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历史史料运用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为例

2014-06-06李琴江

成才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史料历史

■李琴江

强化历史史料运用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为例

■李琴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学校的历史教育遭遇了危机,为此进行了改革。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史料教学,把史料的学习与研究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此项改革坚持数十年,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与社会的赞同,而且使英国的历史教育彻底摆脱了危机。跨世纪之际,中、美、英三国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它们都十分重视史料的学习与运用。随着我国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历史细节以史料的形式出现在历史教学中。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亦使得史料分析方法在课堂中得以体现。有人说,真正的历史需要关注细微的史料。一封书信、一次对话、一首曲子……都蕴含着沉甸甸的历史真相。时下,不少历史教师已经认识到引用史料的重要性。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窥得真相”,以便对历史有更多的理解、更广的探究、更深的感悟,这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听到学生类似的抱怨:“老师,历史知识离我们好远啊,总也记不住,如果历史知识有生命力就好了。”学生的困惑促使我反思:能否通过挖掘与教材相关的史料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近年来,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弹弓打鬼子等“神技”频频在抗日影视剧中出现,这明显违背里历史真相,有违史料细节的真实。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鲜活直观,生动再现历史史料

历史事件不是单一孤立的。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一些贯通古今、沟通内外的材料,如何在历史事件的脉络、走向以及彼此的“藕断丝连”中,给学生更多的感悟、联想和启迪,都离不开那些沉甸甸的历史材料。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很有深意:“沟通的关键是听到没有说的内容”。一些细小的史料其实就是“没有说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应用恰当的史料不可或缺。直观生动的历史史料,至少有以下三个效果。

1.师生的的视野愈来愈广

比如,在《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其中有一个问题讨论:“日本为什么还要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面对这一问题,空洞的讲述也许效果不好。资本主义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罢,日本帝国主义思想抬头也罢,欧美各国忙于内部事务也罢,南京政府忙于扩大“剿共”内战也罢……都是干巴巴的表述,不足以触发学生的兴趣。假如出示以下史料: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在向天皇上呈的秘密奏折(即所谓《田中奏折》)中,又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基本国策,露骨地表示了狂妄的侵略野心……学生“目睹”与此有联系的翔实材料,视野必将更加宽广,学习的兴趣随之提高,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古今的距离愈来愈近

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动机仅靠文本材料是无法支撑起来的,何况时代太久远了,其陌生感就会充斥于学生的头脑。在这个意义上说,通过一些有价值的史料拉近古与今的距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执教中,适时插入近几年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和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新闻……这样的材料仿佛就在昨天,就在学生的脑海中萦绕,让学生感到日本侵华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样的历史教学,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意蕴十足。

3.师生的情感愈来愈浓

例如,在教学中适时插入《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黑太阳731》《地道战》等材料,用视频资料去打动、滋养和熏陶学生,用声、光、电等手段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国之情。一旦学生的情感之门被打开,学生不仅学得简单快乐,而且学得有情有义。

二、学会选择,恰当运用历史史料

并非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拿来充斥于课堂教学。面对沉甸甸的历史材料,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适当的梳理和筛选。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意味着,选择历史材料,必须注重准确性和真实性,必须从真实的历史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此,学生方能更全面更真实地与历史的真相对话,与真实中的历史人物对话;如此,学生的眼睛才能更亮,其心灵和情感也能得到多方面持久的渗透和锻造。

学会从时序与地域、起因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方面选择史料,既应该成为历史老师的基础性工作,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仍然以《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可以例举以下材料。

材料一:日军两将校杀百人比赛。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确定是谁先杀满了100人,难分胜负。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到150人。

材料二: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所有钟表的指针都停在8时16分。对广岛市民而言,这就是世界末日的临界。一颗足以变人间为地狱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了!……转瞬间,全市60%的地区遭破坏,14万多人当场死亡。

材料三:一个民族要振奋人心、凝聚内部,自然需要突出英雄主义和宣传自己的战绩,不过对自身的历史病弱和败绩也不应回避,如同古人所说的那样——“知耻近乎勇”。

所谓让学生在历史材料的呼吸中擦亮眼睛,就是要真正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不仅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对日本普通民众带来了无穷灾难。广岛、长崎悲剧的真正元凶不是美国,不是核武器,而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自作孽不可活”用到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想想,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思想的深度对接,仅仅安排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单一和机械的,不能触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感悟。像上面这样出示形象具体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梳理和甄别,并以此将心灵和思维的触角伸入到历史的细微处,也许对战争悲剧的根源、对军国主义的兴起和复活等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同时,对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形成正确而全面的历史观、人生观和理想观也不可或缺。

三、丰富内容,适当补充历史史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确,仅仅拘囿于历史课本,只能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仅仅拘囿于历史课本,无法让学生体会历史的鲜活性,课堂也因此显得单薄、苍白和脆弱。有时,通过别人或者别国的一些史料来印证,也许更容易创造灵活多样的课堂。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材料三: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材料四: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这样的探究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人之口,也许更具真实性。这至少能让学生明白: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史料,对于构建浓浓的课堂人文生态,培养诸如“爱国、信念、民族向心力”等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史料教学已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教师,指着历史的“沟沟壑壑”,适当撷取几朵晶莹的史料之花滋补于教育教学,将是对历史教学的补充或修正,也是对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指引和延伸。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中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史料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历史上的6月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