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孔子教育思想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
2014-06-06江思容
■江思容
利用孔子教育思想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
■江思容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中的许多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切中了教育时机,这对惯于注入式教学的教师来说是深有启发的。
何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呢?郑玄注为:“孔子言,必待人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注为:“愤者,心求退而未得之,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选其辞……”很显然,孔子的“不愤不悱,不悱不发”是要针对学生学习情绪状态适时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入现代人们研究的深入情感领域,告诉人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心理上保持必要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学习效率最高。这些已为现代教育实践所证实。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心愤愤,口悱悱”呢?孔子没有进一步具体说明,即使有,也因古时候和现在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尤其是新课程改革造成的不同),不便于搬用。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有所“愤”“悱”,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教育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巧设悬念,创设求知情境
“悬”是指教学有意识地设计出悬念,从“悬”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1】如讲运用对数进行计算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张0.083毫米厚的纸,对折3次后,高度不足一毫米,若对折50次,估计会有多高?学生各自估计后,再告诉他们:它的高度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长。我们可以顺着它爬上月亮,去见嫦娥和吴刚。学生不信,于是列出算式:0.083×250,但要计算250很不容易,怎么办呢?今天学习的新课内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教师较好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设置疑虑,创设欣喜情境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因此,教师在数学中应该精心创设疑虑情境,并通过质疑,释疑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例2】已知△ABC的三边为a,b,c,其中a2=36,b2=64,求c边=?
下面是我讲授此例的教学实录:
生A:根据勾股定理:c2=a2+b2=36+ 64=100。
故c=10。(明显,A生失误了)
师:请同学们审理一下已知条件。
生A:(思考后省悟了)此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不能用勾股定理来确定。
师:如果增加“Rt△”这个条件呢?
生B:当然C=10。(学生再次失误)
师:∠C一定是直角吗?
生B:(经过思考省悟了)如果∠C为
C生:还有∠A为直角嘛。(此生再次失误)
生众:因a<b,所以∠A<∠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断:∠A≠90°,故∠A不可能为直角。(众生大功告成,喜悦之情溢于颜表)
三、导趣引思,创设联想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用“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这样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四、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为了使学生巩固掌握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复习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例4】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已经具备了相切两圆——内切与外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图形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求⊙C的个数(图形想象),显然已经具备了条件。
问题一提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少部份学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桂林两大购物中心微笑堂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微笑堂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
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六、以人为本,创设评价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例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对于此题,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Δ≥0,从而得k≤0.5。对于这样的解答,教师本来准备这样评价:你把k≠0这个条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但这样的评价显然缺少鼓励与启发,于是改为如下的评价:你已经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当k≤0.5时,能否k=0,为什么?这一评价内容的改变,既增添了鼓励的成份,又指出了回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显然比原来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七、画龙点睛,创设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例7】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我的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虽然寥寥数语,但却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把它应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就可以促进传统教育思想的完善和发展,使其在新的形势下保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扬长避短,切实做到古为今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