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新疆班学生心田助力新疆班学生健康成长

2014-06-06李梓林

成才 2014年4期
关键词:自卑感群体心理健康

■ 李梓林

走进新疆班学生心田助力新疆班学生健康成长

■ 李梓林

新疆班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即使在一个班级里,甚至在一个寝室里,都会有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身上存在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感,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内地的生活不适应,心理落差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情绪、融化隔阂、疏通情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让学生认识不一样的自我,消除生活中的自卑感

这里的自卑感,并非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而是因地域差别决定的。有些同学在一开始会相对狭隘地认为:本地学生对自己带有“有色眼镜”。这样的想法,如果在他们还不太适应生活、对老师、同学还存在陌生感时,得不到有效释放,就可能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负能量,慢慢地形成自卑感。

其实,新疆班的学生在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可爱与质朴的群体,他们性格开朗、善良,并且能歌善舞。这些学生在新疆都是百里挑一的尖子生,在自己的家乡受到来自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注和爱护。而来到内地高中班,高手云集,远离父母,暂时失去了原有的关爱与优越感。面对这种落差,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有一些学生能够通过一个缓冲期自行调节过来,而有的学生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和敏感。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仅专门为新疆部的学生设置了清真食堂,建设新疆部大楼,还经常组织他们游览武汉三镇,不论是东湖、黄鹤楼等名楼胜景,还是武汉大学、省博物馆、首义广场等人文景观,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我们还为他们举行古尔邦节联欢活动,并让他们和本地学生一同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在这些活动中,新疆班学生能歌善舞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让他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自我,自然而然地缩小了他们的差异感,增加了亲切感、自信心,同时也消除了生活中的自卑感。

二、创设平等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往的融合

由于我校新疆班的学生由许多不同民族组成,这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之中,他们多以三到五人的小群体为单位,以各自的民族认同分群体交往,而群体与群体之间则显得相对疏远,但群体内部却非常团结。而那些不以民族身份成为朋友的同伴,会因此显得孤单,显得不知所措。在与学校汉族学生交往时,面对庞大的汉族学生群体,陌生的面孔与打扮,明显无法跟上节奏的汉语语速与方言用词,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交友方式,又会让新疆班学生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产生孤独感,而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会更加茫然。

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视同仁,了解他们个人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状况,从而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与正向的思维引导。例如进行生命教育,给学生挑选一些积极向上的电影,如《当幸福来敲门》《天使爱美丽》《阿甘正传》等,观看后与学生一起分析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与事件成因,通过对影片的分析引申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正视问题,战胜问题。又例如团体辅导,通过一些心理学的小游戏,让学生从行动、行为中体会不同的临场感受,学会彼此宽容接纳,实现平等交流,逐步融化民族交往之中的隔阂感,促进彼此之间的融合。

三、及时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疏导青春期情感的困惑

新疆班的学生,没有放学后各自回家这个程序,取而代之的,是单调的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玩耍,几乎是同进同出。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出现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学习压力倍增,当情感出现困惑时,除了同伴之间的影响,无处可说。而问题恰好在于,同伴之间的影响,同时不可避免会有消极的观念。例如:有学生会表现为对某些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英语或不爱学习数学等,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相信别人,周围没有好朋友,自己很孤单。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正面引导与关注,就会导致不良情绪在群体中蔓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注重提高新疆班教师的心理干预能力和水平。每学期精心为教师团队安排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与宣传,教会教师简单的可操作性的积极干预的方法,让老师们可以及时地注意到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异常行为,引起重视,提早发现与预防,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针对新疆部教师,我们专门邀请了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耿喜玲来校开展了《如何察觉学生心理问题以及早期干预》的主题讲座。我们在传统的武汉一中心理健康周基础之上,开展了新疆部心理专题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困惑、人际交往等问题,与武汉市知名心理专家面对面。近年来,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张汉强所长、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心理咨询中心陈敏丽主任、江汉区心理工作室负责人何晶老师等都多次来我校与新疆班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单独咨询与辅导。

我校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从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到人际交往、人文关怀等,每周都会为新疆班的学生安排“私人定制”的心理健康课程,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课堂外,这些学生也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做心灵的梳理与放松。正所谓“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我们正是用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关爱走进新疆班学生的心里,用爱滋润他们成长。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自卑感群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失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