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2014-06-05高汉峰刘畅
高汉峰+刘畅
一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表现形式
1消极自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日常的穿着打扮,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普通话水平、英语水平,人文素养等均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使得许多贫困大学生觉得自身处处不如人,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不良情绪中。部分贫困大学生给自身设定了过高的目标,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未能达到预期标准,这种心理落差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轻视的悲观消极情绪。
2敏感多疑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状态,常常会觉得自身在各个方面均差他人一等,时常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此外,由于平时拮据的生活状态,容易使其他同学对其产生怜悯和同情,但他人的这些情绪恰恰是贫困大学生反感的,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与经济有关的话题尤为敏感,对其他同学间的私密交流或同学对其不经意的目光投射抱有充满敌意的反应,拒绝他人善意的资助与帮扶。
3孤独抑郁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日常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多表现出不喜欢或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喜欢独来独往这一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其实许多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与他人沟通交流,融入他人生活,建立并扩大交往范围与对象,但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又认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融入其他社会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消极自卑情绪也促使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这种矛盾的情绪往往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对他人态度忽冷忽热,情绪飘忽不定,这也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如此恶性循环,加重贫困学生心理负担,逐渐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
4紧张焦虑
贫困大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遇到事情,甚至是对其不公平的事情时仍表现出胆小、怯懦,不敢去申辩、争取,而大多选择默默承受。二是当遭遇挫折如成绩下滑、找工作不顺利等情况时,常表现过度紧张、焦虑,出现失眠、狂躁等心理、生理症状。究其原因,大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属于弱者,没有所谓的“后台”,即使争取,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甚至会遭到“报复”,因此对于不公平的事情多选择沉默。另外,许多贫困大学生将读书作为改变其生活的唯一出路,而且自身学业的持续也为家中经济增加了负担,生活的压力与自身过高的期望,使贫困大学生对于挫折或打击的承受能力很差,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使其感到紧张与焦虑。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贫困”二字,按照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一名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业大约需要3~4万元,这对于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支付学生的学费,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而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了贫困大学生直接的压力来源。与此同时,家人也将所有期望全数加注在学生身上,经济上的压力,亲人的期盼,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是负担。
二是家庭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养成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学生家庭致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单亲或者孤儿;二是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人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家中遭遇突然变故,如洪水、疫病、父母突然失业等。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家庭成员在生活中难免表现出抱怨、失望、痛苦等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在家庭经济的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少情感关怀,这也使其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畸形。
三是家庭成员过高的期望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贫困大学生感到困惑甚至是压力。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被冠以“榜样”、“有出息”等头衔或称号,得到众多人的赞许与关注,成为家庭的希望与骄傲,但是来到学校,新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自身变得不再那么优秀,甚至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尤其当遇到竞选失败、成绩不如意、与同学沟通交流不顺畅等困难时,由于家庭及自身过高的定位、期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极易引发悲观失望、甚至是厌世的负面心理。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贫困大学生所处自然环境,如寝室、班级、校园等。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迅速丰富使攀比这一不良风气不断滋长,在高校学生之间,手机型号,服装品牌等,均成为学生攀比、炫富的资本,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困扰,那些名牌衣服、高端电子产品是贫困大学生消费不起的,经济的困窘、虚荣心的作祟使贫困大学生处于矛盾与纠结中;此外,许多贫困学生出身于农村,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学生的眼界、见识、素养、生活习惯等有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会被敏感的贫困大学生迅速捕捉到,一些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的先天的优越感和部分贫困大学生自身性格缺陷相互作用,使得贫困大学生逐渐将自我封闭起来,表现出敏感、孤僻的心理特征。二是社会舆论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90后又被称为“拇指一族”,他们接受的信息多来源于网络,迅速、广泛、良莠不齐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这同时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必定夹杂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如今,网络上“富二代”“官二代”“高富帅”等词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负面的影响,认为这个社会最终追求的即是钱和权,而金钱和权利正是贫困大学生所缺失的,由此,许多贫困大学生将自己定义在社会认知的对立面,自暴自弃。此外,当今社会中依靠父母人脉或者金钱升入好学校、觅得好工作的类似事情的发生,使贫困大学生感觉极大的不公平,而当贫困大学生在类似事情上受挫时,会将这种现状无限放大,认为这个社会所有人和事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公,由此增加了自己的自卑与愤怒心理,严重者甚至厌恶这个社会。endprint
3学生自身认知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相反,许多贫困大学生身上具备常人没有的韧性,肯吃苦,意志坚定,许多贫困大学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自身认知有关。“贫困”这一词汇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这些学生认为生活因为贫困而变得异常艰难,同学的非议,成绩的不理想,就业升学的不如意,全部是因为贫困造成,而不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反,一些人将贫困看作寻常人生活状态,这一境况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扭转,贫困由此成为学生学习及工作的动力。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将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帮助他人而正视自身价值,增强自我认可度。贫困大学生存在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不认可自我,不认可自身生存环境,但是在短期内自身又无法改变这种情况,长时间的处于这种“别扭”的心理状态,导致贫困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组织贫困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支教、帮扶农民工子女等活动,让贫困大学生发掘自身价值,通过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等,找到其人生定位,提升其成功感与自豪感,同时在帮助他人树立信心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信心,改变其自厌、自弃的心理。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并辅助团队疏导方法,使贫困大学生在群体中找到自身价值与共鸣。许多贫困大学生是因为害怕自己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说出一些话语引人笑话而放弃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孤独、自闭的性格特征。通过在大学校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弥补之前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受限、教育资源匮乏造成的兴趣爱好缺失,文化素养低下等问题,使贫困大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擅长的、可持续发展的文体艺术活动,增进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性。同时通过团体疏导的方式,为疏于交友的贫困大学生建立交际活动圈,有着相似经历、相似困惑的人较易找到共同语言,从而更易于建立伙伴关系。同时,也借此使有着积极向上心态的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有消极心理的同学,以改善其人际关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调整、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第三,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及时发掘纠正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普及、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学校以心理咨询教师为主,配合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建立多位一体的心理辅导、监控体系,从多角度影响,改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家庭认知、社会认知,从而建立良好心理状态。建立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交流手段,及时、主动的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及心理变化,弘扬自强自立精神、树立自强自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健全是其日后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保障,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应和其家庭经济情况一样被学校、社会重视与关注。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康的交流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彩芬.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的实现[J].教育论丛,2001(8):173-174.
[2]朱丽芳,谢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75-877.
[3]程美华,王海霞,刘青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2):246-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