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战打响:设备厂商忙转型 云服务价格再降
2014-06-09王熙
本刊记者|王熙
云端战打响:设备厂商忙转型 云服务价格再降
本刊记者|王熙
对于国内云计算企业而言,价格战意味着更为残酷的产业环境。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度云计算白皮书》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快速平稳增长,2013年全球云服务市场约为13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据预测,未来几年云服务市场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
2014年,企业使用更多的云计算相关服务,带来了巨大的云消费热潮。亚马逊和谷歌云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多服务,而思科、IBM、微软等众多的IT巨头都会加强自身的云产品开发上市,紧追亚马逊和谷歌。
设备厂商重心向云计算倾斜
进入2014年,思科也开始向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并承诺未来两年将投入10亿美元,拓展云计算市场。思科表示,资金将用于建设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将支持上述被称为“思科云服务”的项目,该服务也将依靠合作伙伴运营的计算机房。思科开发和销售总裁罗布·劳埃德表示,每个企业都在寻找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IT任务。每个人都意识到云计算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低的成本。
除思科外,IBM对云计算领域的重视程度更是非比寻常。在2014 IBM中国论坛上,IBM宣布了其转型方向,并将自己描述成一家云计算公司,将会基于云计算提供各种服务。IBM很早就开始了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等高价值领域的转型。迄今为止,IBM已经在云计算领域投入了70亿美元,2013年云计算收入达44亿美元。
今年,IBM将公有云平台Softlaye正式引入中国大陆和香港。Softlayer位于中国香港的数据中心已经开业。此外,IBM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大陆共设立3~5个Softlayer云数据中心。
另外,微软中国也于今年初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在华商用。首个国际品质本地运营的公有云服务平台Microsoft Azure率先投入商业运营。Microsoft Azure不仅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云服务,也是微软增长最迅速的业务之一。而微软成为目前市场上惟一一个能同时提供Microsoft Azure公有云、企业自建私有云,以及在二者间无缝衔接的混合云服务的供应商。
云服务价格战硝烟四起
近年来,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三大巨头已经开展了多次云服务的价格战。数据显示,亚马逊自2006 年推出AWS服务至今,价格已经下调了30多次。2012年底,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分别下调其云存储服务价格,2013年4月三家再次降低云服务价格,降价服务类型从简单云存储服务转向虚拟机产品;2014年3月,Google再次宣布了一系列大幅的降价措施,包括云计算下调32%、云存储下调68%,数据库服务BigQuery更是降价了85%。亚马逊S3存储服务平均降价51%,EC2计算服务降价38%,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平均下降28%,而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服务EMR,按照服务内容的不同下降27%到61%不等。
这场价格战也从海外蔓延到了中国市场,2014年年中,腾讯云宣布公司旗下核心产品,如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硬盘等进行价格调整,其中云服务器降幅达53%。随后,阿里云将云服务器价格下调,11款降价的ECS云服务器中,最高降幅达30%,尤其是云储存降价更令人瞠目,用户使用较多的0-500G一档直减42%,几乎比国内同行便宜一半;而数据库服务则再次普降15%。另外,中国电信的天翼云对其云主机产品进行全面的价格调整,部分规格云主机的降价幅度将超过40%。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国内云计算企业而言,价格战意味着更为残酷的产业环境。如果腾讯云的这轮降价行为引发价格大战,云服务市场将迅速变成一个低利润、拼运营和服务的市场。阿里云业务总经理陈金培更是预言,云服务每年的价格至少降低30%~40%,每隔18个月,性能翻一倍或者价格降一半,每三年的价格是现在的1/4~1/3。
另一方面,不断降低的云服务价格也给传统的计算设备厂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根据《华尔街日报》称,几家云计算服务公司纷纷降低价格,这正在改变企业高管的做事方式。这些高管每年花费1400亿美元用于为企业技术中心购买电脑、互联网线路、软件和其他设备。而价格战将决定各公司如何选择网络设备,同时也对IBM、惠普和EMC等传统计算中心设备制造商构成威胁。对那些认为有一天会拥有自己计算中心的公司而言,上述价格战正在推迟它们实现这个愿望的时间。
而对于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而言,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吴基传认为,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在逐步的完善,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国的云计算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广泛运用的实践中,为了让云服务提供者有章可循,让用户使用放心,应尽快的完善和制定云计算服务的标准,包括各类云服务内部的网络结构标准,使用云服务的准入条件,以及提供云服务企业的资质认证和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