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勤”“杂”
2014-06-06谢玉静
谢玉静
平时总是能听到一些新闻记者抱怨缺少新闻,用他们的话说,整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循环往复的东西太多,哪有那么多的新闻来抓? 究其根源,实则是缺少新闻发现的能力。
所谓新闻发现,是指从大量的事实、信息中,捕捉、筛选出有新闻价值的过程与功夫。目前,新闻界有新“三现”论的提法,即新闻发现、新闻表现和新闻实现。其中,新闻发现是新闻表现、新闻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新闻表现、新闻实现是新闻发现的体现与结果。而新闻发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就有了采访是新闻写作成功之母的说法。
对新闻记者而然,新闻发现是一种专业能力,所有新闻工作的关节点,尽在“发现”二字。而发现的深与浅、多与少,决定着新闻工作的好与差,决定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那么,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升新闻发现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要突出“学”、“勤”和“杂”三个字。
学习是新闻发现的前提和基础,学习不够,新闻眼力就不够。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身为新闻记者,要使自己不孤陋寡闻,必须突出一个“学”字,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除了不断加强新闻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外,还要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发现总结,善于把握大局,时刻关注当前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新闻敏感点,掌握当前工作重点。
去年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的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目前许多钢铁企业的实际状况确实是严峻的考验。抓住这一新闻敏感点,笔者撰写了一篇《以环保优化发展》的思考性文章,引导企业从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角度,重新审视自我,正视自我,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整体经济结构布局、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文章发表后,效果很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今年新春刚过,本钢集团擂响新一年发展攻坚战鼓,迅速掀起跳出年气接地气、转变作风抓落实的热潮。初五、初六连续召开的专题经理办公会上,没有套话、空话、大话,都是接了地气、言简意赅的大实话,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本钢集团又召开了节后工作视频会议,突出重点,找准方向,明确工作。对此,笔者撰写一篇《转变作风要“接地气”》的文章,从身子下到位、心思用到位、力气使到位,行为接地气、落实接地气等方面进行阐述。文章发表后,许多单位将之作为学习教材,对本钢集团以更加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突出“学”字,加强学习的基础上,身为新闻记者还要必须突出一个“勤”字,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要勤跑、勤听、勤积累,处处留心,做一个有心人。常言说的好,“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新闻记者不能远离社会生活,要敞开自己与社会沟通的各种渠道。要善于收集新闻线索,经常性地深入到各个工作现场,用心去发现平时生活中所看不到的,必须亲身去感受和了解现实生活才能够挖掘出的深刻、鲜活、有价值的新闻。新闻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跑出来的。很多时候,许多新闻并不都是端端正正坐在会客室里采访来的。而且并不是惊天大事才是新闻,有些小事更难能可贵。
2011年8月,国家、省市宣传部门对“走转改”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出安排部署,《本钢日报》的记者迅速行动。在寒风凛冽的矿山采场,在烈焰翻滚的炉窑边,在火龙穿行的轧机旁,在紧张繁忙的技改工地,记者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心灵感受,先后采写新闻稿件400余篇。笔者和记者许海凌、顾春明、韩爽爽深入重点建设项目本钢丹东不锈钢冷轧工程撰写的《奋斗之歌》和《奋进之歌》在2012年度辽宁省好新闻评比中,荣获通讯类二等奖。今年正月初八一上班,《本钢日报》的记者又走了下去。与工人师傅促膝交谈记录下的真实人和事,就自然地走进了我们的笔端。笔者和记者鲁娜采写的《矿山夜曲》《登上本钢最高变电所》等新闻,在基层单位和一线职工中深受好评。一位老职工看了《本钢日报》陆续刊发的新春记者走基层新闻后,给出这样的评价:“《本钢日报》的记者走基层走出了踏实,走到了职工的最近处,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转作风转出了朴实,与职工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人情味浓了,腔调话少了;改文风改出了平实,新闻报道有看头,见新意,人物鲜活生动,不再高大僵硬了。”
另外,新闻发现要靠自己挖掘和联系,采访也完全靠自己摸索。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还必须突出一个“杂”字,既要当杂家,采访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懂一点,还要努力成为专家,用心观察,缜密思考,在专业方面做到“业精于勤”,成为某一个行业的“百事通”;在专心方面做到“专心致志”,成为一定领域的“行家里手”;在专攻方面做到“术业专攻”,成为某一个专业的“专业人士”。
在质量管理新闻的采写中,笔者主动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知识,采写新闻更加得心应手,不仅撰写的《让质量经营转起来》《让卓越绩效动起来》等思考性文章对企业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自身还通过努力逐步发展成为ISO9001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并被邀请参与当地“市长质量奖”的现场评审工作。同样,在科技新闻的采写中,笔者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给予更多关注。撰写的《让科技优势成为战胜危机的“利器”》《 构建人才“共生效应”的管理机制尚需完善》《加快本钢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文章,不仅在《本钢日报》发表,还被中国科协采用。结合本钢集团“讲比”活动赢得全国十三连冠,撰写的《本钢讲比之花别样红》《“讲比”让科技人员梦想飞翔》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上发表。当然,当好杂家和专家,在人物访谈中也能发挥很好的“效应”。在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原理事长翁宇庆的采访中,由于事前对知识储备进行梳理,在采访过程中善于把复杂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问题“浓缩”成一个或数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并且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共识,采访非常顺利,采访对象也很满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闻,但是这种新闻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突出“学”、“勤”和“杂”字,不断提升新闻发现的洞察本真能力、慧眼识珠能力和抢抓新闻能力,抓好身边的新动态、新事物、新成就、新风尚、新经验、新人物、新问题,并从中发现特点、聚集热点、攻克难点、解开疑点,用独特的眼光剥去事物的外表,发现真正的新闻内涵,采写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真正发挥好新闻的引导、组织、鼓舞、教育和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本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