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黏度的测量及建模

2014-06-09沈周峰王金刚于鲁强陈江波毕福勇杜亚锋

石油化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含率丁烯剪切

沈周峰,王金刚,于鲁强,陈江波,毕福勇,杜亚锋

(中国石化 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 100013)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黏度的测量及建模

沈周峰,王金刚,于鲁强,陈江波,毕福勇,杜亚锋

(中国石化 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 100013)

测定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不同的固含率(C,%(w))、温度(t,℃)和剪切速率(γ,s-1)下的黏度(η,Pa·s),并对测定的黏度数据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固含率的增大而增大。在10 s-1<γ<500 s-1、70 ℃≤t≤130 ℃、2.5%≤C≤25.0%的条件下,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测定的黏度数据经拟合得到恒压黏度模型:η = 2.543×10-4γ.-0.3611×exp[1 625.53/(t + 273)]×exp(12.76C)。该黏度模型的方差齐性检验值为17 314.02、结果可信度值为0、调整相关系数平方为0.946 8,对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聚1-丁烯;1-丁烯;黏度模型

聚1-丁烯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和可塑性,它无味、无毒、无嗅,可与其他聚烯烃共混生产各种不同特性的聚烯烃塑料产品,扩大了聚烯烃塑料制品的品种和应用范围。自20世纪60年代Ziegler-Natta催化剂出现后,国内外对1-丁烯的聚合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高全同(全同结构含量不小于96%(w))、高结晶度(50%~60%)的聚1-丁烯塑料已实现工业化生产[1-4]。聚1-丁烯的主要生产方法为本体聚合[5-7],但有关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相关基础研究报道较少。

本工作测定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不同的固含率、温度和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并对实验测定的黏度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与固含率、温度和剪切速率之间关系的函数模型,为1-丁烯本体聚合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1 黏度模型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为假塑性流体[8],其流变特性可用指数函数方程(见式(1))描述[9]。

式中,τ为剪切应力,Pa;γ为剪切速率,s-1;n为流动行为指数;k为稠度指数。

为便于计算,将式(1)简化为式(2)。

式中,η为黏度,Pa·s。

Harper等[10]经过统计分析,提出如式(3)的经验式。

式中,η*为表观黏度,Pa·s;ΔEn为流动活化能,J;R=8.314,气体常数;t为温度,℃;C为固含率(w),%;A为常数。

式(3)虽得到广泛应用,但它并不适用于γ的全部值域。当γ→0时,η→η0;当γ→∞时,η→η∞,且η0和η∞都是非零且有限的。因此式(3)只对γ的中等值域适用。

可利用Oldroyd方程[11]建立修正模型[12],得到式(4)。

式中,η0,a1,a2均为正的常数。

对于式(4),当γ→0时,η→η0;当γ→∞时,η→η0a1/a2。对于假塑性流体,a1<a2;对于膨胀性流体,a1>a2;对于牛顿流体,a1=a2=0。所以,式(4)能较好地在全值域描述流体黏度,但它比式(3)复杂,会给待定参数的拟合带来困难。

本工作选择的γ范围基本在式(3)允许的范围内,故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式(3)作为黏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如最后的拟合结果不能满足黏度描述的要求,可再考虑用式(4)进行修正。式(3)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多项式(见式(5))以易于进行函数拟合。

式中,y=lnη,k0=lnη*,k1=n-1,k2=ΔEn/R,k3=A,z1=lnγ,z2=1/(t+273),z3=C。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聚1-丁烯:牌号PB4235,荷兰巴塞尔公司;1-丁烯:聚合级,天津化工厂,经脱氧、脱水处理后使用。

HAAKE RS6000型旋转流变仪: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c公司。

2.2 实验方法

1-丁烯/聚丁烯-1溶液体系黏度的测定装置见图1。测试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聚1-丁烯和1-丁烯,升温至90 ℃,加热并搅拌2 h左右直至1-丁烯/聚1-丁烯充分溶解。打开旋转流变仪,升温至70 ℃,预热10 min以上。打开反应釜底部与旋转流变仪之间的连接阀,将1-丁烯/聚1-丁烯溶液利用釜内自身压力压入流变仪中,然后关闭连接阀。启动旋转流变仪,设定一定剪切速率进行预剪切使溶液混合均匀,开始测定黏度。

图1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黏度的测定装置Fig.1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viscosity of butane-1/polybutylene-1(PB-1) solution.

3 结果与讨论

3.1 黏度的影响因素

分别测定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不同的固含率、温度和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固含率为10%和20%的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剪切速率曲线分别见图2和图3。从图2~3可看出,当固含率相同时,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固含量曲线见图4。由图4可看出,当温度和剪切速率相同时,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随固含率的增大而增大。

3.2 黏度模型的拟合

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不同的固含率、温度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黏度数据按式(5)进行换算。其中,固含率为10%(w)的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70 ℃下测定的黏度数据的换算见表1。

图2 固含率为10%的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剪切速率曲线Fig.2 Viscosity(η)-shear rate(γ) curves of butane-1/PB-1 solution system with solid content of 10%(w).

图3 固含率为20%的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剪切速率曲线Fig.3 η-γ curves of butane-1/PB-1 solution system withsolid content of 20%(w).

图4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固含量曲线Fig.4 η-solid content(C) curve of butane-1/PB-1 solution systems.

表1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黏度测定实验数据的换算Table1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measur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butane-1/PB-1 solution systems

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温度高于146.4℃、压力大于4.05 MPa时为超临界状态,因此150℃时,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已处于超临界状态,黏度会发生较大突变,故在黏度模型拟合时不考虑150 ℃的数据。

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的黏度数据经拟合计算,得到回归方程(见式(6))。

计算结果表明,式(6)的调整相关系数平方R2=0.946 8,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很好。方差齐性检验(F)值为17 314.02,;结果可信度(P)值为0(P值越小可信度越高),说明该回归方程的相关性极其显著。因此,用式(3)描述黏度随固含率、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是适用的。

再将式(6)变换为式(3)的形式,可得恒压黏度模型(见式(7))。

式中,10 s-1<γ<500 s-1,70 ℃≤t≤130 ℃,2.5%≤C≤25%。

以1 625.53/(t+273)+12.76C为横坐标(X),lnη+8.277+0.361 1lnγ为纵坐标(Y)做图,线性回归结果见图5。由图5可看出,所得曲线Y=X为直线,说明黏度模型对实验中测定的黏度数据拟合较好。

图5 黏度模型的线性回归图Fig.5 Linear regression by the viscosity model.

4 结论

1)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固含率的增大而升高。

2)在10 s-1<γ<500 s-1、70 ℃≤t≤130 ℃、2.5%≤C≤25%的条件下,将1-丁烯/聚1-丁烯溶液体系测定的黏度数据经拟合得到恒压黏度模型:η=2.543×10-4γ.-0.3611×exp [1 625.53/(t+273)]×exp (12.76C)。该黏度模型的F=17 314.02、P=0、 R2=0.946 8,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较好。

[1] 杨晓莹,白玉洁,王秀绘. 聚丁烯-1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12,9(6):5 - 8.

[2] 杨金兴,乔辉,史翎. 国内外聚丁烯-1的研究进展[J]. 塑料,2013,42(3):47 - 50.

[3] 彭嘉冠,孙研. 全材料聚丁烯-1的性能及应用[J]. 河南化工,2010,27(1):17 - 19.

[4] 冯涛,邵华锋,姚薇,等. 不同聚合方法合成聚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和性能[J]. 合成橡胶工业,2009,32(1):26 - 28.

[5] 盛海波,王波,姚薇,等. 负载钛催化丁烯-1本体聚合研究[J]. 弹性体,2005,15(3):21 - 23.

[6] Azzurri F,Gmez M A,Alfonso G C,et al. Time-Resolved SAXS/WAXS Studies of the 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 of 1-Butene/Ethylene Copolymers[J]. J Macro Mol Sci,2004,B43(1):177 - 189.

[7] Abedi S,Sharifi-Sanjani N. Preparation of High Isotactic Polybutene-1[J]. J Appl Polym Sci,2000,78(14):2533 -2539.

[8] Song Yuhua,Mathias P M,Tremblay D,et al. Liquid Viscosity Model for Polymer Solutions and Mixtures[J]. Ind Eng Chem Res,2003,42(11),2415 - 2422.

[9] 王凯,孙建中. 工业聚合反应装置[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1 - 30.

[10] Harper J M. Extrusion of Food (Volume 1)[M]. Florida:CRC Press Ico,1981:41 - 46.

[11] 陈文芳. 非牛顿流体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12 - 117.

[12] 马海乐. 大豆面团粘度模型的研究[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34 - 37.

(编辑 邓晓音)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of Butene-1/Polybutylene-1 Solution Viscosity

Shen Zhoufeng,Wang Jingang,Yu Luqiang,Chen Jiangbo,Bi Fuyong,Du Yafeng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Beijing 100013,China)

The viscosity(η) of butane-1/polybutylene-1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solid content(C)at different temperature(t) and shear rate(γ) was measured and a viscosity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iscosity of the butane-1/polybutylene-1 solutions de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rise,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hear rate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id cont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 s-1<γ<500 s-1,70 ℃≤t≤130 ℃ and 2.5%≤C≤25%,the constant pressure viscosity model for the butane-1/polybutylene-1 solutions was η = 2.543×10-4γ.-0.3611×exp [1 625.53/(t + 273)]×exp(12.76C)with homoscedasticity test value of 17 314.02,confdence level of 0 and correlation coeffcient square of 0.946 8.

polybutylene-1;1-butene; viscosity model

1000 - 8144(2014)12 - 1401 - 04

TQ 325.15

A

2014 - 06 - 09;[修改稿日期] 2014 - 09 - 21。

沈周峰(1987—),男,浙江省嘉兴市人,硕士,电话 18758805807,电邮 670779301@qq.com。联系人:于鲁强,电话 010 - 59202618,电邮 yulq.bjhy@sinopec.com。

猜你喜欢

含率丁烯剪切
倾斜热管湍流床的气固流动特性
加温加压下CFD-PBM 耦合模型空气-水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宽厚板剪切线控制系统改进
2-丁烯双键异构化制1-丁烯的研究
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
聚丁烯异相成核发泡行为的研究
新型(Z)-2-[(2-碘苯氧基)(芳基)]次甲基-2-丁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
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轴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