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转改”带来新闻“鲜与活”
2014-06-06李佳仁李焱
李佳仁+李焱
新闻界前辈范长江曾经说过:“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要争当受群众欢迎的好记者。”从2011年开始,中宣部“一声令下”,全国新闻战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战线的要求,也是时代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带着感情走基层,带着感受写新闻,出现了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体现了“三贴近”思想,更彰显了新闻的魅力。
1.走基层——记者采写鲜活新闻不竭的源泉
长期以来,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优良传统,产生了一大批像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优秀记者。1935年,年仅26岁的范长江,不畏艰险,穿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历时10个月,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首次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有不少记者长期深入到一线,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作品。走转改活动正是对以往新闻事业光荣传统的继承。然而,近些年,这样的记者却很少出现。相反,一些记者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依靠手机、QQ、微博、邮箱,借助会议材料、工作简报,不深入采访就写新闻,也不愁完不成定额。这里并不反对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和手段协助采写新闻,但这样的新闻往往内容空洞、语言乏味,完全脱离了群众。
2.转作风——记者采写鲜活新闻不竭的动力
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走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感受时代气息。“走基层”是前提,“转作风”是关键。现在一些记者脱离群众,浮在上面,不听群众的呼声,不想怎样服务群众,只习惯于看领导的脸色,谋取一点私利,编织自己的关系网。因此“转作风”是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迫切任务。“转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扎根基层,情系百姓,才能发现人民群众生活中孕育的无穷无尽的好题材,才能将这些题材中震撼人心、温暖人心的力量传递给广大受众。实践证明,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后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无不与记者优良过硬的作风有着密切关系。记者只有真正走进基层,扎扎实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写出精品佳作。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设的“走转改”栏目给人带来清新亲切的感觉,特别是播出的那段片花让人记忆犹新:“我是记者王求,只有从基层挖掘出百姓的故事,才是最真实感人的素材,也只有那些带着生活体温、原汁原味的声音,才会生气勃勃、打动人心。”接着播出王求台长带着中央电台走转改报道组的连线报道。有人会问,基层在哪里?基层有多远?我认为,基层不是靠距离划分的,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也无论偏僻还是繁华,基层就在于我们身边那些可以代表生活本质的最普通的人和事,走基层就是“向下看”,并非简单的“往远走”。
3.改文风——记者采写鲜活新闻不竭的追求
走转改最终目的是改文风。要提高新闻可读性、可听性、可看性,学会使用群众的语言,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这是记者采写新闻永久的追求。
一些新闻,讲的是官话、套话,受众不爱看、不爱听、不爱读,这样的新闻,其实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改文风”势在必行,这既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广大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而应当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笔者通过“走转改”活动,深切地体会到群众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因此,应学会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因为老百姓的话语最朴实、最生动。
我是一名跑农村的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身体力行,冲在第一线。我到抚顺县采访封山禁牧的事,坐在农家炕头上,唠着家常嗑,听着大实话,备感亲切。
采访回到家就有一种急于写作的冲动,我连夜一气呵成写出了录音报道《封山禁牧延伸百姓致富路》,中间运用农民朴实的录音原声,没有官话大话,收到很好效果,该作品荣获2011年度辽宁广播电视大奖广播新闻奖长消息一等奖。
基层和群众是新闻的素材之源,走转改就是要通过新闻报道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群众化,再把基层的社情民意反映上来,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走转改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永久打造新闻报道的清新之风。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