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2014-06-06关宏新
关宏新
社会监督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公民监督,一是社会团体监督,再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我们的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着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可以说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传播途径的拓展,舆论监督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各种媒介中我们的广播电视该如何有效地发挥出这一社会监督功能,让“新闻更有力量”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笔者所在的铁岭广播电视台2012年与铁岭市纪检委合办了一档节目《舆情聚焦》,针对党风政风行风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监督报道,同时对一些热点焦点的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等予以揭露和曝光,节目播出一年半多的时间,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上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在曝光各种不良行为和现象的同时更促进一些问题的解决和整改,在我们本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栏目组工作中的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引起了笔者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舆论监督要立足民生,唤起受众共鸣
新闻报道的受众是人民大众,只有关注民生,脚踏实地,言之有物,抓住百姓关心关切的问题予以报道,才能在情感上引起受众的共鸣。《舆情聚焦》节目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做出了《违规收取装修保证金应予以清退》、《系好校车安全带》等节目,对我市新城区相当一部分居民反映的物业公司违规收取装修保证金一事予以报道,并联系市房产部门市物价部门等,从法律法规上做出了解读和剖析,促使多家物业公司退还了违规收取的装修保障金600多万元,并促成了新城区的房产物业管理部门下发了禁止违规收取装修保证金的新规定。《系好校车安全带》节目则是我们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部分地区存在校车过于老旧缺乏相应规范的现象,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并通过报道促使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部门对此进行了严格的整改和规范,我市的工作举措推出后不久陕西发生了严重的校车事故,这也让我们的主管部门慨叹媒体的前瞻性和新闻力量对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推动。
从百姓身边的生活挖掘报道的源泉给我们的栏目注入了不尽的生机和活力,也使我们的节目有了更多的“烟火气息”,与受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达到了很好的互动。
二、舆论监督要有的放矢 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这一功能决定了我们的监督承载的是更多的社会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曝光和粗暴的批评,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监督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保护好我们的柴河水源地》反映了在我市的饮用水源地柴河水库内存在的一些污染和影响水源水质的不文明现象,记者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上,而是联系环保水利等部门,阐述了危害,并提出一些积极的整改建议,更好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社会功用。节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也给笔者及栏目组同事们一个深刻的体会:电视记者的社会责任不只是揭露和批判,不只是猎奇和获取最简单的关注,最重要的是通过曝光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并且能通过节目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解决或者推动问题的解决或者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 扬长避短
电视媒介是指录编、传送和接收声音和活动图像信息的电子媒介。它们声像兼备、视听兼顾,具有双通道视听优势和现场参与感。是一门融视觉和听觉、时间与空间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万千纷繁的媒体形式中,电视可以说是最具表现力的媒体之一。电视媒体较报纸、网络等媒体相比优势在于传播的效果直观,感染力强,纪实性强。我们在3·15系列报道中,充分发挥了电视传媒的优势,对食品造假黑窝点的曝光、二手机市场旧手机翻新当作新机出售等现象通过隐蔽采访报道了第一手的新闻事实,视觉效果令人震撼,相对比传统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来说传播优势不言而喻。但我们的弱点也是很多信息都需要电视画面来表达,在采制的难度上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负面新闻的报道,采访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这也要求我们的录制设备不断更新,记者的采访水平、深入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才能获得第一手的音像资料。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事实证明,某些公权力的荒谬做法,正是因为有了舆论监督力的利剑,才更有力地推动了其校正的过程,同时舆论监督又是庇护公民私权利的盾牌,从《舆情聚焦》栏目的创办过程来看,我们既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效能、窗口形象等问题,同时也关注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诉求,这使得我们的监督既“对上”,又“对下”,既有监督,又有规范,凸显电视传播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功能。
(作者单位:铁岭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