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哲学视阈下隐喻生成的丰富性研究
2014-06-08张春楠
张春楠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前言
对隐喻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开始,至今已持续了两千多年。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Lakoff&Johnson,2004:3)。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心智活动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过程,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称为认知过程(蔡曙山,2009)。正如哲学是一种追求世界的本源研究一样,心智哲学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研究。从心智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隐喻现象是一种新的视角并且能够做出更为本质的解释。
1 心智哲学
1.1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心智哲学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后期语言哲学、过渡阶段和20世纪70年代后的新时期等阶段之后,形成了当前的科学和形而上学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刘高岑,2006)。心智哲学的建立完成了哲学从“语言”到“认知”的转向,形成了心智-语言-世界这一“心的三元结构世界观,开创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以综合方法为特征的哲学发展的新时代”(蔡曙山,2010)。心智哲学不再是一种脱离人的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与人的身体构造、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心智状况密切相关的理论,是一种“涉身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它秉承了认知科学的涉身哲学观,借助“语言”这一窗口,将心智研究推向前台,试图发现人类心智和智能的本性和工作机制,从而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心身(mind-body)关系、人类意识、意向性、心理随附性等哲学问题(何爱晶,2010)。
心智哲学“脱胎”于语言哲学,但超越了语言哲学将语言意义视为“首要任务”(涂纪亮,2003)的研究目标,它借助于语言直接将心智的研究推向前台。心智哲学对语言研究的启示在于:语言的运用究其根本是人对语言的使用。因此,我们无法绕开主观因素、经验因素、涉身因素、意识因素、情感因素等来进行纯粹的就语言分析语言。而上述种种因素最终总要追究到人的心身关系,因为从根本上说,语言所要表达的就是人的感知和感受(徐盛桓,2011)。认知科学的哲学观是涉身哲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概念隐喻是基于我们每天与世界的互动和联系,概念隐喻具有经验基础(转引自Vyvyan&Melanie2006:295),隐喻的研究离不开对心身关系的分析。根据初步观察,隐喻生成的丰富性主要涉及的心智因素包括意向性、二元属性、事件与用例事件、原初意识与反思意识等方面。
1.2 意向性
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人的心智能力的重要表现。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认为意向性是确立人脑与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语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人的心智是如何将意向性赋予或施加给一些没有意向性的实体,如口语声音、书写符号等,使这些实体能够起到表征作用(段开成,2004)。根据塞尔的表述,意向性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指向性,即根据认知主体的需要和状态指向外部世界的某一事物或状态;其二是表征性,即认知主体对所指向的外部世界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表达这种心理状态的方式。在“cognitive linguistic:An In troduction”中,作者指出语言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代表或表征概念(2006:9)。认知主体通过语言指向一事物,并且通过语言表征主体的心理状态。语言是媒介,同时也就成了探索认知主体意向性等心智活动的窗口。
徐盛桓,廖巧云(2013)建立了意向性结构如下:
图1 意向性结构图
意向内容是主体意向活动所注意的内容。认知语言学中的凸显观等体现的都是在众多信息中主体意向活动所首先注意的内容。而意向内容进入人的意向性后,就会接受主体的意向态度的处理。意向态度的处理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心理状态,如相信、知道、怀疑、害怕、希望、热爱、憎恨等;其二是心理估量,例如认为对象重(显要,与之相对的为“次要”)于、前于、显(显现,与之相对的为“隐现”)于、先于……另一些事物;其三是心理取向,如对对象以常态的(中性的)、形象的、委婉的、谐趣的、夸张的、亲切/冷淡的、责备/表扬的、正面/负面的、美/丑化的等心理取向加以观察和叙述。
1.3 原初意识、反思意识与属性二元论
原初意识即主体通过耳鼻舌身等身体器官对事物的物理属性的感觉。感觉到的物理属性是意向内容,进入意识活动后通过即时的印象和以往的记忆,将感觉到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格式塔转换,实现联想和想象,发展为反思意识(徐盛桓,2011c)。
属性二元论是Davidson(1980)(转引自何爱晶,2011)在Mental Events中提出的概念,物理属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实验等方法,认知主体对物质本身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属性,该属性是物质基础的本原的属性。心理属性是指认知主体感觉到事物的物理属性后对该事物的心理感受,心理属性与物理属性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心理属性依附于事物的物理属性,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自主性。
1.4 心理随附性与事件和用例事件
Davidson对心理随附性的描述是:“不存在这样的两个事件,它们在所有物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却在心理方面有所不同;或者说,一个在物理方面没有任何变化的对象在心理方面也不可能发生变化。这种依赖性或随附性并不蕴涵依据规律或定义的可还原性”(陈晓平,2010)。换言之,心物之间的随附性大体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心对物既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又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徐盛桓,2011c)。心理随附性的体现之一就是对于同样的一个事物,也即事件,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这心理感受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用例事件。例如:同样是面对滔滔江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毛泽东想到的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以上所分析的心智哲学的运作过程图示如下:
图2 心智哲学的运作过程
在上图中,心形符号代表的是心智活动。意向内容进入心智活动后经过意向态度的影响产生心理属性,通过心理随附性的发挥,该意向内容也就是最初感觉到的事件形成了语言用例事件。例如:当看到一个女子时,视觉观察到女子脸蛋很漂亮,这个事件经过意向态度,如知道她很漂亮,比月亮、花朵等都更加美丽,于是想用一种夸张的手法去表达她的美,那么就产生了“闭月羞花之貌”。而如果注意到的是她的眉毛特别漂亮,比她脸上的任何部位都更加吸引人,那么最终形成的语言的表达可能是“她两弯柳叶眉”、“眉如远黛”。
2 隐喻生成的丰富性
隐喻表达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本体即喻体”。徐盛桓(2008b)指出隐喻之所以能用喻体的特征来表达本体的特征是喻体和本体之间发生了外延和内涵的传承并且作者构建了一个外延内涵传承框架,如下图:
图3 外延和内涵的传承框架
外延内涵传承的过程如下:y是Y的外延,同时传承了Y的基本内涵,在特定语境下,这一内涵激活X中未被感知的内涵x,这个x和y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层级W。他们同时又是W的外延,传承了W的内涵,在层级结构中,W又有其外延与承继的内涵特征,这样W的内涵已经超出了x,y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新的范畴W,所以当x和y在其中进行类比的时候,就可以产生很丰富的意义,这也是隐喻的语义张力和隐喻生成的丰富性所在(张春楠,2013)。
隐喻生成的丰富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划分如下:第一,不同的本体对应相同的喻体,即:x是y,x1是y,x2是y等隐喻表达式;第二,相同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即:x是y,x是y1,x是y2等隐喻表达式;第三,不同的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如:x是y,x1是y2,x2是y3等隐喻表达式。
喻体Y是外部世界的事物或者状态,它具有丰富的外延内涵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它所具有的物理属性。这样的物理属性经过人的耳鼻舌身等身体器官感觉到后,意识的指向性会决定这些属性中的哪些会成为进入心智活动的意识内容。这也就是从Y的众多物理属性中选出的y,这个y进入心智活动后在意向态度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属性。以“外科医生(x)是屠夫(y)”为例,屠夫有很多的外延内涵的特征,如工作方式野蛮,技术不精湛,工作场所肮脏,肥胖,粗鲁,穿着不考究等等。当意向性关注的是工作方式野蛮和技术不精湛时,这部分物理属性会成为意向内容进入心智活动,认知主体对于这样的意向内容持有的态度可能是憎恨、讨厌,并且想用贬义的方式表达出来。经过意向态度影响后的意向内容会在认知主体心里产生不同的心理属性。在认知主体的长时记忆或即时记忆中,认知主体可能有某位外科医生技术不精湛的记忆,那么在心智加工中,认知主体就会联想到这样的外科医生,为了突出外科医生的这个特点,认知主体可能会有“外科医生是屠夫”的表达。而如果认知主体联想到的是一位苛刻的严重剥削工人的工厂主的话,那么他可能会说“那个工厂主(x1)简直就是屠夫(y)”。这就是不同本体对应相同喻体,即x1,x2,x3…是y。
以上是从心智哲学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的本体对应相同的喻体”这一表达类型的隐喻生成的丰富性。同样,这样的心智加工过程还可以解释“相同的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即x是y,y1,y2,y3…。如小涛具有很多的外延内涵特征,他可能学习成绩很好,他可能愿意助人为乐,他个子可能很高,同时篮球打得很好。那么当认知主体关注的是他的个子高并且篮球打得好的时候,他的这个方面会进入认知主体的心智活动,受意向态度的影响,认知主体可能会肯定他的篮球能力,认为这种能力很突出并且想表示自己对小涛的欣赏和崇拜,那么在认知主体的心智活动中会产生小涛具有姚明或易建联的一些外延和内涵特征的心理属性,那么这个认知主体最终会产生如“小涛(x)是姚明(y1)”或“小涛(x)是易建联(y2)”。而如果另外的认知主体关注的是小涛助人为乐的品质,那么同样经过上述的心智活动过程,这个认知主体可能会产生“小涛(x)是当代的雷锋(y3)”这样的隐喻表达。面对同样的本体,不同的认知主体却可以产生不同的隐喻,这也体现了心智过程中的心理随附性和意识的自主性。
以上心智过程还可以解释“不同的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即:x是y,x1是y2,x2是y3等隐喻表达式。仍以“外科医生(x)是屠夫(y)”“那个工厂主(x2)简直是屠夫(y)”为例,认知主体对屠夫的物理属性的感觉进入心智活动后,会成为认知主体的即时记忆或者演变成长时记忆。同样,外科医生或者工厂主的物理属性会成为认知主体的记忆内容之一。如果认知主体关注的是工厂主众多外延内涵特征中的“剥削工人”这一物理属性的话,那么当他想表达一外科医生收受或索要病人的红包时,这一认知主体可能会产生如“外科医生(x)是工厂主(y’)”这一表达。而认知主体如果想表达某个经理压榨员工的话,那么就会产生如“那个经理(x2)是工厂主(y’)/奴隶主(y2)”等。外界事物进入心智活动后会经过联想等方式激活心智中的一系列图式,在这一过程中,根据认知主体的意向态度,本体和喻体的角色会发生转换,转变成另外一个隐喻中的喻体和本体,在上面的例子中,由前面的本体转换成喻体的用y’标出,以示区别。
在上面提到的新的层级W中,W体现的正是意向内容进入心智活动后的心智加工场所,意向内容在这里产生的心理属性可能有认知主体联想到某个事物的某个物理属性x,也有存储在认知主体记忆中的其他事物的所具有的某些属性x2、y2、x3、y3等等。经过心理随附性的影响,最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语言用例事件,此处是指各种隐喻表达式。最后的这些表达式也表征了认知主体的意向性。
这个过程可如下图(张春楠,2013)所示:
图4 隐喻生成的丰富性
图中的X、Y、X2、Y2以及那些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的X3、Y3等等都是外部世界的事物或状态,x、y、x2、y2代表的是经过认知主体的感觉和意识的指向后进入心智活动的意向内容,也即外界事物的外延内涵特征。围绕着W的方框代表的是心智活动,W代表的是意向态度和心理属性。经过上述过程,最后会产生:第一,相同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即:x是y,x是y1或x是y2等隐喻表达式;第二,不同的本体对应相同的喻体,即:x是y,x1是y或x2是y等隐喻表达式;第三,不同的本体对应不同的喻体,如:x是y,x1是y2或x2是y3等隐喻表达式。这就体现了隐喻生成的丰富性。
结语
本文尝试从心智哲学的视角,结合“外延内涵传承说”对隐喻生成的丰富性进行了研究。隐喻生成的丰富性体现在不仅有很多不同本体与不同喻体之间的映射,还有很多的隐喻表达式虽然本体不同,但喻体相同;而另一些则是虽然本体相同,但喻体不同。经过初步观察,丰富的隐喻表达是隐喻用例事件,这些事件是认知主体对事物或状态的物理属性进行意向指示定位,其选择的意向内容进入到心智活动后,受意向态度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属性,经过联想,认知主体会产生不同的隐喻用例事件。这个过程体现了心理随附性和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延内涵传承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心智过程。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2]蔡曙山.认知科学框架下心理学、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2):25-38.
[3]刘高岑.当代心智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37.
[4]蔡曙山.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试论从语言哲学到心智哲学的发展[J].晋阳学刊,2010,(3):3-11.
[5]何爱晶.心智哲学关照下的名-动转类思维机制研究[J].外国语文,2010,(5):36-41.
[6]涂纪亮.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23-330.
[7]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2011,(4):1-12.
[8]Vyvyan,E.&Melanie,G.Cognitive Linguistic:An Introduction[M].England: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9]段开成.舍尔的意向性理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8-11.
[10]徐盛桓,廖巧云.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外语教学,2013,(1):1-6.
[11]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323-334.
[12]陈晓平.“随附性”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10,(4):71-80.
[13]张春楠.对隐喻基本运作方式的再解读[J].当代外语研究,2013,(6):12-16.
[14]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3):1-7.
[15]何爱晶.歇后语研究新论——心智哲学的观点[J].现代外语,2011,(4):3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