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有效导学方法
2014-06-06胡丽萍
■胡丽萍
中学数学有效导学方法
■胡丽萍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正确领会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改革的精神,勇于创新,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学案导学”是以学案(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学法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强化教学效果。
一、研读教材,编写导学案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颇高,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和编写意图,确定教学重难点,而且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重难点设计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设计导学案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层层深入,适当设计练习,突出重点。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为例来说说导学案的编写。
1.学习目标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可将这节课的预习部分分成三个板块。板块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板块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板块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应用。板块一的教学,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数学程度,在学法指导里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认真自研课本P122 例1内容,思考:(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进行小结;(2)回忆不等式的定义;(3)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并结合不等式的定义,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4)指出一无一次不等式的几个特征。
3.展示预设
板块二的教学,教师可设计这样几个展示内容:(1)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自研2第1题为例,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2)分析每个步骤的依据及注意事项;(3)谈谈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和区别。
4.巩固双基
针对预设,教师可设计多个自研成果呈现,并加入检测环节,旨在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仿照学法指导3,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和规范的解答格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研学案,完成导学任务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的学可分为三个环节:
1.独学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同时,根据各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它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2.互学
学习对子根据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交流自学成果,对老师批阅的红笔标注之处进行探讨,相互提问解疑。
3.群学
群学即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在每个板块及自学成果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对这些疑难问题展开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组内解决疑难,同时将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报给老师。
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指的是:“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儿童在与周围人的指导或同伴的相互合作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儿童创造与周围人合作的机会,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促使儿童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从而引起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仅可以得到同组成员的帮助和协作,还可以通过与比自己学习好或者社交能力强的同学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社会交际能力。
三、学生展示,开展导学活动
1.预展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独学、互学和群学,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或抽签,或指定每个小组的预展内容。这样,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有初步了解,剔除简单且大家都懂的知识点,以大多数学生的难点和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主。小组长带领组员快速了解展示主题,针对展示内容进行组内排查,相互讲解,最终形成组内的统一意见。
2.展讲
通过教师第二次抽签决定展讲小组,未抽到签的同内容小组成员作主要补充或质疑,其他小组自由补充或质疑。在这一环节,组长安排组员讲述和板书,要求人人参与,尽量脱稿。
四、教师精讲,把握教学方向
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很重要的。设计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习小组不加指导,完全由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是使用导学案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合作学习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供帮助的时候,教师要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循循善诱,把问题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外教师更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外学习和交流的情况。
精讲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和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讲解的语言要精炼,切忌拖泥带水;二是讲解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三是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切忌满堂问。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讥笑、挖苦,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五、当堂检测,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完这节课的数学知识,他们学得怎么样?是否真的学会了呢?一般说来,教师可在下课前的5到8分钟里,对全班进行双基的检测,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作者单位:武汉市梨园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