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环形电切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2014-06-05王会平
王会平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400)
宫颈上皮内瘤变环形电切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王会平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40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环形电切术(LEEP)后随访中联合检测鳞状上皮癌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对预测CIN癌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LEEP患者于术后随访中联合检测SCC、TPA、CA-125和CK-19,并行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癌变的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70例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癌变27例。SCC、TPA、CA-125和CK-19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即检出率)、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学检查检出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CC、TPA、CA-125和CK-19联合检测可较为敏感地预测CIN患者LEEP术后癌变。
肿瘤标志物;宫颈上皮内瘤变;环形电切术;癌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目前常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但LEEP术后仍有癌变可能,故需随访监测。本研究旨在探讨LEEP术后随访中联合检测鳞状上皮癌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对预测CIN发生癌变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LEEP手术并进行术后门诊随访(至少接受2次随访)的170例CIN患者,年龄34~53岁,平均(41.57±8.17)岁;所有患者均术后病理学活检确立诊断。
1.2 方法
1.2.1 随访与CIN癌变的确诊:所有对象均在术后6个月进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除进行体检,检测血清SCC、TPA、CA-125、CK-19等四种肿瘤标志物,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活检。CIN癌变的确诊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
1.2.2 肿瘤标志物检测: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提取血清,置-20 ℃保存备用。各肿瘤标志物均应用ELISA法进行检测,所用2005ST-360酶标比色仪及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3 研究指标: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判定SCC、TPA、CA-125、CK-19检测结果的真假阳性和真假阴性,并将四项检测结果联合分析,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凡是其中一项阳性即认为联合检测阳性,四项检测均为阴性认为联合检测阴性,计算联合检测的相应指标),且与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比较。
1.2.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170例CIN患者中癌变27例,癌变率15.88%,均由病理学活检证实。SCC、TPA、CA-125、CK-19联合检测与病理学活检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均>0.05),见表1。
表1 170例CIN患者SCC、TPA、CA-125、CK-19联合检测与病理学活检结果及比较(%)
3 讨 论
CIN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包括CINⅠ~Ⅲ级及原位癌,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其中未经治疗的高度CIN病变可能发展为浸润癌,因此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CIN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流行的LEEP手术是一种诊断与治疗同步完成的医疗模式,是当今国内外诊治高级别CIN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但LEEP术后仍有复发或癌变的可能,所以术后定期随访必不可少。研究表明SCC、TPA、CA-125、CK-19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尤其在CIN随访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3]。
本研究结果显示SCC、TPA、CA-125、CK-19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接近于病理学活检,能够较为敏感地预测CIN患者LEEP术后癌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非侵入性随访组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因此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需要适当选择检测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寻求最佳组合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将数种肿瘤标志物按一定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测,起到优势互补作用,有效地提高其敏感度和特异度。
[1] 钱德英.重视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497-498.
[2] 回允中主译.女性生殖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37-191.
[3] 雷君,张彤,谌宏鸣.5种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检测中的信息提示和临床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2):165-167.
R737.33
B
1671-8194(2014)34-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