外部条件[3]。目前,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各类农业高等院校不仅对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调整,还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向,要求教师队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不乏有一些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在实践教学中仍然采取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且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过于陈旧,缺少革新,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大多数青年教师毕业后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相关工作,从校门到校门,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从事实践教学的专门训练,较难胜任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从而严重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 师德师风急剧滑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部分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逐渐淡化,对高等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和责任感,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淡漠了作为一名教师所承担的光荣使命。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未能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部分教师还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将自己的教学当做一份工作和一项任务去完成,忽略了学科特点和当今社会对农科学生素质的要求,仅仅完成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3 竞争意识缺失,教学潜能发挥不足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忽略了现行高校所实施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对学习具有了选择权,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所学的课程和授课教师。其中一些教师仍处在学年制的影响下,认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生中可能只教相同的几门课程,一门课程只要有一位老师在教授,就基本不会再安排其他的讲授教师,这很容易使教师缺少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从而使知识结构和内容更新较慢。而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步入工作伊始,大多听从院系安排讲授指定课程,这些课程可能并非自己所擅长的内容,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潜能和特长不能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水平。
1.4 科研能力亟待加强
高校科研成果可用于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对于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而言,科研能力是教师诸多素质中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主要是由于农业高等院校教师长期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不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久而久之学术兴趣和学术水平严重下滑,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放弃科研工作。其次,由于地方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实力和科研平台较差,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中处于劣势地位,项目成功申报率较低。这不仅打击了申报教师的积极性,更由于所获支持的科研项目较少,而使科研水平难以提高,恶性循环,使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难以提高。
2 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解决策略
2.1 提高实践教学意识,增加实践教学经验
实践教学是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通过生产劳动、实验课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培养面向“三农”人才极重要的一环[4]。为了加强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应提高实践教学意识,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并积极开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组成教学队伍,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宝贵的实践教学经验传授给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在“拿来”的基础上,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新。学校还要制订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中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主动性。
2.2 注重思想建设,提高师德师风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第14条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高校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极其特殊的社会职责,每位教师都要以“明人伦,修教化”为己任,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当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急剧下滑的情况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5]。首先,学校要注重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通过开展教风评议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体系和奖罚制度,切实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要提高个人意识,增强个人素质,要有一颗乐于为教之心和爱徒之心,才能够做到倾心为教,为人师表。要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时时事事为学生之表率,为学生之楷模,不能有丝毫疏忽。endprint
2.3 构建培训体系,激发教学潜能
高校应积极推进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尊重个性发展,善于用人所长,使师资队伍得到最佳配置[6]。教师只有在自己最为擅长的岗位和领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潜能,才能有兴趣不断的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吸收自己领域的新东西,保证自己所授知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做到精度和深度的统一。同时,高校应设立师资队伍建设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学习,以培养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并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访问、考察、参加学术交流等机会,以便于及时了解教师所擅长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学科学术前沿,开拓视野。
2.4 吸引优秀人才,建立科研梯队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力度吸引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科带头人。这些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突出的科研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现,能把握本学科的前沿与发展方向,推动学科的发展。引进后,鼓励这些高层次人才以项目组成科研梯队,吸引中青年教师参与,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委局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和校外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学校应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奖励力度,重视解决中青年教师在科研用房、实验设备及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为教师预留适当的时间完成科研项目,为教师的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 结语
总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地方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农科人才需求特点,地方农业高等院校首先应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服务“三农”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宏祥,徐启荣,何方,等.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0(2):114-115.
[2] 覃广泉,梁红.与时俱进改革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4):49-50.
[3] 代显华,李忠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9,23(1):8-10,24.
[4] 覃广泉,梁红.传统农学专业改造整合提升为“现代大农学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8):59-61.
[5] 王丽波.教师素养: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4):73-75.
[6] 刘小丹.高校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137-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