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智障学生特点合理建构学校课程

2014-06-06王霞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特奥智障生活

■王霞

结合智障学生特点合理建构学校课程

■王霞

2007年初教育部颁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如何贯彻新课程方案精神,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来建构学校的课程呢?

一、依托理论,立足学情,确定课程理念

(一)教育思想的启示

对课程的定义众说不一,比较流行的是把课程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注重“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人”,是一种“文化育人”的课程观。完整的课程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显现课程、隐形课程和社会课程。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显现课程。

课程的设置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建构,才能更好地达成办学的目标。在教育思想的发展长河中,伊塔德的个案训练、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思想、以杜威为首的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伊塔德在经过5年耐心、系统的训练后,使野孩维克多的行为表现有了巨大的改进。他提出了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根据独创性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有计划的尝试。在实验中,伊塔德始终坚信,即使是智力严重低下的人,通过适当的训练也能使其身心机能的水平有所提高。

蒙台梭利继承、吸收了伊塔德的思想,发现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医治儿童身体的疾病,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改善。她的“儿童之家”所用的感觉训练法和医教结合法直接源于伊塔德。但不足的是:没有各种感官协调的训练,没有学生创造力的训练。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的代表杜威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合适的教育和训练,注重医教结合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成为我校建构课程的指导思想。

(二)学生身心特点的需求

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怎样的呢?我校现有学生191人,其中脑瘫儿26人,唐氏综合症31人,有自闭症倾向的21人,多动症8人,智力发展迟缓的75人,遗传9人,多重障碍的21人。根据招生观察、韦氏等量表、体检进行的测查,以低段35名同学为例:学生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占82%,具有一定行为习惯的占27%,无攻击行为的占55%,无失控行为的占55%。操作能力强的占72%,语言能力强的占27%,逻辑思维普遍差。身高和体重同普通学生相比差别不大。

(三)家长、社会期望的影响

家长、社会的期望是怎样的呢?根据抽样调查,以一年级11名同学为例,家长的期望:希望享受义务教育的占100%,能够自理的占91%,没有什么期望的占9%,能够支持性就业占45%,能够独立就业的占0%,能够居家有一定生存能力占55%。根据残联对阳光家园的抽样显示,社会的期望:能够接收托养的占45%,能够安置就业占20%,能够自主就业的占5%,能够居家的占30%。

(四)合适课程理念的确定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调查,我校提出了“发掘生命潜能,提高生活品质”的课程理念,确立了“优先发展体能,因材发展智能,系统培养自理,精心培育德行,助力自我协调,促进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成为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半自立或自立的有尊严的人。

二、顺应需求,发展内涵,持续推进课程实施

(一)将国家课程本土化,顺应需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存在很大地域差异,智障教育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国家课程提出:培智学校课程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组成,一般性课程由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科目组成,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20%~3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基于此,根据我校学生智力障碍程度深、身心缺陷多的情况,首先,我们调整了国家课程的比例,将一般性课程的比例调整到60%,选择性课程调整到40%。其次,细化了国家课程的内容,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将三类课程本土化,分为基础课程、康复课程、特奥课程、职教课程、休闲课程五类课程。将运动与保健细化成田径、滚球、轮滑等12个项目的特奥课程,康复课程细化为认知、感统、心理、言语、体能等康复内容。劳动技能细化为家政、烹饪、编织、修理等职教课程,以满足学生与家长的不同需求。第三,渐变式切入了劳动技能和休闲课程,确立了“生存必需,生活必备”的思路,分三步推进、成梯次培养:第一步“生活自理”,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生活自理的训练和培养,形成关照自己、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第二步“家庭生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家政服务的项目及要求以及修理课基本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第三步“社会适应”,从培智七年级开始,又增加了“编织、足疗、计算机”以及休闲课程“鼓乐和舞龙狮”。

(二)将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内涵

学校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不断生成的特色,为此,我校坚持“校本语文生活化、特奥课程层次化、康复课程系列化、职教课程市场化”的思路,逐步完善课程。

1.校本语文课程生活化

杜威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我们一直在探讨生活化的教材,但是教材资源有限,教育的发展较快。怎么办?从基础课程中的语数出发,结合本地特色首先开发校本语文教材。《智障儿童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我校申报的省级规划课题。教材的编排以单元主题的形式为主,主要包含四个大的单元主题:“我和我身边的人”“我喜爱的食物和用品”“我的生活”“我爱大自然”。每一个大的单元主题下又包括5个小的相关主题及1个单元综合练习,根据需要每学期作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每一个小的主题下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将本单元主题内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合。

我们选取了一些贴近智障儿童生活的浅显的教学内容供他们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培养智障学生观察事物的实践能力,增添生活情趣。这些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很适合智障儿童学习。

下面以培智低年段(一、二年级)的教材为例说明:

在单元主题“我爱大自然”中,我们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开展: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小猫、小狗、鱼、小兔等;认识常见的野生动物——熊猫、猴子、大象等;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月亮、星星等。

同时结合本土特色,安排了“热干面”“豆皮”“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动物园”“中山公园”“黄鹤楼”“东湖”“东湖鸟语林”等内容彰显区域性、地方性特点。

这些都是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可以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2.特奥课程层次化

发展学生的体能,是我校的首要目标。基于学生在体能方面的潜能,基于各级特奥会为智障人士所提供的发展平台,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运动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提出了特奥课程层次化的设计。我们以《特殊奥林匹克项目规则2008~2010》为训练标准,开设了田径、轮滑、滚球、乒乓球等特奥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特奥精神和运动水平,提升学校的特奥品牌。

我们依据学生能力,分层开设课程。“田径、篮球、滚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轮滑”作为基础体育,要求人人达标;“篮球、滚球”作为特色课程,为有一定潜能的学生量衣订做;“比赛项目”作为竞赛课程,为体育特长生因材施教。这样分层推进,学生的潜能能得到较好的发掘。

3.康复课程系列化

协调发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康复课程形成系列,可以统筹协调,共个性兼顾,为教育做好良好的铺垫。针对我校智障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树立医教结合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训练平台,做到“一个统一、多类课程、协调干预、促进改变”,即进校统一测试提出教育建议,参考台湾语言训练、上海感统训练、亿童认知训练等编制康复训练课程,通过集训、个训、家训协调干预,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目前我校正在逐步完善认知、感统、语言、心理、体能、音乐等康复课程。

4.职教课程市场化

我们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半自立或者自立的有尊严的人。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根据市场走向,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学生的技能特点,我校开设了家政、烹饪、信息技术、修理、美工等职教课程。教学实现“三个结合”,即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和安排校内有特长的教师结合教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单项技能教学与多项技能教学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将师生作为主体,持续推进

师生主体、专家引领、管理协调是我校课程建设的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上采用“五四三二一”的模式,保证课程设置的落实。即设置五种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特奥运动课程、康复训练课程、休闲课程五大组块;实现四个效果统一:一是全面促进智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让孩子将来能自食其力、自谋职业,二是满足家长的要求,让家长能看到孩子将来自立的希望,三是体现学校的特色与效果,让学校通过智障学生的发展来获得发展的空间,四是让智障学生自食其力来减轻社会的负担,体现出社会效益,并在每个学生身上充分体现四种效果的和谐统一,培养自食其力的能适应社会的人;采取三种备课:改变过去单一的课时备课的特点,改由课时备课、主题备课与并案备课三种备课管理方式;开展两种成果展示:主要通过课堂展示与学校展示的方式让智障学生、家长、社会感受到实验方案的实施给培智学校带来的变化;实施一个课题促进:通过专家引领规划课题、教师小课题来带动对五种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通过研究来促进课程设置的完善。

教师有了明确的导向后,参与积极,在开发形式、授课方式、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得学校课程开发生机勃勃、课程发展持续向前。

三、我们的效果

新课程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是学校生源逐年增加,其次是学生体质逐年增强,三是特长学生逐年增多,四是教师整体素养普遍提高。

智障学生的教育是国际性的难题,我们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智障生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改革的路还很漫长,很艰辛,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探索,以使我校课程沿着健康、特色轨道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特奥智障生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多措并举促进学校“特奥”工作稳步开展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我国特奥运动25年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