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资产评估在环评中的应用前景及建议

2014-06-05高吉喜

环境影响评价 2014年1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资产价值

高吉喜

生态资产评估在环评中的应用前景及建议

高吉喜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评内容,生态资产评估应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使政府决策部门在提出政策和规划时能更多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资产的影响,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辨析了生态资产的相关概念,指出生态资产是具有物质及环境生产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服务和福利的生物或生物衍化实体,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和生态系统;生态资产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实物评估法与价值评估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资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前景和对策建议。

生态资产;评估;应用前景

近年来,生态资产评估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热门话题,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关注,2013年11月12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勇气和决心。生态资产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写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中,因此,生态资产评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评。将生态资产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利于及时掌握生态资产的规模、组成及其时空分布,预防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更大的政治成本与经济代价。

生态资产概念辨析

资产

资产(asset)在词典中被定义为有价值的事物,这里的价值是相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的。在传统经济学中,资产是指可以给人们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有形或无形的财富。通常而言,资产定义包括两个要义: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本企业,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在资产概念中,经济资源观和未来经济利益观是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种定义。

良好的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这一定义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其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学中,资产是由某一特定经济主体所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其表现形式有财产、现金等有形经济价值和债权、权利、证券等无形经济价值。

生态资产

综合各学者对生态资产相关研究,本文认为生态资产是以生物生长繁育为基础,是具有物质及环境生产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服务和福利的生物或生物衍化实体,不仅包括生态系统,同时也包括历史时期以生物形态存在、在当前仍能为人类提供服务和福利的不可再生资源,如化石能源,因此生态资产构成的核心是生态系统和化石能源。其价值表现为自然资源价值、生态服务价值以及生态经济产品价值。一种自然资源即使成为生态资产,但也未必能够变成可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流的生态资本。只有所有者实现自由有偿地转让生态资产,并能为其获得未来的收入流时,生态资产才会成为生态资本。

图1 生态资产构成图

生态资产构成要素及价值

自然资源价值

自然资源价值从生态资产概念出发划分为化石能源资源价值、生态系统中木材资源价值和种质资源价值等。化石能源资源的价值主要是指其经济价值,即化石能源资源作为物质的供应者和人类活动的承载者,在促进人类社会繁荣方面所具有的价值,是自然资源价值构成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和价值转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资源能够供给人类物质和能量,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所需,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并在国家收入账户中直接反映出来。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资产中生态系统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等,其价值表现为直接自然资源价值和间接服务功能。直接的自然资源价值即生态系统生产可供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如木材、药材、建材、粮食等。间接服务功能指支撑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功能,即生态服务功能。一般而言,这类功能往往具有公益性,其产品大多是隐形的、不可见的,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空气净化、生产有机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游憩以及提供科研、文化社会价值等。因此,这种功能多表现为间接价值。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价值虽不表现在国家的核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

生态经济产品价值

生态资产的生产功能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有机物质合成、生产与传送功能,即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第一性生产(初级生产)与动物的第二性生产(次级生产)的有机结合,将太阳能转换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及其产品,如粮食、肉类、皮毛、能源等。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各类生态系统每年为人类提供粮食约1.8亿t,肉类约0.6亿t。此外,生态系统还为人类提供了木材、纤维、橡胶、医药资源,以及其他工业原料。生态系统还是重要的能源来源,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5 %的能源取自于自然生态系统,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取自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源比例则高达40 %左右。这些为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原材料、药品等,可以被人们占有并可进入市场交易从而实现经济价值的产品,称为生态经济产品。

生态资产评估方法

生态资产评估主要包括实物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生态资产的不同存在形式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如煤炭的单位以t计量,木材的单位以m3计量,草地、林地、耕地以面积的单位以hm2计量等。实物评估法主要按照常规的各项生态资产计量单位评估同种生态资产的占有量、消费量、流转量的变化,实物评估法的方法和过程较简单,容易被普通公众理解和掌握,但只能评估同种生态资产量不同时间段变化及空间流转量变化,对不同类型生态资产,即计量单位不统一的生态资产无法评估。

生态资产的货币价值计量包括自然资产价值的估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可以商品化或市场化的自然资产,可以用一般商品的定价方法,如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等进行估算;而生态系统服务因难以商品化或者市场化,成为目前生态资产估价中的难点。虽然,现有的估价方法从总体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的层次上做出区分,但由于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之间存在价值重叠,将它们完全分开还很困难。因此,目前所说的生态资产估价实际上是指对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两部分价值的估算。依据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产的市场发育程度,现存的生态资产的货币价值计量方法大致可以归为3个大类: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

表1 生态资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

以上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见表1),其中资源计量法用于评估生态资产实际存(储)量值变化,过程较简单且易被理解,但难以对不同类型生态资产进行对比分析,无法反映同一类型生态资产质量差异;能值分析法可比较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层次上的物质或非物质性能量,但可能存在重复和遗漏数据,准确度有待提高;货币价值法所评估生态资产价值量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直观的对比,但由于受到当年可比价格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实际评价结果常出现较大偏差。

生态资产评估纳入环评的前景和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也进一步说明了自然资源资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评估业务会快速增加,生态资产评估作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成为考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生态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并不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尚未明晰,相关生态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才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培养,相关法律法规等保障措施亟待构建,因此将生态资产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必将顺应时代潮流,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其应用前景光明,在此提出将生态资产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如下相关建议。

构建评估核算体系

统一生态资产概念,规范生态资产分类标准,构建生态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生态资产遥感测量的精度,提高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使不同部门生态资产相关统计数据标准划分一致,提高生态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组建资产评估机构

成立生态资产评估机构,为生态资产技术机构的建立提供技术服务,为全面开展生态资产核算打下基础。生态资产评估部职责包括深入研究制定及修正生态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资产评估领域人员持证上岗及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全国环境影响评估机构的生态资产评估业务指导工作等。

明晰生态资产产权

生态资产的合理保护与生态资产资本化的前提是需要明晰生态资产产权。生态资产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强制执行,促使生态资产进一步明晰其产权,并建立明确的私人使用权,才能使使用者支付合理的市场价值,进而使生态资产使用后得到合理补偿,实现永续利用。

开展生态资产核算

1972年,美国国家自然资源调查局开始从事国家生态资产调查和评估,其采用野外抽样调查统计的方法,对国家生态资产进行调查和评估,以5年为周期对外发布。这极大促进了美国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通过开展生态资产核算,也有望促进中国制定适于生态资产评估的、较完整的土地覆盖分类标准与规范,以及可供产业化操作的软硬件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评估人才培养

建立人才培养和后续培训机制,完善评估机构,加强生态资产监管。按照生态资产评估程序的要求,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生态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加深对生态资产评估准则的理解,切实提高生态资产评估效率。更新和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现行各种有关规定和实务标准,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增强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与市场手段并施,加强生态资产利用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而优化资源管理。参考美国联邦资源管理和利用体系,制定严格的法律,加强生态资产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如美国1989年6月通过了资源环境核算法律,要求美国国务卿、财政部部长、国际开发署推进资源核算;要求美国联邦资源进入市场要经过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估、司法审查和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生态资产评估,为资源管理的优化提供支撑。

高吉喜,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资产价值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