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2014-06-01邱小慧秦永修邱之智
邱小慧,秦永修,邱之智
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邱小慧1,秦永修2,邱之智3
开展民族民间体育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设臵主要以武术教学内容为主,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课与武术课的教学内容相重合;民族民间体育课的内容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的特色设臵,选取以毽球、舞龙舞狮以及腰鼓为主要内容。
民族民间体育;高校;可行性
随着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渗透到各国的体育领域中,对各个国家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体育在西方体育传入地冲击下,失去了昔日的光辉,面临着生存危机的考验。为了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传统体育,应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为各级学校体育教育教材的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之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体育学院先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约有700人,是西北地区领先的、国内有重要影响、有一定国际声誉的专业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之一,所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享受学费减免的政策,他们属于免费师范生。按照政策,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要回到生源省份中小学履行教育义务,或则去边缘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任教。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依靠教育学直属师范大学的这个平台,毕业后的就业也大部分从事教育工作。无论是免费师范生还是运动训练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展民族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了民族民间体育的概念、项目分类依据开展现状研究,以及关于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需求和紧迫性,为本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获得本研究的准确信息,根据本研究的构思和研究目的,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关于对民族民间体育的了解、兴趣以及学习动机设计问卷,对其发放并整理。共发放问卷200份,男生150份,女生5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6.5%。
1.2.3 专家访谈法 对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以及武术方向的老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对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和探讨,获取可靠信息。
2 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是传播和继承民族民间体育的需要
2.1 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必要性
民族民间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直接创造的、有着固有的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 。[1]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体育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还具有健身、娱乐、教育、人文、社会和审美等多种价值[2]。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的文化遗产,它以传统的农业、牧业社会为文化背景, 长期以来,在强健各族人民体魄、培养优良品格、规范社会行为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纲要还要求,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民族民间体育作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基本元素,其传承和弘扬对于加快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5]。
民族民间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它作为一种自古至今存在于各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张力已远远超出了强身健体、娱人身心的范畴,社会已经赋予它展现民族精神、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崭新的社会职责。因此,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体系,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2.2 陕西师范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分为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每年只招收100~120人;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二级以上优先运动员,每年招生在50人左右。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虽然招收学生并不多,因为它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又是免费师范生,所以在生源质量上非常高。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都面向全国招生,体育教育专业的陕西生源的高考体育成绩都在90分以上,其他省市的生源都是在本地区中上等以上;运动训练专业要求二级运动员以上水平,其中田径要达到一级运动员水平,摔跤、柔道、举重等项目要达到健将级。体育教育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享受国家减免学费和生活补贴的政策,所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要履行其教育义务,回到生源省份中小学从事教师职业。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教师、公安、教练员等,但是陕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一半以上进入教育系统从事教师职业。所以从生源质量上,陕西师大体育学院的学生身体素质整体较高,这也为大学期间的运动技能学习提供了基础。体育教育专业所有的学生和运动训练专业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都是从事教师职业,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开展什么项目,就会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展示。所以,在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中开始民族民间体育,对各地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提供了直接的资源。
3 陕西师范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可行性分析
3.1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民间体育开展现状
目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武术专项选修课和民族体育必修课,运动训练专业开设武术必修课,散打课则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的任意选修课。教学大纲中有民间体育,实际上并没有开展。在教学大纲中,民间体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民间体育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而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是哪一项民间体育项目。
表1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开展状况
由表1可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武术内容为主,除武术外并没涵盖其他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体育教育专业虽然开设民族体育,但是教学大纲的内容则是以武术教学为主。民族体育课程是在第4学期开设,教授内容为理论部分的武术概述知识以及技术部分的初级三路长拳、24式太极拳和少年规定拳。选修完民族体育课程后,学生在第5学期还可以选择武术为专项课,武术专项课开展4个学期共计162个学时,其中一个学期为教学实习。武术专项课主要学习武术的基本理论,武术基本腿法、基本步型以及一些套路。在武术专项课中学习的套路包括24式太极拳和初级三路长拳,这与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相重合,正是由于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与武术专项课的内容有所重合,使选择武术专项课的人数少于其他专项的人数。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武术课教授内容为理论部分的武术概论和技术部分三路长拳、24式太极拳。散打课在第5个学期开设,是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的任意选修课,散打课教授内容为拳法、腿法和拳腿组合技术动作和实战技战术以及竞赛规则。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的设置以武术课程的内容来构架的,远远不能涵盖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内容。民族民间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直接创造的、有着固有的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根据1990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搜集的到56个民族有977个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下属的一个学科,起步较晚,所以到现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方向的课程还较匮乏,且缺少教程。所以在设置民族民间体育课程时,应该选择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娱乐性、大众性并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项目,或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色来选择合适的几个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3.2 陕西师范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设置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在开设民族民间体育时,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或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优势、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对其项目传承和发展。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和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给陕西的历史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影响并熏染陕西的地域文化,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更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异彩纷呈。[6]陕西民族民间体育主要是武术、腰鼓、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龙舟竞赛和荡秋千等项目。由于陕西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所以在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应该考虑到今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特点,要选取具有陕西特色的项目,如陕西红拳和安塞腰鼓。也要选取在本校具有优势项目的舞龙舞狮,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我校代表队在多项比赛中获第1名。还要开展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如毽球、健身气功。毽球在全国多个省份的中小学都是重点体育项目,健身气功在北京试点进入中小学阳台体育运动。
3.2.1 开展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选择分析 通过专家访谈,根据本地区、本校选取了舞龙舞狮、武术红拳、腰鼓、健身气功和毽球等项目,对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表2 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兴趣调查统计(N=193人)
由表2可知,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项目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舞龙舞狮和毽球这两个项目,其次是腰鼓。男生感兴趣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舞龙舞狮、毽球、红拳、腰鼓和健身气功。女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从高到低依次是毽球、腰鼓、舞龙舞狮、健身气功和红拳。男生与女生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选择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男生对舞龙舞狮的选择高于女生,选择红拳的也高于女生。舞龙舞狮对习练者的力量有一定的要求,红拳一样都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适合男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女生则趋向于选择毽球、腰鼓和健身气功这些带有娱乐性或者柔和的运动项目。
毽球是男生与女生总计选择最多的项目,毽球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现阶段毽球运动在中小学开展较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有较成熟的训练和比赛体系,目前已经举办了六届毽球世锦赛。毽球运动具有健身性、技艺性与娱乐性、经济性与实效性以及协同性与集体性等特点。[7]毽球分为花毽和网毽,网毽属于竞技性运动项目,具备现代竞技体育元素,是毽球运动迈向体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花毽运动与中国武术一样根据中国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花毽以团体为主且踢法开放,而北派则以个人为主且踢法封闭;花毽不论是个人还是围毽都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所以在中国古代毽球运动经历1 000多年的发展没有衍生出像今天网毽这类竞争性的踢法[8]。
龙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舞龙舞狮在几千年来历代相传、鼎盛不衰,一直颇受人民的喜爱[9]。龙、狮自产生之时便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权威、力量和吉祥的象征[10]。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普及性、竞技性,并拥有国家级、世界级赛事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2011年8月湖南举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男子、女子北狮自选套路的两块金牌和奥运五人龙铜牌。当时在校内引起了一股龙狮热,舞龙舞狮多次在学校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出,获得较好反响。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以陕北安塞腰鼓为特色,具有粗犷豪放、彪悍威武等特点,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腰鼓在西北地区发展较好,在西安多所高校开设腰鼓课,目前陕西师范大学还没有将腰鼓列入到课程内容中。但是腰鼓在西安各高校中都有社团,包括陕西师范大学也有腰鼓社团。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和民歌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强身健体功能,同时又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为多数人所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一种方式。目前,腰鼓的发展还局限在西北地区,所以希望通过本校的毕业生将其传播到祖国的各地。
红拳是陕西的特色拳种,陕西红拳积淀和承载了陕西深刻的尚武文化底蕴,古老红拳同样禀赋了关中人厚重质直、强毅果敢的地域特性[11]。红拳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陕西省对红拳特别重视,将武术之乡莲湖区作为红拳进入中小学的组织试点,中小学武术逐渐开展了起来。在大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兴趣爱好调查中,红拳的选择性较低。由于红拳相对其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难掌握,应该将红拳列入到武术课的内容中,武术课有足够的课时来满足学生学习红拳。在现有的教学大纲中,由于武术课的内容和民族体育的内容重合,所以选择武术为专项的学生相对选择其他专项的人数较少。如果将红拳列入到武术课中,能够增加武术专项的人数。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近几年发展迅猛,北京市已把健身气功中的八段锦、五禽戏列为中小学阳光体育的项目,陕西省也多次举办教练员培训班,准备将健身气功推荐进入中学校体育课中。目前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中对健身气功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所以对健身气功的兴趣也较低。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体育课应该以毽球、舞龙舞狮和腰鼓为教学内容,健身气功做为学生了解的内容,将红拳加入到武术专项课中。
3.2.2 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态度分析
表3 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了解
意识观念决定人的行为,要从事一项体育运动首先得了解这些体育运动。由表3可知,体育院校的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认识度还是比较高的,58.54%的同学比较了解,21.25%的同学一般了解,7.25%的同学非常了解。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达到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是属于正常的,毕竟他们不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也为开展民族民间体育奠定了基础。
表4 增设民族民间体育课的调查
表4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关于是否愿意增设一门民族民间体育课的调查结果。由表4可知,关于是否增设一门民族民间体育课的结果是两极分化,39.38%的同学非常愿意增加一门课程,10.36%的同学非常不愿意增加一门课程。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在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愿意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少部分学生比较懒散,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较弱,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动引导和监督,敦促他们主动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如果将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开展起来,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再通过一些民族民间体育的比赛、表演来展示这些项目,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体育练习时,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为将来在教学的岗位增加了一项技能。
表5 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动机
由表5可知,在对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动机调查中,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学习技能、个人兴趣、教师水平、锻炼身体和场地器材。由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学习一项技能是他们最大的动机。个人兴趣占30.57%,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个人兴趣也是他们选择项目的主要依据。教师水平在学生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占到22.28%,教师水平在学生选择项目时也是主要的考虑因素,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体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所以体育学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加之西安具有众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可加强各高校间教师的交流。本校的任课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锻炼身体和场地器材在学生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时考虑较少,因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场地器材较齐全,所以学生在选课时不用考虑场地器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开展民族民间体育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部分都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开展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对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提供了直接的师资力量。
(2)现阶段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以武术内容为主,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课与武术课的教学内容相重合。
(3)民族民间体育课的内容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的特色设置,选取以毽球、舞龙舞狮已及腰鼓为主要内容。
(4)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具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愿意开设一门民族民间体育课,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选择主要是想学习一项技能为日后的教学所用,还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教师的水平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4.2 建 议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该设置民族民间体育必修课,运动训练专业应设置民族民间体育选修课。民族民间体育课内容以民族民间体育理论和毽球、舞龙舞狮和腰鼓项目为主,将武术红拳加入到武术课中。使学生具有从事民族民间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体育做贡献。
[1]段全伟.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83~87.
[2]何春晓.西安地区普通高校民族民间体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李燕来.现代奥运体育对我国西北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及发展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72~173.
[4]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http://www.sina.com.cn,2011(10).
[5]桂 祝,陈翔宇.民族民间体育发展之路向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4~128.
[6]姜 霞.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区域特点管窥[J].搏击·武术科学,2009(5):68~69.
[7]张 军,龙 明.毽球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
[8]陈良业.毽球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21~124.
[9]王福杰.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8(6):77~78.
[10]刘 静,余汉桥.从文化结构看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代化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889~891.
[11]姜 霞.陕西红拳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 (10):66~68.
Relying on a Feasibility Study Carried out Folk Teachers Colleges Sports——for example to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QIU Xiao-hui1, QIN Yong-xiu2, QIU Zhi-zhi3
Carry folk spor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building of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be carried out, Shaanxi Normal folk sports curriculum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Folk sports curriculum stage Shaanxi Norm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content-based,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artial arts lessons undertaken coincides: Content folk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Select to shuttlecock, dragon and lion dance and drum as the main content.
National folk sports; Universities; Feasibility
1007―6891(2014)05―0098―03
G852
A
2014-07-07
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2.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710021;3.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阳江,529566。
1.P.E.,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119, China; 2.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anxi Xi‘an, 710021, China; 3.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Yangjiang, 52956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