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剖宫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4-06-05祝荣才牟淑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指征助产剖宫产

祝荣才 牟淑双

(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局,辽宁 阜新 123000)

浅谈剖宫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祝荣才 牟淑双

(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局,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通过对阜新市5年来的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查查阅历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表了解剖宫产变化趋势和抽调病例对剖宫产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阜新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5年波动在70%左右。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来看,主要是社会因素占49%,其次是病理因素占41%,再次为医源性因素占10%。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制定鼓励自然分娩的措施,全社会要营造自然分娩的浓厚氛围;卫生行政部门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医务人员需提高助产技术质量;健康教育关口前移,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培训,克服产妇对自然分娩的畏惧思想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剖宫产是处理产科高危妊娠的手段,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安全。但是做为一种手术,它对母儿远近期损伤及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不容忽视。随着社会发展、医学进步,人们的观念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使剖宫产率逐年提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医患双方问题以及经济问题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1]。现从导致剖宫产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探讨对策,降低剖宫产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阜新市2009年~2013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及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剖宫产病历分析汇总情况等资料。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剖宫产相关因素。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主要分为:①社会因素:年轻产妇缺乏自然分娩的信心、惧怕分娩疼痛,担心自身和新生儿健康受损,受迷信思想影响择良辰吉分娩等[2];②病理因素: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骨盆狭窄等;③医源性因素: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产妇及家属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法律相对滞后医师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2009年~2013年我市住院分娩产妇数为57410例,其中剖宫产数为41263例,占分娩总数的71.87%。孕周35~40周,孕妇年龄21~42岁。初产妇32185例,占78%。城市户籍28884例,占70%;农村产妇9903例,占24%;外地户籍2476例,占6%。

2.2 剖宫产率的变化:见表1。目前全球剖宫产率的差别很大,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开始努力将剖宫产降到合理水平,瑞典、荷兰等国家的剖宫产率目前均在15%,而我国的剖产率从90年代起呈快速上升均势,平均剖宫产率为46.2%,很多地区剖宫产率现已达50%~60%[3],阜新也不例外,已达70%,远远超过WHO建议的10%~15%,提示控制剖宫产率势在必行。

表1 各年份剖宫产率的比较

2.3 剖宫产术各项指征构成:见表2。

表2 剖宫产术指征构成

3 讨 论

从以上回顾性资料可以看出,2009年~2013年我市的剖宫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社会因素和病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其原因有科学进步的一面,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现就各因素进行逐一讨论。

3.1 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目前,大多数人对分娩的要求已由保证母婴安全转为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孩子的“质量”问题,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影响着分娩方式方法的合理选择。①产妇因素:对自然分娩的误解是剖宫产率升高的内在因素。当代年轻母亲们惧怕疼痛,在产程已发动,不存在已确定的任何危险因素,完全可以经阴道分娩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忍受分娩的阵痛,家属不愿意等待,坚决要剖宫产,甚至误认为剖宫产比经阴道分娩更安全,更快更简单,部分产妇因怕影响日后身材、侧切术后遗留瘢痕、担心阴道分娩使产道松弛,影响性生活和谐等而选择剖宫产。她们真正对剖宫产相关风险的有效知情是非常差的。②优生优育是每个产妇及家属的愿望,他们不愿意让胎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丝毫的产伤风险,有的还认为剖宫产的孩子更聪明,更有人存在迷信思想进行择期剖宫产,在孩子出生日期上作文章,这也促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出现新生儿肺炎、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危险性相对增高,剖宫产的孩子免疫力相对较差。

3.2 病理性因素:导致剖宫产的病理因素可分为胎儿因素和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包括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等;母体因素包括妊娠并发症、瘢痕子宫等。①胎儿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巨大儿的分娩率较前明显增加,增加了阴道分娩的风险(如肩难产),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如超声波),可提前提示一些自然分娩的风险,如臀位、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等均可在产前诊断,手术分娩避免了以往一些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致使剖宫产范围扩大,剖宫产率随之升高。胎儿因素致剖宫产占病理因素的近40%。②母体因素:妊娠合并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等妊娠合并症,其分娩中承担的风险较大,已成为剖宫产常规。对于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大多数也选择了剖宫产,这部分因素占病理因素的20%左右。

3.3 医源性因素:①由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妇及家属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律相对滞后医师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医患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等医源因素而导致剖宫产率也呈上升势头。由于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给医师带来很多困扰,以及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实施,医师在产妇入院时根据实际需向其交待阴道试产的利弊,使许多产妇因顾虑试产失败还需行剖宫产术,于是就直接选择一“剖”了之。②由于医师责任心的淡化,“医者仁术”职业道德的缺失,甚至有些医师由于剖宫产手术技术熟练,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免去了医护人员长时间观察产程的辛苦与麻烦。在没有进入活跃期前,过早确认试产失败,从而选择剖宫产。同时,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的费用较高,能给医疗机构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助产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要孕妇提出剖宫产要求,医务人员自然会满足。还有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职能缺位,也是促使剖宫产率上升因素之一。

4 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完善各项制度、将其纳入孕产期保健质量评价的考核指标和年末考核重要内容等有效措施和办法,通过2~3年时间,使我市剖宫产率以每年至少降低5%~10%,力争将我市剖宫产率控制在省标范围之内。

4.1 加强健康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疏导产妇畏惧自然分娩思想。将自然分娩的好处宣传贯穿于孕妇系统化管理当中,采取在婚检、孕前检查和孕期保健门诊、产科门诊开展健康讲座与咨询、孕妇学校、发放宣传资料及科学指导育儿、指导孕期营养,合理膳食,防止分娩巨大儿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存在的风险。同时孕妇在待产时,通过录像、医务人员讲解,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使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妊娠分娩的生理过程,使广大孕妇能够直观了解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利害关系,引导孕妇和家属转变观念,在生理状况允许情况下,自愿接受自然分娩。大力营造降低剖宫产率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避免趋利和减少避责行为的剖宫产。

4.2 完善制度,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把剖宫产率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完善相关的医疗制度,制定出评价标准,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并实行产科主任审核制。定期对剖宫产病历及待产病历进行分析讨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总结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4.3 强化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能。一是严格准入,加强资质审查。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准入管理,规范我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行为,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剖宫产约谈和督导制度,组织产科专家对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的剖宫产率及指征进行检查评审,重点对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进行核查,对不具备条件和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剖宫产手术的机构和个人,要依法依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不认真遵循剖宫产手术指征、以趋利和避责为目的而盲目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要责令其限其整改,直至取消其助产机构资格。三是量化工作指标,并将剖宫产控制率纳入年度妇幼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即2014年三级助产机构剖宫产率要控制在60%以内,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剖宫产率要控制在40%以内,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不得开展剖宫产手术项目。2015年三级助产技术机构剖宫产率要控制在50%以内,二级助产技术机构要控制在30%以内,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不得开展剖宫产项目。四是结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对助产机构剖宫产手术实行限价收费,避免一些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滥用剖宫产技术的现象发生。探索在医保政策支持下,提高对自然分娩产妇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五是各助产机构要建立剖宫产的逐级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剖宫产率及其指征构成并进行控制。对剖宫产率达不到控制指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4.4 转变服务观念,改变产科服务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服务模式,开展导乐服务、推广无痛分娩技术等帮助产妇顺产,吸引更多的孕妇选择顺产,提高自然分娩率。

4.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质量。通过业务学习、内部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改善产科医务人员理论知识体系,全面提高正常产程与异常产程的观察判断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不定期组织产科医务人员开展剖宫产知识专题讨论,确保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总之,剖宫产中人是一种助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但必竟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且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危险性有所增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1] 陈美意,杨春慧.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34.

[2] 陈金芝,李淑敏.天津宁河县近5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00.

[3] 韩欢,秦敏.上海市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080.

[4] 张秀红,李琳.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镇痛在分娩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96.

[5]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16(5):259.

R719.8

B

1671-8194(2014)28-0195-02

猜你喜欢

指征助产剖宫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无剖宫产指征孕妇行剖宫产相关原因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