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6-05梁晓晴潘小兰陈丽斐林小峯杨光婵连丽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血液病常规质量

梁晓晴 潘小兰 陈丽斐 林小峯 杨光婵 连丽玲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护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梁晓晴 潘小兰 陈丽斐 林小峯 杨光婵 连丽玲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血液病患者8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晚期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液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的延长了血液病患者的生存期,因此,提高患者带病生存期间的生存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1]。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4周的晚期血液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4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4周的晚期血液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白血病36例,慢性白血病l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男51例,女35例。根据患者住院号的尾号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共41例,16~72岁,平均(46.46± 14.61)岁;双号为干预组,共45例,12~68岁,平均(45.46±16.45)岁。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经费等方面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同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依据本组患者年龄、职业、认知需求、文化程度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由专职护士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②心理干预,由专门的护士实施心理干预,通过和患者沟通,主动关心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定期与患者交流,每天不少于30 min;③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以建立心情轻松状态,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方法及是否存在合并疾病等制定个体化的锻炼方案 (体能尚可、活动方便者在走廊、阳台活动,行动不便者在床边或床上活动四肢或四肢被动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15 min);④饮食干预,依据患者喜好,征询患者同意后,为患者定制营养丰富的中晚餐,并由我科营养师制定菜谱,尽量在不影响患者口味,体现出护理服务人性化特点。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①生存质量评估: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其中躯体、心理、社会人际方面项目依次为7个、3个和2个。每项计1~5分,5分满分,总分60分,生活质量差:<30分;一般:3l~40分;较好:41~50分;良好:51~60分; 2组干预前后各做一次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②评估方法及时间:制定质量调查表,并依据患者主观意见由家属进行填写;调查时间分别为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项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注:两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P<0.0l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及临床治愈率均明显提高,但患者仍因面临死亡威胁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发现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侥幸,确认期患者以恐惧、怀疑与否认、愤怒与沮丧、认可与依赖,严重者容易出现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

本研究行为、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QOL评分总分、疼痛、食欲、睡眠及对治疗态度、家庭的配合情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治疗不良反应方面的改善好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在改善晚期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这说明内科治疗与护理干预的密切配合对于改善晚期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使患者在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前了解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处理方法,并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引导教患者学会减轻不适的方法,进而缓解患者生理上的痛苦[2];与此同时再配合饮食干预,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进而达到生存质量的全面改善。

[1] 邵琰.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病科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16-17.

R473.73

B

1671-8194(2014)28-0333-01

猜你喜欢

血液病常规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常规之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