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赏美建美
——《吴江日报》开展评比“最美乡村和万人赏美”活动评析
2014-06-07杨晓容
□杨晓容
(吴江日报社,江苏 吴江 215200)
寻美赏美建美
——《吴江日报》开展评比“最美乡村和万人赏美”活动评析
□杨晓容
(吴江日报社,江苏 吴江 2152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课题。作为基层新闻媒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首先是记录者,但同时也应该是参与者。江苏吴江日报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本地部门和读者需求,从2012年至今,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以寻美为主题的评比吴江最美乡村和最具魅力乡村活动。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看魅力城乡、看文明建设成果,吴江万人赏美活动,从而激发全区人民建设美丽家乡,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这也是一次生动具体的美丽中国基层实践的探索和实践。
从寻美到赏美。2012年6月,由江苏省吴江市委农工办、吴江市住建局、旅游局、吴江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吴江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宣传发动和申报。报社通过报纸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使全市各镇(区)、村都知晓这样一项首次开评的活动,并欢迎推荐和自荐;其次是展示和评比。在各镇(区)上报和自荐的基础上,报社联合主办单位,进行了初步筛选,兼顾质量和平衡,评出30个入围村,然后用一个通版的形式集中展示各村的风貌,并通过当地新闻门户网站吴江新闻网展示,开通了纸质和网络投票,让更多的人参与,共有近15万人次参与此次投票,使这项评比成为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最后是定评和宣传。在读者投票参与的基础上,报社再组织相关专家和领导,对入围的村进行评比,最后评出十个最美乡村和十个最具魅力乡村。在公布以前,还到纪检、政法、环保、计生等部门征询意见,如有违规违法则一票否决,并在媒体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没有异议后,举行了颁牌仪式。接着,再组织记者对入选的“双十佳”村进行采访,把每个村在建设美丽村庄、魅力村庄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好,每村用一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在报道期间,正好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建设美丽中国也成为社会的热点。到年底,报社将这个活动中产生的文章和版面,结集成《寻美——行走吴江最美乡村》一书,春节前后在区内发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受到这一寻美活动成功的鼓舞,2013年初,吴江日报社在此基础上深化活动,把美丽中国吴江实践这篇文章再做下去。经过多次酝酿和策划,制定了看魅力城乡、看文明建设成果,吴江万人赏美活动方案。赏美共分三个版块,一是请吴江城市居民到“双十佳”村庄参观,走田间、看新村、吃农家菜,参观苏州市二十一世纪建设最大亮点的太湖新城吴江部分,观赏美丽苏州湾。二是请农村居民到市区参观吴江博物馆、太湖新城吴江部分和规划馆,也就是看吴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是将市民读者的参观体验作整版报道,有记者的见闻、有村书记的情况介绍、有市民读者的参观感受等。活动从2013年4月份开始,每周末组织40至80名读者开展“双看”,至年底共组织了近37多班次共1500名市民读者参观了19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结束时,还将此次的活动文字、图片和版面结集成书,将活动转化成成果。
以寻美和赏美来激发建美的热情。两大活动一个主题,就是展示吴江农村之美,宣传吴江农村建设之美,激发市民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和信心。它美就美在农村经济发展、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充分展现新时期吴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成就了媒体在建设美丽中国吴江行动的作用和地位。具体来说,有五点收获:
一是展示了吴江城乡和谐发展,共荣一体的新面貌。得益于吴江经济发展的雄厚实力,农村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脏乱差,而是洁优美,农村居民在享受到优良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时,还与城市居民一样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养老等方面的一体待遇,通过评比“双十佳”让吴江乃至苏州居民看到了吴江美丽新农村的真实面貌,也让农村居民通过这一评比,很好地展示了自己,提升了农民、农村的声望和信心。通过城乡居民的互动参观,增强了理解和信任,也是为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起到一定作用。城市居民看新农村,看到了美丽中国在吴江的实践,农村居民到城市看发展和远景,看到了力量和信心。
二是基层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基层媒体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服从服务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在组织评比“双十佳”时,村民们说,这种评比是第一次,农村与美丽结缘也是第一次,说明农村的形象和面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前的活动多数都是围绕城市或农民以外的群体开展的,这次是以农村和农民为重点,报社为农民说话,办事。在组织读者参观新农村时,他们通过具体的看现场、听介绍、话发展,增强了对当地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的理解。比如,在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推进中,部分群众的个人利益要受到剥夺,城市居民也了解了在建设文明城市过程中,农村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城乡交流,《吴江日报》不仅得到了很多鲜活的宣传素材,也在读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报社不仅是一个宣传部门,还能组织大家开展这种有益身心,促进交流的活动。报社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在读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也为报社在今后开展各项宣传和活动,凝聚了人气,拓展了报社发展的基础。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媒体的竞争力。
2013年12月27日《吴江日报》“双看赏美”总结版面
《寻美》一书封面
三是只有“接地气”的活动才能受欢迎,才能有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全国性、全局性的工作,如何宣传好,导向好,本身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吴江日报》将这一课题做到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宣传和导向,通过评比加宣传,参观加宣传,组织大量的城乡读者双向互动,这样的活动有了人气,自然也就接了地气,比如“双看”活动,许多社区就是作为居民的一项福利来看待,组织社区里的积极分子来参加。吴江区公安局组织近年来新招录的80名外地籍的民警参加“双看”活动,让他们更具体地了解吴江的基层。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体育学院的老师也慕名参加“双看”活动,此外,在吴江生活工作的新吴江人代表、残疾人代表、金融界人士代表、学生、工人等都踊跃报名,参加“双看”活动。如果说“双十佳”评比是一次以农村和农民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双看赏美”则是全民参与的一项公益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四是为热点问题的落地宣传探索了新路径。每个地区、每个时段都会有不同的热点问题,基层媒体如何将热点问题落地,一直是有局限性和无奈。但通过这次大批读者的互动交流、参观学习,给我们一些启发,就是全局性的热点问题,寻找本地的对接,尽可能多的动员读者参与进来,实行互动交流。同时,要争取部门的行政资源,来回馈给读者,从而在活动中引导读者,在交流中引导舆论,从而实现媒体的价值。
2013年“双看赏美”版面选登
五是媒体与部门的联手,能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帮衬的作用,更好地为创新社会管理添砖加瓦。“双十佳”评比和“双看”活动,报社作为主办方,有宣传阵地,会宣传有人才,比较亲民,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其作用也不可替代。因为,这些部门更具有权威性,其行政资源的优势无可替代。邀请这些部门作为主办方,还可以解决部分经费困难,使活动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两次活动中,开幕式和结束总结,报社都邀请主办方领导和专家一起,与市民读者共同推进,而最后的评比结果和结集成书,也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创新亮点,得到了部门的认可和欢迎,为今后报社与部门的合作奠定的基础。媒体与部门的联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强强联合,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从基层做起,基层美丽才有美丽中国。吴江日报社开展的评比最美乡村和万人赏美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寻美、赏美,激发市民的建设美丽吴江的热情,它既引导了读者,也提升了媒体的价值,最根本的是为宣传和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大课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