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后改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06-05郦文琴
郦文琴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胰岛素泵后改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郦文琴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后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随机分配至A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B组(预混门冬胰岛素30),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比较3个月后两组血糖、HbA1c、血脂、C肽和低血糖发生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C肽水平升高(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两组相似。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改为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都能尽快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2型糖尿病;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
EDIC/DCCT研究发现,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强烈提示患者尽早血糖控制达标的必要性。临床上最优选的强化治疗方案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ISS),但其费用昂贵,长期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为那些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达标,血脂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短时间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使血糖快速达标后改为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基础+餐时) 或门冬胰岛素30,每天3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二组患者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2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3.73±10.23)岁。排除标准:①有严重急慢性并发症。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④1型糖尿病。
1.2 方法:患者入院初予馒头餐测定0,120 min的C肽(FCP、2hCP),血糖,并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质量等,并给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装入胰岛素泵(韩国丹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控制血糖,全天开始用量按0.5 U/(kg•d)计算,基础释放量为每天胰岛素总量的1/2,剩下1/2分在三餐前大剂量,根据空腹血糖调整基础率,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大剂量,使血糖在3~7 d内达到良好控制,并用悦优血糖仪2型(鱼跃公司生产)测定7点血糖(三餐前、后2 h、睡前),个别患者根据需要加测凌晨3:00血糖,以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PBG)<10.0 mmol/L为血糖控制标准,低血糖为血糖<3.9 mmol/L或出现低血糖反应。达标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公司生产)每天4次(3次餐前+1次基础),B组24例,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诺德公司公司生产)每天3次;疗程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宣教,进行饮食控制和相关运动,3个月期间不加任何促泌剂,根据病情需要加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降血糖,出院后嘱患者做好毛细血糖监测。每1~2周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3个月后重新做上述检查。治疗期间要求患者记录低血糖事件。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tata 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BG、HbA1c、TC、TG、LDL-C、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BMI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胰岛素剂量:根据空腹及餐前血糖要求,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3个月后A组和B组所需胰岛素平均剂量分别为(29±6)IU和(31± 6)IU,A组剂量略低于B组,但两组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低血糖和其他不良事件:A组共记录低血糖事件8次,B组记录低血糖事件6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均为轻微低血糖,经进食后缓解。
3 讨 论
2型糖尿病病变的中心环节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在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不可逆的胰岛β细胞损伤及胰岛素抵抗[2]。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早期实施强化治疗,有利于减少糖毒性,逆转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泵是目前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手段,可尽快使血糖达标,消除高糖毒性,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尽快恢复,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但由于胰岛素泵价格昂贵,操作较复杂,患者依从性较差,难以在基层医院及所有患者中普及,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临床上多用于短期控制血糖,血糖稳定后改用其他治疗方案以维持疗效。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后1~2 h起效,其药物动力学曲线平稳,作用时间可持续长达24 h,没有明显峰值,符合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赖脯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故吸收快,作用时间快,达峰时间早,可以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联合两种胰岛素采用餐时+基础每天4次胰岛素注射,达到模拟胰岛素泵的分泌模式。门冬胰岛素30含有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餐前即刻注射双相门冬胰岛素,便可获得基础和餐时量胰岛素的供给,具有起效快,峰值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研究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相结合,先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使血糖快速达标,解除高糖毒性后,根据胰岛素泵中胰岛素剂量合理制定A组或B组患者胰岛素注射剂量[3]。本文研究表明,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功能均得到很好的改善,HbA1c水平也明显下降,表明在血糖达标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降低糖毒性,有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两组患者无明显体质量增加,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因此,对于血糖水平较高、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先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血糖达标后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和依从性酌情选择A组或B组胰岛素注射方案,都能达到长期平稳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1] The EDIC/DCCT Group[J].JAMA,2002;287(19):2563-2569.
[2]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16. Overview of 6 years therapy of type Ⅱ diabetes: a progressive disease.U.K.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J].Diabetes,1995,44(11):1249-1258.
[3] Rosenstock J,Davies M,Home PD,et al.A randomized,52-week,treat-to-target trial comparing insulin detemir with insulin glargine when administered as add-on to glucose-lowering drugs in insulin-naiv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s[J].Diabetologia,2008, 51(3):408-416.
R587.1
B
1671-8194(2014)34-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