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德育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2014-06-06王晓勇
■王晓勇
对新加坡德育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王晓勇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自1965年建国以来,逐渐由一个贫穷小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花园式”城市国家。中国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文化的冲突。新加坡学校在塑造学生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德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对新加坡德育模式的认识
(一)通过引导与法制相结合,倡导共同的价值观
为使百姓树立“安居乐业、共同建立新加坡”的新国民意识,新加坡政府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的都是民族平等的“用人唯贤”人才政策,一方面并通过合法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兴都教等)的引导,向信奉者灌输共同的美德:仁爱、谦卑、正义和社会良知,使各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互相宽容、融洽相处。另一方面同时借助严格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新加坡学生的德育是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用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步形成诸如公德心、爱国心、责任心等共同价值观。
(二)重视教育投入,确保德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仅有的资源是人”,这是新加坡全社会的共识。新加坡政府认为,国家要发展,社会要稳定,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拥有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此,新加坡政府积极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教育,从财政上对教育加大投入,每年对教育投入的增长率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2012年教育年度财政预算约为106亿新元(2013年教育年度财政预算则提高至116亿新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仅次于国防建设。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教育的投入,其教育政策及学生培养目标也跟随国际国内教育新趋势及新加坡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地重新定位。学校积极致力于构建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并帮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热忱,实现新加坡教育的使命:塑造国民,塑造国家未来。
(三)开展“融合”教育,加强国民认同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国民多来自不同的国度,主要由四个族群组成:华族占74%,马来族占14%,印度族占9%,其他种族占3% (2011年数据)。自1965年独立以来,为培养新加坡民众的国民意识,政府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多元文化”的口号,并实行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不给任何种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进行权利和地域分配。新加坡强调保持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努力促进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但必须要服从于新加坡统一发展的需要,以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加坡文化体系。这也相应决定了新加坡政府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有助于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多元种族社会”,因此,学校教育要让孩子学会关怀别人,对国家要忠心耿耿,要让学生做到“充满自信、主动学习、贡献社会、心系祖国”。
当各民族学生混合进入小学教育后,学校每天会举行升旗仪式,随后又进行宣誓,诵读《公民信约》:“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在新加坡十年教育中,这句话将被学生们日复一日地重复,信约中国民的认同教育思想将被学生永远铭记。与此同时,每年举办的国民教育日活动则提出相关口号,多途径、多渠道促进民族团结,极力消除移民心理,使各民族体会到新加坡大家庭的温暖。
(四)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吸收东西文化的精华,改进德育方法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就把传统道德价值观作为抵御西方消极影响的支柱。在实施品德教育过程中,新加坡教育部直视现状,积极探讨和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道德理论和方法,注意吸纳西方的文明精华,如守法、公德心、权益与义务、协作精神等。在方法上,新加坡注意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以“偏重道德习惯的型铸、忽视道德认识的启发、讲授为主”的东方型德育模式得到了重大突破,从而大大提高了新加坡德育的实效。特别是现在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国际化和信息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各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撞击。新加坡学校德育就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在这种碰撞中逐步成长,并逐渐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优秀文化于一体的道德教育特色,进一步确定了其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为“尊重、坚韧、责任感、诚实正直、关怀、和谐”,这不能不说是新加坡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处。
(五)实行以学生为本、价值观为导向的品格教育
1.尊重学生认识规律,构建合理的德育课程计划
新加坡教育部把进行品格教育视作教育部整体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并将其列为教育领域最困难也是最需要培养的一部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具体要求:低年级偏重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品格教育》课程涵盖五大主题:个性塑造;与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一分子;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课程体系中即使是同一个教育主题,也会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编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总体来看,其德育课程教学目标清晰、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避免形式与空谈,学生易于接受。
2.设立“教育储蓄”基金,落实知行体验
将教育视为“社会发展的均衡器”是当下新加坡政府、人民的共识。如何“确保经济条件不佳不会成为孩子受教育的绊脚石”是政府长期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吴作栋先生当任总理期间,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积累了较多的社会财富,于是,政府决定在“学生基金”“公平基金”等多种教育基金的基础上为全国每个学生设立“教育储蓄”基金。这笔“教育储蓄”基金不仅可让贫困学生用于缴交学费、参与额外课外活动教育,还可资助其参加“游学”国际交流活动。这一举措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人文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德育贵在行动”得以实现。如我们参访的圣升明径学校就曾组织学生深入缅甸,参加当地帮扶孤儿及贫困儿童救助活动,还在印尼山地开设学生自我挑战课程,让学生勇于接受挑战,实现自我,并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及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内化其核心价值观。
3.强大的社区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拓展延伸
对飞跃社区的参访,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在新加坡得到全社会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扶持,其强大的社区教育资源和精细的服务是对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关怀的体验,让每个孩子均能健康成长。“学生托管中心”由中心一批经验丰富且充满爱心的老师负责照顾年龄介于7岁至12岁的孩子,除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外,也为孩子提供和设计不同的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中心”帮助家长改善管教方式,加强亲子关系,提升家庭生活及教育品质。除此外,飞跃社区服务还提供学校转介服务,帮助学校针对行为偏差学生加强管教,以预防边缘学生辍学,避免其发生不良或违法行为。开设“预防与发展性”课程,帮助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让他们发掘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并帮助他们了解虽然自己的学业成绩不理想,但他们仍然可以对社会有贡献,能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二、新加坡德育模式的启示
(一)加强德育课程的规划,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不同的认识规律及身心特征,我们的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这一认知的客观规律,将德育内容的设置进行科学化、系列化、具体化的设置,让低年龄段偏重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思想品格;高年龄段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塑造核心价值观。德育内容的设置要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感知、内化,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加强德育研究,吸收东西文化精髓
从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孟子对儒学的开拓,再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魏晋的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不断沉淀出诸如忠君爱国、与人为善、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等优秀内涵。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强烈冲撞,不仅给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困惑和迷茫,还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社会发展至今,作为教育者应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一影响,尊重多样文化,认真学习和吸收中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用西方文化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内在精神,来充实发展中国文化,积极进行德育研究,创新德育方法,让我们的德育内容能更充实、更人文,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落实德育体验,内化德育内容
1.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框架,体现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我们的德育不缺内容,缺的是学生对德育的体验,缺的是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内化。“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德性发展”就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引入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负责,对善恶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做自强、自立、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2.落实关怀教育
成功有很多途径,并不限于获得学历。当我们一直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塑造孩子们的自信心、决心、应变能力、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抛弃现有教育的“浮躁”和“功利”。现实中大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并不是“笨”,他们的表现跟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的教育中,如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希望,让他们看到未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家长、社会对他们的关注,那么就会改变他们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潜能,而这可能就是他们成功的开始。毕竟我们的国家不仅仅需要精英,更需要大量一流的基层人材。
(四)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1.让德育回归家庭
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让德育回归社会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德育的社会化,即除了学校以外的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重视德育工作,并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为学校德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软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功利化倾向、众多不良信息的侵蚀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的介入和失控也导致德育效果的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和谐社会发展战略,抵制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打造和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为社区学生提供充实的校外教育资源,延伸校内8小时教育,使校内外教育环境和谐统一,共同成就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