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IL-2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4-06-02李忆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溃疡性

李忆岚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尽管确切的病因不十分明了, 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1]。IL-2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 , 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 能促进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增殖 , 促进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FN-γ与IL-12 , 而且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IL-23作为免疫调节剂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肠黏膜炎性反应的起始和发展过程[2], 在正常或异常的肠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进一步阐明和探讨不同病情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等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患者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 (UC) 患者 , 其中男 34 例, 女30 例 , 年龄29~69岁 , 平均(42.2±7.7)岁; 病程3个月~13.5年, 平均(5.3±0.9)年。所有观察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研讨会制订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3]; 根据病情不同将64例UC患者分为轻(17例), 中(35例), 重度(12例) 3个等级; 病变范围累及直、乙状结肠者35例, 累及左半结肠者19例, 累及全结肠者10例。上述病例经内科系统治疗后病情缓解者(缓解期) 34 例。正常对照组59 例, 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并在2年内未有肠道疾病, 其中男32例, 女27例; 年龄22~66岁,平均( 41.4±7.2)岁。

1.2 测定方法 早晨未进食状态下收集UC患者和健康人静脉血5 ml , 经EDTA 抗凝。IL-23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在492 nm 处测定吸光度( A值)求出标本中, 采用美国EnviroLogix公司生产的 (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液中IL-23的水平,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 各组实验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资料 两组一般情况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UC患者不同病期血清IL-23水平比较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3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 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UC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血清IL-23水平比较 重度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3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患者(P<0.01)。见表 3。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注:治疗前两组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表2 UC患者不同病期血清IL-23水平比较( )

表2 UC患者不同病期血清IL-23水平比较( )

注: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比较, P<0.01

例数 IL-23水平(ng/L)

表3 UC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血清IL-23水平比较( )

表3 UC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血清IL-23水平比较( )

注:与轻、中度组比较P<0.01

?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见解,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4,5]。其中免疫调节异常是UC的关键发病因素, 在免疫系统调节下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IL-23是IL-12分子家族中的促炎性因子,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感染调控。

近年来, IL-2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日益明确。有研究显示IL-23在UC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增高[6], 牛津大学的学者在604名克隆病、47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993名健康对照中进行了IL-23R基因型检测, 发现在IL-23R着丝点部分具有多发的变异危险性, 结果证实8个SNPs基因型检测都与克罗恩病显著相关, 对于炎症性肠病而言IL-23R是一个易感基因[7]。本研究显示UC 患者血清IL-23水平明显增高, 并随着病势的好转而下降, 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因子参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病情轻重相关。这使得IL-23形成了UC治疗学上一个新的靶点。

炎性因子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渐趋现, 国内外临床己经开始实验性应用创新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正式应用于临床之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治疗靶点的筛选, 敏感性等等。但随着炎症因子生物学特性的明确和新研发药物的出现及应用, 给UC的临床治疗带来了一片光明的未来。

[1]浏占举, 王丽萍.肠黏膜先天性免疫应答与炎症损伤.胃肠病学, 2007, 12(2):120-123.

[2]卢艺涛, 高静, 姚桂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7):735-73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中华消化杂志,2007(27): 545-550.

[4]Goral V, Celenk T, Kaplan A, et al.Plasma cytokine levels in ulcerative colitis.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7, 54(76):1130-1133.

[5]Lankfoud CS, Frueht DM.AuniqueroleforIL-23 in promoting cellular irnnunity.J Leukoe Biol, 2003(73):49-56.

[6]De Paus RA, Vande weteringD, Van Dissel JT, et al.IL-23and IL-12 responses in aetivated Human T cells retrovirally transduced with IL-23receptor variants.Mol Immunol, 2008(45):3889-3895.

[7]David Yen, Jeanne Cheung, Heleen Scheerens, et al.IL-23 is essential for T cell-mediated Colitis and promotes inflammation via IL-17and IL-6.Clin Invest, 2006, 116(5):1310-1316.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溃疡性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