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科学课程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
2014-06-05何云玲刘雪莲
何云玲+刘雪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1]。加强环境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提高环境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是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育人为本、传承知识、启迪智慧是所有大学的普遍价值追求。大学生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和行为主体,其生态素养状况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也预示着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生态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在高校中环境专业和非环境专业都普遍开展环境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经过多年在高校中普遍进行的环境教育实践,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常识,这在非环境专业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说明对于非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力度还不够[3]。众多高等院校虽然意识到让非环境专业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正规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非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和学时安排的限制,对于环境教育方面往往仅开设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导论”等相关类似的公共选修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学时一般36个学时。环境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涉及的环境要素众多、环境问题表现不一。一方面随着目前高校普遍的专业课时缩短的现状,要进行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专业训练,时间远远不够;另外一方面则面临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懈怠于思考深层问题,自主学习意愿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两方面矛盾,只有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必须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传授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体系的把握,以及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充分把握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是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的重要前提
1提炼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
环境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4]。内容涵盖知识面较广,涉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与整体防治体系三大部分内容。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体系,就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非环境专业开设的环境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但是缺少和国际接轨的环保新思维和新理念。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构建现代教育内容要把育人放在首位。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形成过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产生危害的作用机理,主要生态破坏问题产生的实质、表现形式和特点,并在认识主要环境问题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将上述知识运用于真实发生的典型环境案例的综合分析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开课前充分而周详地备课,单独备一本教材是不可能完全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教师需要充分参阅国内外环境科学基本教材,集思广益,根据不同教学参考资料的优点,筛选适合非环境专业本科生学习的知识点来编写教案,突出教学重点。
2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大学的教学并不是老师的自娱自乐,教学活动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教师既要研究教学内容,也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情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是决定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进行教材处理的重要依据。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特点是自主学习意愿下降,做事希望走捷径;对于大部分是文字,说教式、长篇大论式的讲授,需要记忆的东西偏多,加上学生实际上对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方向、前沿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接触很少,理论阐述比较多,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环境时事等联系不够密切,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故课程容易让同学感觉枯燥。甚至让非环境专业大学生觉得环境科学的这些理论一看书上文字都明白,对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将来工作根本没有用,无需开设课程。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在开学第一周教师应向班主任、班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做一个了解,以及问卷调查学生最希望了解的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知识背景,筛选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并将授课内容做相应调整。除了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讲授外,适当以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等方式展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体会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可以具体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那些领域,用什么,怎么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环境科学课程产生兴趣,知识掌握更全面、更深刻,充分发挥环境科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实施和强化教师指导是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
1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实施形式
根根上述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和特定,在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准确系统讲解的同时,先选取一些经典的影响重大的研究实例加以介绍,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然后布置一些和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业,用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统计年鉴、走访调查去完成作业,使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本质和总结归纳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自主学习专题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所有的专题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而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目的。选题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选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烈的辩论,能引导学生对其深入分析和探讨,因此选题的准备与选择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所选专题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刻的启发性和较强的实践性,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完整性、客观性且难易程度恰当,能揭示和应用所学知识,并能引入、消化和吸收新知识。表1为环境科学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专题作业确定的设计示例。教师在专题作业布置时要向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对象、目的,提交成果报告的形式格式、时间,以及达标最基本要求,每次自主学习专题成绩评定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只要没有概念、原理、方法的严重错误,提交成果都可以得到基本分数,让学生有信心去尝试自学。自主专题研究不要只强调数量,要以好的专题达到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endprint
2教师指导作用的体现
所谓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用教学组织。任何一个教师对所承担的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都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什么、怎样教。实现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情况,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实现内容和方法这两个部分的和谐与统一[5]。如果教学设计中确定采用学生自主专题学习的方式,首先教师就要考虑哪些内容在课堂上转化为案例素材,哪些内容要学生在课下学,哪些是知识的讲授,哪些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6]。在学生自主学习实施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不同类环境问题中涉及的各关键主导因素。布置自主学习作业前,根据课程教学进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分工完成。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教师应注重学生提交成果的客观评价,指出每一份报告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对认真完成或具有创新观点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加一定的平时成绩分,在班级形成一种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优秀学生可指导其阅读国外教材和参加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课程,既满足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深入了解的愿望,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英文阅读能力和文献归纳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是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的有力支撑
大学的研究,常常被说成“科研”,即科学研究活动。而所谓“科研”,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探究某个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做课题、写文章。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对研究的狭义理解,或狭义上的研究。除了“科研”,研究素养、对相关问题的探索、科研项目的申报,不仅属于研究的范畴,而且意义重大。从这样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理解的研究,即广义的研究。研究性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构成要素。把教学当作学术来研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问题驱动型的教学本身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有其课程学时短、学生需求多样的限制,在组织环境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思考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而不仅仅老师讲一讲、学生听一听、考试背一背,很多知识点没理解、没印象,更不要说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结合和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在环境科学课程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教师就得需要每次上课都要搜集海量的教学内容,不断优化、重组、提炼,不断思考问题的构建、对问题的探究、研究成果的表达,这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课堂教学需要有科学研究的支持,课程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与教学,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环境科学课堂教学的三大任务即促成学生生态环保的知识养成、能力养成、素质养成的实现,离不开研究工作的支持。要把研究的最新成果、学科的前沿知识传播给学生;把研究的方法引入课堂,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把研究的思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养成探索精神。在坚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自主性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师才有“自己的教学”。
综上所述,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总体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高校能否培育出大批具有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才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行为习惯,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环境科学课程拥有完善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从我国目前环境科学课程教学方面看,教师很难生动有趣地讲解好某一理论知识。大学的教学,应该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或者说,应该努力实现教学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必须建立在全面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品质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涉及到4个层次:传授准确的知识,解析知识后面的逻辑,揭示包含于知识和逻辑中的智慧,体现于知识、逻辑和智慧中的学科之美。在非环境专业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完成专题学习,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求高。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生态教育的能力,把生态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使之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忠安,张博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8-31.
[2]于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25-28.
[3]马燕,李志萍.论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与生态环保意识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82-83.
[4]苏玉萍,陈庆华,林佳.“环境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53-155.
[5]李强,曹优明,朱启红,等.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75-79.
[6]徐颂.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7):7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