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花四章

2014-06-02张品成

椰城 2014年4期
关键词:胡耀邦莲花荷花

■张品成

莲花

这里说的莲花不是说的花,是说一个叫莲花的县。

这地方的村镇自古大抵都种莲,要不怎么有这么个县名:莲花。

在中国,以花为县名,莲花独一无二。当然,还有台湾的花莲,但花莲虽有个花字,重点还是个莲,是果不是花。

莲花县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地名说。莲花境内有莲江、莲花村、莲花桥、莲花潭、莲花寨等与莲花相关的地名,当时县府设在莲花桥,因而取名莲花。二是地形说。莲花四面环山,山峰像莲瓣,所谓“五峰攒簇,状若莲花”,因而取名莲花。我更倾向于前一种,莲花自古种莲花,多以莲花为地名。县名莲花,也就不足为奇。县城四围山形如莲,也许是种巧合,也许是种附会。

在江西,以莲著名的还有广昌。

我去过广昌县的古镇驿前,那儿把莲子当成一种产业,不仅广昌,周边的石城宁都南城等县,农民也都种莲,放眼望去,很多村庄种有成片的莲子。是个美丽的地方,放眼望去,田里塘里绿荷蔟拥了粉红和玉白,是怎么样的一种美丽?

到莲子开花季节,也是玉白和粉红蔟拥,看去,真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广昌的莲更注重的是莲子,其莲子名声响誉中外,以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炖煮易烂、汤清肉绵等特色著名。广昌种莲意不在花,因此花色单调,多为粉红单瓣花。对荷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荷有数种,有经济荷观赏荷。经济荷也有重子和重根的,子就是莲子,根当然就是藕了。

所以,种莲的目的不一样,其取向也不一样。种莲得莲子者,重在莲子。一切为果实想,种莲得藕者,重在其根,一切为藕想。

莲花县的莲不仅重莲子重莲藕更重在观赏,所以,以花为重。

重在花就是重在观赏,那就有了些讲究,比如荷棵的高低疏密,花的色调和开花的周期,还有相关的景色搭配……是很有讲究的。

所以,这里说的莲花就不仅只是县名了,还是说花,莲花县是因为莲花而出名的。

莲花县的莲花博览园种有数千亩荷花,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连片莲花种植区,也可能是全国最大的连片莲花种植区。虽然下着雨,县里夏兴书记提议一定要我们去看看。他兴致勃勃,说:今年全国荷花展将在莲花举行,这也是全国荷花展首次在县级城市举行。

盛情难却,我们来到莲花博览园,雨不大不小,有人挺遗憾说要是晴天多好,也有人遗憾说还不到荷花盛开的季节。但有人反驳,说不懂赏荷了吧?雨有雨的意境,雨中赏荷,雨雾如纱把荷花遮住,看去意味无穷,就是常说的“雾里看花”。效果显而易见,雨中,荷花色泽更显淡雅,花蕾更显娇红,荷叶墨绿如染。懂荷的人,知道观赏荷花是没季节可言的。看小荷出水,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长到花叶并茂时,欣赏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入秋后,霜打风摧,残荷凋零,观荷情趣依然,体会的却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懂赏荷的人知道赏荷不仅不分阴晴,甚至不分昼夜。晴天赏荷,明丽鲜活,给人一种生机流动的感觉。月夜赏荷,朦胧飘渺,让人有种似幻似真的飘逸美。

朱自清有名篇《荷塘月色》写的就是这种美。有机会一定要领略月下赏荷的美景。荷叶荷花清淡而雅致,水中微影,如大师水墨,让人观之浮想联翩。“濯清涟而不妖”,月夜里的荷花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赏莲应该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叫莲花。

花塘

花塘的花,当然说的是莲花,只有睡莲和荷在塘里开花。

花塘是莲花县琴亭镇的一个村,在县城西南二公里处,可能因为此地有一口长满荷花的池塘远近闻名,所以取名花塘。

琴亭和花塘,名字听上去都意境非常,让人充满遐想。

但让花塘名声在外的是朱氏父子三人和胡耀邦,这一切都与花塘的那座叫官厅的建筑有关。

花塘官厅有很高的墙,可以想见当时朱家是这一带的大户,大户人家为防匪患,常常高墙壁垒。高墙内坐北朝南一字排列三幢大房子,居中一幢是父亲朱之杰所建,人称“进士第”,后称“老官厅”,因年久失修已在八十年代拆除。朱之杰为咸丰年间的进士,后做过陕西的知县。两个儿子老考取了进士,长子朱益浚似乎比父亲风光,官至湖南巡抚,因此,在老官厅旁另修了一座大房子,人称“翰林第”。其弟朱益藩也不示弱,奉事于翰林院和詹事府。不仅出任光绪的老师,为光绪皇帝在御书房讲授历史、诗文、书画,且历任顺天等地乡试考官,后做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京师大学堂系北京大学的前身,其总监督一职相当于校长了。朱益藩步其哥之后,在父亲所建“老官厅”的另一侧也修了同样一幢房子,人称“新官厅”。

一门三进士的辉煌,至今在老墙上依稀可现。据说整个官厅做成后,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在其间居住的日子屈指可数。三座官厅建造前后共花了四十二年时间,而建成后的第六年,朱益藩就携家眷赴京,此后一直没有回过老家。他的兄弟朱益浚也在他走后的第二年逝世。朱氏一门后代都逐渐迁往北京或他地,整个官厅都交由远亲管理照看。后人对此多有感叹,豪宅深院,花大价钱大力气建造,但却没能得到享受。其实,官厅的建造,本来主人的目的就不单纯在于居住,更大的考虑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彰示。

几近闲置的花塘官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却有了别的用场,官厅成了中共湘东南特委驻地,湘赣省委第一次党代会和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都在此召开,胡耀邦、陈毅、王首道、曾山等都在此工作过。后来,又在这里办过“列宁学校”,解放后,还作过粮仓和盐仓。

值得说一说的是胡耀邦,那时他才十五岁,刚刚参加工作,是步行了三天,才从老家走到莲花花塘的。十五岁还未走出校门的学生伢,却毅然参加了革命。想象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小小少年,一路走来是种怎么样的心境。时值深秋,莲荷经霜打风侵,是已败枝枯叶凋零。但胡耀邦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憧憬,看得更多的是远山,深秋的远山红枫如火,他看来,那正是革命形势和当时他心境的写照,来花塘上头交给的任务是办学校。我看过相关的资料,那时候,情况十分复杂,学校因为敌对者的暗中破坏,老师走出,学生流失。小小年纪的胡耀邦走村串户,动员教师回校,劝说家长送孩子入学。我在想,胡耀邦同志出色的演说才能,是不是早在花塘时就得到了锻炼?办学初期遇到很多困难,十五岁的少年就要介入其复杂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有意思的是,胡耀邦即当老师,其实还做着学生。另外还做着组织工作,写歌,办报,组织剧社……身份的特殊,也决定了那些日子他经历的特殊。胡耀邦在花塘工作了三年,也从少年过渡到青年,人的一生,那几年是最最重要的当然也最最难忘。一九六二年,在湖南工作的胡耀邦同志重回莲花,来到曾经工作战斗过的花塘官厅特意邀请当年列宁学校的教师学生座谈。大家交谈甚欢,回忆当年如数家珍。一九八六年,胡耀邦同志得知莲花县要重建列宁学校,当即挥笔题写了“列宁学校”四个大字。现在,这四个字挂在官厅列宁学校的旧址。

莲花官厅,是值得一说更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官厅赠书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么一个地方给当地的相关部门赠送这部小说,其意义非同一般。其实是巧合,此前根本没有想到。更巧的是,莲花的县委书记夏兴来自共青城。胡耀邦同志的骨灰,依他的遗嘱是葬在共青城的,可见他对共青城的感情。而莲花花塘的官厅,是胡耀邦同志步入革命的第一站。在这里的三年,于他来说非常重要。不知道当年调夏兴同志到莲花工作,上头是否和胡耀邦同志联系在一起。

我写《花塘往事》也与夏兴书记有点缘分。去年的什么时候,莲花县要找人对其文化发展和旅游态势作个规划,他请的是北京的一家公司,巧的是这家公司的几位朋友跟我关系不错,原想约我一起去莲花看看,但我忙没去成,他们去了后给我电话,说当地想挖掘一下相关的文化资源,问我有无兴趣帮点忙。江西好多年前就打文化牌,推出红色、古色、绿色三“色”文化。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井冈山、瑞金等名声在外,除两地外,几乎所有的县市都能沾上点“红”。这几年,井冈山、瑞金等因红得了许多“好处”。所以,江西能沾上点“红”的地方都拼命在往深里“挖”。因为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积累,很多县市都想请我去“指导”或者说去“看看”,我真的忙不过来。

红色资源丰富的江西在现阶段打红色牌可能确实是一条路子。莲花县当然也不例外,除了有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赞誉过的“莲花一枝枪”外,也有“引兵井冈”重要决策的形成地,还有甘祖昌这样一位独一无二回乡务农的将军,近来他夫人龚全珍,又一次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九十多岁高龄,依然朴素地生活在莲花山村,默默无闻地发挥着自己的余热。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红色”画幅。

但吸引我的是胡耀邦,为此,我突然答应朋友,我说我一定写,并且好好写。

我是浏阳人,出生在浏阳县城。胡耀邦是我老乡,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文家市。湘东和赣西这一带,很多地名都叫市。我曾经工作生活六年的萍乡,虽然属江西,但与浏阳相邻。那有上栗市,是张国焘的老家。当地人说起这地名还常开玩笑,问哪的人,对方答上栗市人,比上海市小一点点的地方。

我写胡耀邦当然不只是老乡情结,是缘于他这个人的人品和精神。他在共产党里算是个难得的伟人。具体的评价,众说纷纭。可以明确的有官方的一种说法: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胡耀邦是改革开放的总建筑师。这就评价相当了。其实设计师固然重要,但没有建筑师一切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胡公最伟大处在于平和,从不高高在上。想问题一切为人民想。顾全大局光明磊落。按原则办事,敢于讲真话实话。有当代中国政治家对其作了三点概括。一,他大力推动了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通过这一讨论,他为中国解放思想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二,面对众多阻力,他毫不畏惧,为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广大党政干部平反冤假错案。三,他采取行动,切实推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这个评价,也算客观。

《花塘往事》是部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允许虚构的,但我力图保留历史的真实,总体上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以历史原型和事件来塑造和构筑的。胡耀邦少年时期就参加工作,是步行三天走到花塘的。才十五岁年纪,对一切都很新鲜也充满了理想,但现实生活并不像少年想象的那样,何况当初是那么种境地,是处在血与火的生死斗争之中。如果写斗争,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我对那些没什么兴趣,读者对那些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一个未出校门的学生,却走进乡间的另一种学校,即要充当“校长”的角色,更得做教师,而且他自己常常也进入学生的角色,这么个少年,在那么个环境中,他会有些什么故事?他用什么来收拾残局?用什么来让人言听计从?用什么来让一切重又走向正轨?好像他所做的这一切,恰似几十年后他所做的那一切的预演。

欲从其少年经历的一段,浓缩这个人物的一生,是我的目的。

莲花血鸭

在莲花县设宴招待来客,有一道菜是每家必上,那就是莲花血鸭。

自古来,莲花血鸭是莲花及相关地区家家爱吃、人人喜欢的一道家常菜。这道菜选用本地土生土长的鸭,加上当地的上等茶油米酒,尤其不能缺少的是红辣椒和姜块。有这些配料,经过本地厨师精心烹调,一盘色美味香鲜嫩可口的血鸭在众人的企盼之中热腾腾被端上桌来。

人们说起莲花血鸭着重强调的是烹调技艺的特殊,其实,以鸭入菜最著名的还是南京,说的也是对鸭子的各种烹调技艺。可是我却想,鸭子到处都是,为什么南京和莲花的鸭子特别呢,难道单是技艺使然。我所居住的海口,有个叫演丰的小镇也出产一种叫“咸水鸭”的鸭子,但此地的咸水鸭和南京的咸水鸭不一样,南京的咸水鸭是指烹调方法,演丰的鸭讲的是养殖。与一般的家鸭相比,演丰咸水鸭的区别在于主要是自由放养,其生长的主要环境在独特的红树林边的滩涂地。以红树林滩涂地上的小贝壳、小鱼虾、玉米、稻谷为主食。咸水鸭必须生长在咸淡水之间的某个区域,其在海水环境生长必在两个月以上。那样,肉质才没了腥味,咸水鸭肉质介于人工饲养与野鸭之间。在海水环境生活时间愈长,皮下脂肪层越薄,肉质愈坚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那层肥肉,也不像平常的鸭子蒸煮后肉色偏黄,演丰咸水鸭的肉熟后有些偏黑。口味香浓,滑而不腻。问过许多当地人,说咸水鸭肉为什么是这种颜色?人笑而反问,人不也有黄种白种和黑人之分的吗?显然这是玩笑,但演丰咸水鸭的特殊,显然来自这种特殊的放养方法。

所以,我觉得莲花的血鸭不应该只说的是烹调,莲花自古种莲养荷,荷塘荷田是适于鸭子生长的。荷田荷塘间有大量的小鱼小螺供鸭子为食。由于吃食的异同,它们可能就和别处的鸭有所区别了。再加上特殊的烹调方法,就更不寻常了。常常想,莲田荷塘里养鸭,鸭多,鸭子是莲花人的主菜。天天红烧清炖什么的也不是个事。因此,必须想出若干种烹调花样来,以调众口。

血鸭的做法,是不是其中最成功的一种。

但相传血鸭的来历,显然和我的猜想大相径庭。

关于莲花血鸭的来历,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宋景炎元年,即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大举南下。宋丞相文天祥集师勤王,一时各地抗元斗争风起云涌。一日,各路豪杰聚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准备升帅旗饮血酒,当时缺鸡,遂以鸭血代之。忽听报文丞相到,众人欢呼。原来,文天祥自岭海引兵出江西,一路捷报频传,这次来是为壮大抗元队伍。文丞相与壮士共饮血酒,使士气大振,盟主吩咐摆酒接风。火头军里有个厨师名叫刘德林,炒得一手好菜。可为文丞相摆酒接风,这事非同小可。厨师刘德林心里紧张。轮到炒鸭子时,他把没喝完的血酒当成酱油倒了进去,等明白过来时已经迟了。他唯恐倒了血酒不好吃,便小心翼翼地炒着,忽然闻到一股香辣味,一尝,比往常的味道更鲜美。刘德林大喜,将菜端出去。文丞相尝后果然赞不绝口,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一想,答道:叫血鸭。是日出师,收复永新等县,一时士气大振,威名远扬。文丞相言:此大捷与血鸭密切相关耳。从此,莲花血鸭名扬天下。

这段传说不知道有无专家予以考证,但可以认定的是,血鸭也被人加入了传说色彩,有了更多的文化的内涵。现在到处都在谈文化,有人给文化太多定义要找出准确的定义,其实这就是文化,文化无孔不入。

文化可以发扬光大,也最终流传甚广。中国移民史上,有“江西填湖广”之说,那说的是发生在元末明初时期,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江西曾大量移民两湖及其它各地。江西莲花的炒血鸭随移民又传至湖南永州、广西全州等地,于是有了永州血鸭、全州血鸭等做法。后来,经过朱益藩的大力引荐,这道菜还上了清宫的皇家菜谱。上世纪五十年代庐山会议期间,莲花血鸭也曾作为一道特色菜而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前些年,莲花血鸭申报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以莲花血鸭命名的酒家菜馆如今遍布大江南北,单莲花一县,就有五六千人在全国各地经营莲花血鸭,其专以“莲花血鸭”命名的餐馆有千余家。莲花血鸭在莲花已成为一种饮食文化,更成了一种品牌。莲花人的血鸭情结根深蒂固,特别是长年在外的莲花人,血鸭成了他们思乡的解药。

我海口一好友彭铁林君,系莲花人。有家人做得一手血鸭手艺。常常邀朋呼友相聚,朋友或有事,或已有约在前,语气中稍有犹疑。铁林君会在电话里跳出那么一句:有莲花血鸭哟。此话一出,必无推辞。然后必定是高朋满座,座中不仅有莲花人江西人,也有南北各异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但食血鸭后,皆满口称绝,也会对“莲花血鸭”由好奇而谈及其文化。也许这给了铁林君高发,或者是出于某种想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为了弘扬血鸭文化,彭铁林君一番游说,感动了他的老师和相关朋友,共同投资到海口开了一家叫“湘赣红”的血鸭城。从规模和厨艺来讲,这当然是海南第一家。血鸭是这家店的品牌菜,我们常去这家店捧场,铁林君就展露了宣传部领导的好口才,说起血鸭如数家珍。上皇宫,进奥运,入非遗……很快这地方就成了江西人在海口常聚的一个场所,也体现了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血鸭如果说是一种美味,更可以说是一个联系乡亲的独特平台。

我在一个场合听过某位学者说过一句话:优秀的文化必定是有其凝聚力的,我想莲花血鸭就是如此。

猜你喜欢

胡耀邦莲花荷花
莲花汤匙
莲花岛再见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我给胡耀邦当秘书
夏天的荷花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
胡耀邦夜宿我家
胡耀邦问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