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洗胃用于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

2014-06-05肖冬英谢家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补液胃管黄疸

肖冬英 谢家洪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600)

观察洗胃用于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

肖冬英 谢家洪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600)

目的研究临床上使用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洗胃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炎或补液或者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再呕吐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洗胃来治疗新生儿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具有临床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的特点。

洗胃;新生儿;呕吐

临床上新生儿呕吐的症状十分常见,通常表现为新生儿在出生之后的24 h内出黄色或咖啡色的黏液。常见原因是新生儿在母体子宫内或分娩时吞咽以及吸入大量母血、羊水或者母体阴道分泌物等,导致新生儿的胃黏膜受到刺激,由此引发咽下综合征。临床上治疗呕吐一般采用洗胃,但洗胃对新生儿具有危险性,处理不当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并且加重新生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洗胃的具体操作中要求更高、更细致[1]。我院临床实践中长期使用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3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00例,被调查对象出现主要症状为呕吐,并且全部经诊断确诊为与内科疾病相关的呕吐,均排除外科疾病原因。100例呕吐患儿的基本情况:10例过期产儿,45例早产儿,40例足月儿;55例顺产,45例剖宫产;30例羊水污染,30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胎膜早破,15例出血症,15例原因不明;体质量在2.43~3.79 kg,平均体质量2.83 kg;年龄在0.5~24 h,平均年龄10.23 h;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新生儿;确保两组在质量、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不影响统计结果。

1.2 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进行止血、补液或抗炎等基础的治疗,2 h后观察情况,无呕吐则可以进食。实验组进行彻底洗胃治疗,让患儿保持左侧卧,护士轻抚头部保持患儿清醒,测量发际至正中的长度,通常长度在14~18 cm,保持患儿头部后仰并且使用石蜡油润滑胃管,插入胃部,由护士或者家属托住患儿的肩颈,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气管。同时时刻观察患儿反应,如果出现脸色发青、呛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插管;如果抽到胃液,可注入空气;胃部听诊可以检验胃管在胃内是否固定,当听到气过水声时证明胃管已固定。特别要注意插管深浅,插管太深使得胃管弯曲,从而影响洗胃的质量;插管太浅会引发呕吐症状,确认胃管固定后,注入预热的生理盐水,反复灌洗3~5次,至液体透明澄清,洗胃结束保持患儿右侧卧位,便于胃内溶液流出,然后进行补液(输入3 mL的5%葡萄糖液),治疗后2 h内为观察期,如果还发现呕吐症状则需再次洗胃,直至无呕吐现象才能进食[2]。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每天早上洗澡,并且使用MINOLTAJM-102型黄疸监测仪在额头同一部位进行黄疸指数皮测,当患儿黄痘指数<22为正常,>22为异常,连续5 d检测并记录情况。

1.3 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儿呕吐的再次发生以及黄疸指数情况。显效:治疗3 d后,呕吐症状消失,基本无呕吐,吸奶量好,体质量每天增加10~15 g;有效:治疗5 d后,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次数明显减少,吸奶量正常,体质量每天增加10~15 g;无效:治疗5 d后,呕吐症状没有改善、呕吐次数变化不大,吸奶量差,并且伴有明显的胃潴留症状,而患儿体质量不增长或增长过慢;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检测两组实验数据,录入系统进行分析得出:计量资料使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间患儿呕吐再次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两组间黄疸发生率差异明显,统计数据均具有研究价值。从表1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洗胃治疗呕吐,只有2例患儿在12 h内再次发生呕吐症状,其余在9 h内都停止了呕吐,有效率达到96.00%;而对照组使用止血、补液或者抗炎等进行治疗,11例治疗无效,有效率78.00%。与实验组相比,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呕吐疗效对比

3 讨 论

呕吐中枢位于延髓第四脑室基底部,来自胃肠道病变部位和其他脏器的传入冲动刺激了呕吐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胃、膈肌、腹肌、咽、腭以及会厌等一系列的共济运动,形成了呕吐动作。新生儿呕吐是一种常见现象,引发原因很多,频繁呕吐可使胃酸大量丢失,导致患儿体质量下降过多,超过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的范围,会严重影响新生儿正常发育[3]。由于呕吐中枢在解剖位置上,与呼吸中枢、自主神经中枢、涎核及前庭核邻近,在呕吐前及呕吐时常可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多涎、脉搏和呼吸频率改变等现象。

约40%的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发生呕吐症状,特别是早产儿呕吐发生率更高。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出生时吞咽母体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刺激到胃黏膜,具体症状表现为非喷射性呕吐;喂养方式错误,具体症状表现为呕吐奶块或者奶液,导致胃酸大幅减少,减弱患儿消化道杀菌能力,增加染病风险,同时抑制了患儿的消化能力,导致患儿食欲下降,直接阻碍患儿体质量增长;因此,要时刻关注新生儿呕吐并且进行及时治疗,否则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一般来说,新生儿口服药物,容易阻塞呼吸道;肌内注射也不实际,不仅吸收效果差,而且对新生儿难以实现;因此洗胃成为临床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4]。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在这里研究的是生理性黄疸,这是一种属正常现象,一般每隔2~3 d会出现1次,4~5 d是高峰期,1~2周症状则会消退;如不及时治疗,胆红素增加会影响其中枢神经,阻碍新生儿的脑部发育。

我院前期只采用静脉补液或者禁食来治疗新生儿的非病理性呕吐,经常因为静脉补液不足,导致患儿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难以排空胃内溶液,可导致再次发生呕吐,加重患儿黄疸指数。而洗胃治疗能够彻底排空胃内容物,从而保护胃黏膜,降低呕吐发生率,促进新生儿肠蠕动,由此减少胆红素的吸收,降低黄疸发生率[5]。

洗胃时应该注意:尽早进行插管,控制患儿的进食时间;洗胃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做到动作轻柔,提前润滑胃管,尽可能避免刺激喉上神经;提前预热生理盐水,防止液体温度过低刺激胃黏膜;洗胃时要观察灌洗液的颜色变化,随着根据颜色来判断洗胃进程。

总之,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能够有效提高其消化能力,增加患儿吸奶量,保证患儿体质量正常增长,同时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陶芳.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8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77-178.

[2] 童建明,易频,刘艳晨,等.2%碳酸氢钠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48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20):150-151.

[3] 黄光吉,何素梅.早期洗胃联合蒙脱石散预防羊水粪染新生儿呕吐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492-493.

[4] 凌扬芳.尽早洗胃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46-47.

[5] 张菊明,姚新美.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72.

R725

B

1671-8194(2014)28-0228-02

猜你喜欢

补液胃管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