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2014-06-06朱丽辉
朱丽辉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作教学就是将合作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系统地运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这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高效、低耗、愉快地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合作学习在“整合”层次上应用的重要特征,是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多信息环境和多价值取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和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身技能的能力。我们力求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养成正当的竞争意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天赋;创设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使知识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了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以教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校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组对教育科研的领导。主要抓三个环节: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二是狠抓落实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三是让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和手段,促成教育科研具有实效性。为了给实验教师在理论和方法上给予支持,如今“合作学习”不是只在公开课上才能见到,而是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在我校的教学实践随处可见,因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保证有序实施
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组织保证。学校从校长到教师,上上下下都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教的重要意义,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迅速进行了组织工作,充实科研人选。我校在课题立项之初,就组建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全面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由毕校长、分管教学的蔡校长全面规划、主持,课题组成员负责全面实施,形成了以课题组成员具体操作、教导处协作配合、总务处后勤保障为课题管理的格局。课题组根据实验不同阶段的特点,组织各教研组、年级组研究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式,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2 以教师培训为先导,奠定课题实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一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统一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教师信息技术检测学习了课件制作的有关软件,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
3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进行
两年来,我们持之以恒,采取了有效举措落实各项研究制度,力求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课题启动之初,我们就重新修订了《课题研究制度》。建立“双周”会制,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与讨论时,都坚持做到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做到了在计划中的班级独立研究和有组织的平行班研究,在指导下的分散研究和有组织的集体探讨。
4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的颁发,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开了突破口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实施新课程标准而努力。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课题研究的指导,以课题研究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视听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这与我们实验研究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与实施新课程紧密结合起来。
5 定期研讨,保障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1、课例式研究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以“合作学习对教学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课例式研讨。我们开展课例式研究的具体操作是:开学时就在教科室的带领下确定当学期公开研讨课的安排表,使研究人员做好准备;研讨过程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开展课题小组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开展全校性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并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各科组的老师观摩指导、建议;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课题思想进行三个层次的评课——听课者点评、行家综合评课、执教者反思评述。这样人人发表意见,个个谈体会、谈收获、讲困惑、提问题。科研向教研辐射,课题组带动教研组,个个努力,热烈评议,共同讨论,真正把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
2、专题式研讨面对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的如何操作,我们采用了专题式研讨的方法,让教师按自身的心理需求,结合新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了“信息资源收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操作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等的专题研讨。为教师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解惑导向服务。教师们感到课例研讨是重在解决实践问题,专论式研讨重在解决理论、策略方法问题,二者结合,课题实施的操作性变强了,实效性增大了。
3、校际互动式研讨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在学校形成了热潮,为了加强校际信息交流,以此推进我校这两项工作。我们注重了校际互动式定期研讨活动的落实。一是走出去认真地向兄弟学校学习,回来后进行传递、分析、吸纳别人的创新举措,补充完善自己;二是定期向兄弟学校展示公开研讨和汇报活动。课题实施以来,有校行政负责的全面综合性公开研讨汇报活动共四次;有教科室负责组织展开的专请领导专家现场指点的小范围专题性研讨活动;有教务处和学科组负责组织的向市、区开展的研讨活动。
实践证明,这种以课例式研究、专题式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是课改研究目的的需要,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是课题研究的必然内在需求,更是加速教师向科研型成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