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三贴近”之体现

2014-06-06牛海波

记者摇篮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贴近舆论监督百姓

牛海波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播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至今,民生新闻栏目已经不是新话题,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如何让民生新闻更有看点,能够满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文化品位,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做好民生新闻,就要立足于“平民视角”,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将焦点对准老百姓的日常事,更多地去关注百姓生活,做百姓喜欢看的新闻,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谈论百姓关心的话题。

1.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挖掘社会新闻线索

职业敏感是对新闻记者的最基本的要求,记者要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要培养观察、研究社会的兴趣,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比如说,楼市价格涨幅、城市环境建设;又比如说,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观念上的变化等方面的新闻,都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播出后,都令观众感到亲切、实在、可信,这样的新闻收视率也大大提高。

2.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突出“新、奇、特、快”

“新”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如今,观众的品位越来越高,因为电视声画结合的优势,观众更愿意通过这里直观地、形象具体地了解新近发生在身边的事。“奇”是奇闻逸事。它能引起百姓的关注,又是在都市中存在或发生的,但往往易被媒体和人们忽视的。“特”是有新闻特点,突出平民化视角、生活化的内容。“快”是要求记者要用最快的速度到达新闻现场,随机拍摄和采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和节目制作,尽快播出。

我们知道,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来说,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新闻价值,其新闻信息将在瞬间传递,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十分巨大。而对此,老百姓的知情欲望极其强烈,因此,要求记者有强烈的职业敏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做到“打主动仗,力争先发制人,先声夺人”。

3.写作语言生活化,报道内容情节化

采取通俗易懂的说话方式和幽默的手法或是拟人化的语言,会使新闻节目远离大而空泛的概念,以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故事、事件、介绍人物、案例……就像邻里之间在交流,使新闻报道有了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以平民的视角走进新闻,朋友的语气,质朴、亲切、自然的风格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喜闻乐见,同时也更便于同观众沟通情感,唤起受众的共鸣,这样会更受到观众的欢迎。

4.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

我们所说的“舆论监督”,不仅仅是我们媒体的监督,准确地说,应该是人民通过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错误进行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因此,我们认为,首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是一个毫不动摇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揭露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种消极腐败的现象,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比如,注水肉、垃圾棉、克扣农民工资、虚假广告等等,让那些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从我们的批评性报道中感受到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威慑力。这样,有助于我们推动实际工作,同时也能让我们的舆论达到取信于民的作用,更具有权威性,同时也是老百姓最喜欢、最愿意看的新闻。

5.增强服务功能

增强服务功能,是未来民生新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为从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注意到,观众不仅仅需要媒体监督,更重要的是能够真真正正地为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直播锦州》开播后,开设子栏目《1890》,以观众电话来访投诉为由头,以镜头为媒介,直接与相关单位沟通,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内容和目的,节目开播后,受到了百姓的喜爱与信赖,也为政府和市民搭建了互动的平台。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三贴近舆论监督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百姓看家“风”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