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与微课程的结合
2014-06-06孔俊
■孔俊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与微课程的结合
■孔俊
微课程是目前教学改革特别是利用网络改革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前沿的学科,在教学改革之中也应走在最前列,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学科与微课程的结合。下面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尝试利用微课程方式进行教学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微课程结合的基础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单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构建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因此选择微课程的前提是需要学科教学内容适合制作成微小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课件,方便利用网络进行传播,适合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学科知识点的细微化分割是实现微课程的基础条件之一,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学科知识制作成系统的微视频或微课件再利用网络进行共享式的学习则是实现微课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移动终端开展微课程的学习活动则是微课程的一种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理论知识很系统、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听取老师的讲解后,主要是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它系统的理论为知识系统的细微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操作步骤的条理性也为学习过程的细微化提供了条件。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微课程结合的意义
微课程中的教学片断一般只有5分钟左右,它将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片段化,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网络的自主学习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的选择教学片段进行学习,当遇到操作困难时也不必求助于老师,而可以自己打开相关的教学视频或课件进行重复学习,以达到突破重难点、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微课程它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环节,它主要还是以在线学习方式呈现,它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并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将课堂化整为零,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细分处理,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研究。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常规教学以教师为教授的中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沿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学——学生练——教师指导——学生再练”的教学流程。而微课程的引入就改变了以种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微视频(课件)的学习,完成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再学习(看视频),再操作,即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看视频)——操作——再学习(看视频)——再操作”的过程。
2.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最初的10~20分钟时间内就要接收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大脑常常处于思维的疲劳状态。而在微课程的学习方式下,每个知识点的微视频(课件)一般都只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以学习一段操作一段,再学习再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常规教学方式下,教师统一授课,学生统一操作,教师统一指导。这种方式下教师的课堂劳动强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学生操作指导阶段,老师基本上在整个机房里走动,回答同学生问题,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辅导。而在微课程方式下,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自主地观看教学视频(课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为教师重点指导困难学生提供了可能。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微课程结合的注意事项
微课程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方向,这种模式虽然有它的优势,但也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微课程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指导时间,但要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视频和课件则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教学需要的微视频(课件)。
2.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和制作相关视频和课件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编辑软件进行编辑和制作,这种软件应简单、易学、易用、易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微课具有可广范推行的空间。
3.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是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的一门学科,它要求从学生的操作技能方面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微课程是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到教室、校园以外的一种学习模式,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来讲,在这个过程中更应做好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正确引导,加强课堂教学的网络应用管理。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电教馆)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