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射效能

2014-06-05刘玉莲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辅导员心理健康

刘玉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着重发挥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射效能,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所谓影射效能:影,即影响,主要是指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射,就是辅导员对学生发生作用后的效果体现,影射效能就是着重强调辅导员心理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具体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构建和教育方法探究

(一)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及其阶段特点

结合本人六年辅导员工作经历,总结自身心理感受,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激情期(热情期)、困惑期、经验期、平稳期、低落期。2011年8月我参加了黑龙江省第六届辅导员培训,会上同各位专家老师以及来自于全省各高校的辅导员精英们讨论交流经验,受益匪浅。大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经历感同身受,会上的专家也做了这样的分析:辅导员工作入职第一年前期,甚至可以精确到前3至6个月为激情阶段,即心理的热情高涨澎湃期。这是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过度时期,刚刚工作的辅导员,因为角色的互换,从心理上是一个接受全新角色的新鲜时期,终于可以从听之任之的学生阶段过度到一个可以发号施令的教师阶段,这时他们热情高涨,激情四射,成就感极强,决定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大干一番。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中,由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琐碎繁杂性,新手上道又没有太多经验,使得在工作中开始碰壁,或是遇到纷繁多样的学生问题使之焦头烂额、无所适从,亦或者是领导的不满和批评,使之负面情绪不断上升。这时候的心理容易呈现低谷状态,也就是困惑期的到来。接下来大约从第二年开始,开始在挫败中反思总结教训,逐渐把工作重心从机械地做到提高效率上的转移,心理开始由不稳定向平稳转变,总结经验的同时已经能够应对一些负面情绪,具备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从第三年开始,基本处于平稳期,这时候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作重心,具备相应的科学工作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经验,基本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这样的时期经历三到五年后,辅导员工作如果没有更大的突破和上升的空间,加之繁杂的日常工作在无休止地重复,其心理情绪开始走向低落时期。这时只有寻找到更好的突破口,走向更高的阶梯方能缓解心理失落的情绪,正面情绪才能再次萌发。也就是说辅导员工作一般属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庭负担的加重以及人的精力匮乏,心理状态也可能会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管是从时间的划分还是从心理状态的分析,因人而异。所以应该根据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调整,方能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心理过程的成长大致概括成这样几个阶段:

1一般心理素质的强化阶段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和心理问题的辅导者,应具备四方面的心理素质,即文化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专业心理素质和人格心理素质。其中,辅导员的人格心理素质在整个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居重要地位。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成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良好的认知品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力、良好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思维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具备这些认知能力方能及时捕捉学生各种信息并及时果断正确决策。第二,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能以尊重、信任、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及周围的人相处,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并帮助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第三,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表现在承担辅导员角色时,能够按照角色要求、社会要求调整自我,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第四,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格其所思、所言、所行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在学生工作中能够发挥自身人格魅力,诚信、正直、善良、热情、廉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2特殊心理素质的成长阶段

高校辅导员特殊心理素质的成长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教育-咨询教育-危机预防”三级心理知识素质的形成。第二,具备“发展性、辅导性与防控性”三类心理教育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性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辅导性心理教育能力,即具有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能力。三是防控性心理教育能力,即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监控、干预的能力。第三,具有敏锐觉察、处理自身与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情商。第四,富有品格向上、举止得体、宽容无私、充满爱心、高度负责、爱岗敬业的人格。

3心理成长的理想境界实现阶段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辅导员心理成长的动力与归宿,是辅导员心理成长的理想境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心理成长密切相关,他关系到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也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对策

本人精读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经验》材料汇编,其中包括全省54所高校的辅导员建设工作经验。我们提取精华,寻找各个院校在工作中共同法宝,我们发现要在高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提高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工作效能。我们提炼总结归纳如下:

1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切实做好辅导员的物质保障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基础

本项措施几乎是每个高校辅导队伍稳定的共同法宝。对辅导员的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予以支持,及时研究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辅导员工资、福利待遇,实施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实施岗位津贴,对于8小时工作之外的工作量给予岗位补贴,发放加班费。有条件的院校在住房分配等方面向辅导员大力倾斜。在各项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方面给予优厚待遇。物质保障是辅导员工作的动力基础,只有做好每个辅导员的物质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保证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最大的工作热情去投入到本职工作中。endprint

2高度重视提高辅导员个人素质,加强培养和培训工作,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工作空间

(1)设立学生管理工作基金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划出专项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经费,用于鼓励辅导员组建学术研究团队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实现以研究来带动工作,逐步向专家化方向发展。(2)让辅导员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如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等课程。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教学水平,让辅导员真正成为既能承担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担任课堂教学的“双师型”人才。加强培训,注重交流,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学院设立培养培训基金,定期输送一些辅导员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或辅导员专业培训会,必要时候也可以输送辅导员出国培训,全面拓宽辅导员工作视野。(3)拓宽发展途径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出路。解决出路问题是激励辅导员工作信心的基本保障,也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和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在职称评定、定岗定级方面给予辅导员一定特权,保证辅导员在不断工作中得到职位、职称的认可。其次,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最后,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大胆提拔任用,安排到学院其他各级党政管理岗位,或者作为学院各级党政部门管理岗位的后背干部来培养,以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分析

1心理特点

(1)行为特点。多数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在行为上叛逆,渴望独立,但却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缺乏团队意识,自我意识及其个性很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心理成熟度与社会实际有较大的偏差,行为貌似成熟,但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明显较弱。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2)情感特点。“90后”多数生活无忧,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生活空虚甚至容易出现迷茫的状态,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虚荣心,愿意张扬个性但缺乏深度,具有情绪心境化隐蔽性差的特点。(3)思维特点。“90后”是在新时期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成长起来的,具有前卫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存在强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维考虑问题的倾向。高科技时代使得他们掌握的信息知识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空虚、脆弱、冲动、极端的思维特点。(4)认知特点。认知在狭义上就是对善恶、对错、美丑的认识。“90后”大学生富有智商高、好奇心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强等特点。他们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在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时常常有悖于常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功利性的思想和价值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叛逆意识强。

2当今大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1)是市场经济环境、信息环境的产物。现代社会给了“90后”大学生最好的物质条件,但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大量涌现,这些大众传媒途径广泛传播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90后”由于对互联网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心灵空间封闭,对于某些是非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较弱;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使得许多媒体为了争夺市场迎合受众,追求利益,导致很多媒体刊登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有偿新闻。其诱惑力和欺骗性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和价值观念的偏差。(2)是家庭环境的产物。大多数“90后”生活在“6+1”家庭,这类家庭结构中,因为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他们不懂得艰苦奋斗和居安思危,同时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伴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部分“90后”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和成长中的磨难。因为缺乏磨难教育和挫折考验,使得“90后”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系统及培养对策

1高校辅导员的对象互动系统

(1)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内涵。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是指在想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与学生均以主体身份出现,以平等、尊重为原则,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递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主体间关系为联系作用方式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有如下四方面特征:第一,辅导员与学生以价值传递为根本。第二,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以相互了解为前提。第三,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以相互尊重为原则。第四,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向。(2)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法论。第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法论思维:一是要树立“对话式”思维,二是树立系统性思维,三是要树立发展性思维。第二,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法论原则: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二是实现政治价值传递的原则,三是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原则。第三,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实施方略:一是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渠道,推进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二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现实载体建设与虚拟网络平台建设相结合。三是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对策

(1)打造基础,进行心理差异分析。“90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从他们的各种内在和外在表现显露出缺乏中国文化的烙印,由于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经历的挫折较少,自我意识很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要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之后才能慢慢改正。高校是“90后”大学生是他们心理健康成熟的最后阶段,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把假性成熟甚至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相对成熟的人才,让他们拥有更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能力。(2)抓住关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完成这一任务,高校一切教育工作都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90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90后”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找准契合点,拓展教育内容,进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第一,坚持人文关怀与历练教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缓解心理落差。针对学生的贫富差距,实施对位关怀,缓解贫困生在物质上的压力。针对“90后”大学生家庭物质生活丰富、经历挫折较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挫折和历练教育,并帮助大学生找机会走向社会进行实践,让“90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在心理层面准确好自我的实际应对能力,踏实学习、勤奋实践、打好基础。第二,坚持传统文化和传媒引导相统一。通过教育,让“90后”大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理性对待非主流文化。正确区分社会和校园非主流文化,充分认识到社会的非主流文化对人本身发展的影响。(3)找到正确途径,转变方式、更新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有心理障碍才需要教育”的观念,采用课堂、网络教育等途径,既面向全体又针对个别,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第一,将课堂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高校要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来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团体训练,如素质拓展训练、面试技巧及言语技巧、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等。重视主题渗透,如利用专业讲座、心理培训、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等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认真分析每个“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实施普遍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第二,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聊QQ,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因此,发挥网络平等、隐蔽、快捷、实时、互动的优势,通过网上心理培训指导,向“90后”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这种匿名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最大限度消除他们的心理阻抗,没有压力地接受教育,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当事人情况,做出个性化引导处理,提高工作实效。第三,将目标引导和层次化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的目标引导。目标会给人前进的动力,努力实践,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扩展知识面,挖掘潜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坚持层次化教育,因材施教。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阶段性教育。在大学初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重点指导,进行成才方向教育。在目标确定期实施个别指导和整体教育相结合,因人施教,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分层次教育。在目标实现期,针对学生的择业、就业,组织各种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在毕业前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成功教育,既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要与现实紧密结合,树立为国家、社会奉献的决心和信念。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