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m自由泳训练对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50 m成绩的影响
2014-06-05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水上运动学校汤崇玮
●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水上运动学校 汤崇玮
800 m自由泳训练对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50 m成绩的影响
●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水上运动学校 汤崇玮
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训练是实现我国奥运战略、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游泳运动特点、少儿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及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培养的一般规律而言,发展和提高有氧耐力是游泳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表明,有氧耐力是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基础。换句话说,无氧运动能力的训练及提高必须建立在有氧能力的基础上。
目前,游泳训练一般采用较长距离、中低强度的练习方式,主要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对长距离项目运动成绩影响较大;而采用较短距离、较高强度的练习方式,主要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对短距离项目运动成绩影响较大。根据有氧耐力训练对无氧能力的影响,通过在低年龄组游泳训练中进行有氧训练,探讨其对短距离项目成绩存在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水上运动学校游泳队F组、E组男女游泳运动员各1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和查阅相关书籍,搜集、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 实验法
将20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间为2012年12月—2013年3月,共4个月。实验期间,所有运动员每周进行6次水上训练课,每次课90~120 min。其中,3次为实验课,实验方法和练习内容如表1所示。
实验指标:“50 m自由泳成绩”,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测定;“50 m中25 m的分段成绩”,实验前后各测定一次;“50 m游后的即刻心率及30 s后的心率恢复百分比”,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测定。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数据,按照统计学的要求进行统计,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检验。
表1 实验课练习内容及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游泳训练的方法众多,手段不一,但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同时,运动成绩也是反映和判断训练效果的最客观、最有效指标之一。为探索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和有氧能力的提高对50 m成绩的影响,首先对2组运动员实验前后50 m自由泳成绩进行测定和统计。
表2 实验前后2组运动员50 m自由泳分段成绩均值统计 s
统计显示,2组运动员实验后的50 m自由泳成绩均比实验前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运动员的50 m平均成绩由实验前的36.4 s提高到34.2 s,提高了2.2 s(6%);对照组由实验前的36 s提高到35.2 s,提高了0.8 s(2.2%)。实验组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5)。
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为进一步了解实验组运动员50 m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的原因,本文对实验前后2组运动员游进时的前25 m和后25 m分段成绩进行测定与统计(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运动员前后25 m的速度差由实验前的2.8 s缩小至实验后的1.8 s,缩小幅度为1 s。对照组的缩小幅度(0.2 s)明显小于实验组。前后程的速度差主要反映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能力,也就是说,通过800 m训练,实验组运动员有氧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能力提高了,这是其50 m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运动成绩外,实验中还通过即刻心率与30 s后的恢复心率,观察2组运动员不同练习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反映,无论是组内实验前后的比较,还是2组之间实验前后的比较,运动员的心率恢复虽都有所提高,但t检验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了低年龄组运动员进行系统的800 m训练对其50 m成绩的提高能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且提高主要表现在后程25 m的能力增强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50 m属于短距离项目。在国际或国内游泳比赛中,几乎所有运动员都一冲到底,不存在前后程速度差的问题。但是,在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中,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依然存在前快后慢的现象,即速度耐力或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低年龄组运动员提高有氧能力和速度耐力能力,对短距离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就800 m训练而言,一般主要用于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但为什么在低年龄组运动员身上能产生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效果呢?这与该年龄段游泳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特点有关。日常训练中可以发现,小运动员在任何一种距离的训练或比赛时(不管是800 m还是1 500 m),往往不会考虑后程游得如何,从一开始就全力拼。在整个游泳过程中,运动员的机体承受着高强度,正因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其速度耐力。这是800 m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50 m前、后程速度差的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的重要原因。
其三,提高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能力,离不开力量、爆发力、频率、出发及转身等因素,训练方法通常以无氧训练为主,当然,这种训练方法是可行的。但不可忽视的是,有氧训练是无氧训练的基础,只有在进行大量有氧耐力训练后,才能进行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无氧耐力练习。这是人体应激反应机制所决定的,也是游泳训练所要遵遁的基本规律。有氧训练可以增大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胸廓围度,提高肺活量,增大憋气能力。
其四,800 m训练能促使低年龄组运动员骨骼肌产生较大的适应,但对糖酵解能力没有影响。同时,在进行低强度、长距离的有氧训练时,也可以稳定技术,增强水感。在训练过程中还可要求减少呼吸次数,增加每一划水周期的打腿次数以增强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因为在50 m的最后阶段(如最后10 m),能否憋住气是运动员冲刺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氧训练手段及产生的结果可以得出,经过系统、规律的有氧训练搭配无氧练习,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的50 m成绩会随训练的增多而提高。
3 结束语
低年龄组(F组、E组)游泳运动员进行较长距离(例如800 m)的练习除能有效提高有氧耐力外,对其50 m成绩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成绩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前后25 m速度差的缩小。因此,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应以有氧训练为主,确保成绩的大幅提升。有氧训练是无氧训练的基础,少儿运动员在任何阶段都要抓好有氧能力训练,选择不同的有氧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1]杨光.提高儿童短距离自由泳能力的训练[J].游泳,2010(3)
[2]刘明辉,黄海涛.张卫东.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王丽珉.浅析少儿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J].游泳,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