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2014-06-05杜丽
杜 丽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3)
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杜 丽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研究探索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25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其社会支持情况、人格特征以及产后抑郁程度,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产后抑郁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社会支持与正常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抑郁组与正常组在工作、社交以及正性事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方面、负性事件以及生活实践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以及生活事件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心理特征;社会支持;产后抑郁
近年来,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1],其不仅为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严重危害到婴幼儿的治理以及发育,因此,深入研究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本院接诊的25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25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6±2.2)岁,产妇文化程度:硕士以上4例(1.56%),本科49例(19.14%),大专68例(26.56%),中专72例(28.13%),高中22例(8.60%),初中以下41例(16.02%)。
1.2 方法:①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表筛选产后抑郁者[2],共10条,其中总分≥12分者为产后抑郁症患者;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山腹人格特征,其中分为神经质、内外倾向性、精神质以及掩饰4个部分,包括共88项;③采用社会支持评定表,其中包括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以及利用度;④采用生活事件量,其中包括负性事件分,正性事件分,家庭、工作、社交以及生活实践。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筛选,本调查对象中产后抑郁者80例,正常者176例。
2.1 两组产妇人格特征的对比:在神经质、内外倾、精神质、掩饰性等方面,抑郁组产妇与正常组产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人格特征的对比
2.2 两组产妇社会支持情况的对比:在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以及利用度方面,抑郁组产妇与正常组产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社会支持情况的对比
2.3 两组产妇生活事件情况的对比:在工作、社交以及正性事件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方面、负性事件以及生活实践总分方面抑郁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生活事件情况的对比
3 讨 论
多方研究证实[3],产后抑郁症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遗传、生物学以及心理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以及的重要因素。人格是建立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格不同处理外界事的态度与方式也不同。本组调查结果表明,产后抑郁组的神经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产后抑郁组的内外向倾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由此可见,产后抑郁妇女更易紧张、焦虑,性格上以离群、内向、悲观为主要表现,此结论与徐慧蓉[4]、吴问兰等人所得结论一致。
在一些情况下,缺乏社会支持,也会导致产妇发生情绪障碍以及心理活动紊乱。本组实验中,抑郁产妇组在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以及利用度方面,均与正常组产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之外,生活事件也为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导因素。本组实验中,两组产妇在工作、社交以及正性事件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方面、负性事件以及生活实践总分方面抑郁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产妇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以及生活事件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对性格内向、神经质倾向明显的孕妇进行教育、指导等干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1] 马琳,郭丽.产后抑郁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1(8):49-51.
[2] 仇剑蓥,王祖承,谢斌,等.产后抑郁的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27(1):26-28.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12:40-186.
[4] 徐慧蓉,吴问兰.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6(3):161-163.
R395.6
B
1671-8194(2014)28-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