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2014-06-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胆源胆总管胰腺炎

翟 勇

(敦化市医院普通外科,吉林 敦化 133700)

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翟 勇

(敦化市医院普通外科,吉林 敦化 13370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腹腔囊肿,占1.7%,1例患者出现腹腔残余,占1.7%,治愈54例,痊愈率为90%,死亡4例,占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腹腔囊肿,占5%,5例患者出现腹腔残余,占8.3%,痊愈37例,痊愈率为61.7%,死亡15例,占25%。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胆道疾病造成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在胰腺炎发病总数中大约占15%~50%,患者发病后的病死率也高达20%~35%。发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结石,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以非手术和延期手术为主,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我院收治12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例病例均为我院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24~83岁。临床特点:52例为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68例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胃肠减压、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一直胰腺分泌及适度静脉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8 h~1周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患者入院后48 h因为病情产生急剧变化,转为手术治疗,20例患者在48~72 h内进行手术治疗,18例患者在72 h~1周后进行手术治疗。实施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8例,并给予T型管引流。22例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局部水肿,给予胰腺被膜切开松解术,同时于术后腹腔留置多条引流管引流。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保守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常规处理,例如禁食、抑制胰液分泌和胃肠减压等,还需要每天进行乙酰胆碱阻断药物肌注。另外,针对部分患者,为了实现解痉的治疗目的,可应用硫酸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和住院情况,对比患者出现胰腺囊肿、腹腔残余脓肿和住院时间等指标。

1.3 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状和住院情况,如表1,可知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状和住院情况

3 讨 论

3.1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目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普遍认为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即使患者是重症胰腺炎,也应进行延期手术治疗,等患者急性炎症得到控制或者全身情况稳定之后进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或者胆囊切除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如果不能根本治愈患者,在6~8周内大约会有20%~60%的患者病情复发[2]。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在等待病情稳定之后开始手术的时候,造成病情加重现象,甚至会发展为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所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只重视非手术治疗和延期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或者患者死亡等现象。

3.2 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应用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需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变换和患者的具体特点,结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灵活掌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变早期非手术治疗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急性炎症对器官和组织的损害,避免在患者处于高危险期时进行手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3]。但是,应用这种治疗方法的同时,会造成一些患者丧失手术机会。而部分患者可能会通过早期及时手术干预,致使病情出现逆转的患者失去良好转归的时机,还延长了患者的病程,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最大程度避免在患者处于高危险期的时候进行手术。如患者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出现反复现象,应争取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快慢和病情危重程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只应用非手术治疗或者延期手术治疗,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

3.3 应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如果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于轻型,必须进行胆囊切除术;如患者胆总管增宽或者存在胆管结石,应进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胰腺炎症出现明显的体积增大,或者有胰腺体积增大、胰周有渗出坏死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应用胰包膜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反复冲洗腹腔,再进行灌注,实现胆总管、空肠和胃造口术。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来看,对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可有效恢复患者胰管胰液和胆道排除的通畅性,解除病因,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一项有效措施[4]。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进行ICU强化治疗的36~72 h中,如患者皮肤、胆红素和巩膜黄染明显上升;CT示胰腺坏死有液化;胃肠减压无胆汁性伟业;B超示胆总管直径无明显改善,胆囊体积大等,说明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无效,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4 关于ERCP+EST+ENBD或者开腹手术的时机和指征:无论患者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还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如果结石比较大,在进过短暂的观察之后,患者病情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或者患者病情出现加重趋势,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胆道引流[5]。另外,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开腹手术和ERCP+EST+ENBD都是可行的方法。而后者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一项首选方法。在急性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引流胆汁和胰液,而不是取尽结石。所以,在对患者进行ENBD手术治疗的时候,不必一定取尽结石。

综上所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实现了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促进了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 闺坤.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新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8(4):124-125.

[2] 卢小冬.胆源性胰腺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6):527.

[3] 刘四清,王文鸽,曹立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8例[J].陕西中医,2008,29(9):132-133.

[4] 陈先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05例手术时机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8,37(4):333-334.

[5]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7.

R657.5+<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0100-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35-00100-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0100-02

猜你喜欢

胆源胆总管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
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