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散射非偏振依赖的聚合物/液晶光栅
2014-06-01李文萃王世文
李文萃,王世文,张 勇,宣 丽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信息通信公司,河南 郑州450052;2.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130033)
引言
聚合物/液晶光栅(holographi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HPDLC)是利用全息条件原理,在相干光场下,使得反应体系(液晶和丙烯酸酯单体的均匀混合物)发生相分离[1-2],构成了聚合物区与液晶区规律的交替性排列,一个聚合物层和一个液晶层构成一个周期,因而形成布拉格光栅[3-4]。由于液晶区和聚合物区的折射率存在一定的差值,形成了一种折射率调制,由于液晶材料的折射率是可以随着外加电场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光栅的折射率差值也会随着电场的变化而减小,因此,器件的透射光强度可以实现持续调节和控制。这种光栅和其他光栅器件相比[5-6]具有很大的优势。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体积非常小,生产成本也很低,再加上其电场可调性,使得液晶器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7-10],如光开关器件、光子晶体、可调谐衰减器以及光存储等。
尽管对聚合物/液晶光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要采用HPDL光栅的周期结构作为分布式反馈腔[11-12]则存在以下2个缺点:一是这种光栅具有明显的偏振依赖特性,由于HPDLC光栅的光学特性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态,而且液晶微滴在光栅内是沿着光栅矢量方向排列,所以光栅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虽然这种各向异性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是有益的,但是却在激光微腔方面的应用非常局限,因为在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中,反馈光是沿着光栅矢量传播的。此时液晶层的折射率体现为寻常光折射率(n0),以致液晶层与聚合物层的折射率差值非常小(10-5量级),反馈腔的作用消失,导致输出激光非常微弱。二是由于光的波长和液晶微滴的大小为同一个量级,所以必定会带来很大的散射损失,这样激光器的能量输出就会减小,制约了DFB激光器的应用。
因此,为了消除聚合物/液晶光栅的偏振依赖性并降低光栅的散射损失,选取了低官能度的光敏单体作为反应体系,同时逐步提高光栅的制备温度,进而分析了温度对器件衍射效率、光栅相分离成度以及散射损失的影响,并对器件的衍射效率、散射损失、偏振依赖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1 实验的设计与反应体系的选择
实验选取了光敏性、溶解性都非常好的两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分别为五官能度的DPHPA和双官能度的PDDA,它们以1∶1的比例均匀混合。除此之外,还选用了单官能度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稀释剂和扩链剂,液晶选用向列相液晶TEB30A(清亮点为61.8℃),添加比例控制在30%。同时,采用若丹明RB作为体系的光引发剂,N-苯基甘氨酸作为共引发剂,当RB和NPG比例控制在1∶4时,反应效果最好。然后将上述所有材料,全部均匀混合,放置在搅拌器上搅拌12h,搅拌器的温度设置为40℃。搅拌均匀后,通过毛细作用,将其注入上述液晶器件内,然后将器件放置在干涉光场下进行曝光,制备光路如图1所示。制备激光器选Nd-YAG激光,出射光为绿光,波长532nm,每束光的光强控制在4.0mW/cm2。整个曝光过程持续10min。探测激光器选取He-Ne激光器,出射光为红光(632nm),这样可以对器件在制备过程中进行实时的衍射效率测定。在图中可以看出,样品的后面增加了一个加热台,并由湿度控制器操控,因此可以实现光栅制备温度的连续变化。
图1 HPDLC光栅的制备光路及测试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HPDLC grating fibricating and detecting system
2 制备温度对HPDLC光栅的影响
2.1 制备温度对光栅偏振依赖特性的影响
在测试过程中,入射光以布拉格角射入光栅,衍射效率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Iin为入射光强;Ire为反射光强;I1为衍射光强,入射光强减去反射损失掉的光强度定义为总光强度。图2(a)给出了不同制备温度条件下,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衍射效率,衍射效率的测量温度为室温25℃。从图2中可以看出,p光的衍射效率在25℃达到了一个最大值76%,然后随着制备温度的上升,衍射效率下降到20%左右,而s光的衍射效率则是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可以忽略1%一直增加到20%。这说明,对于传统的聚合物/液晶光栅而言,采用p光的话,要想达到较高的衍射效率,存在一个制备温度的最佳值。图2(b)给出了p光和s光衍射效率的比值随制备温度的变化曲线,这个比值可以作为判断其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数据。在室温制备的时候,p光和s光的衍射效率差值较大,正好验证了在光栅内液晶分子的指向是平行于光栅矢量方向的,而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p光和s光的衍射效率逐渐接近,并在62℃的情况下,它们的衍射效率比值达到1左右,这表明本来高度各向异性的光栅逐步变为各向同性。这样的结果和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不同,主要是由于采用的单体官能度不同,本实验的平均单体官能度较低(小于3),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很容易形成长链聚合物,聚合反应导致相分离之后,本来随机排列的棒状液晶分子都被众多的聚合物长链困住,形成一定的有序性,所以即使反应后的温度冷却至室温,液晶分子的指向依旧不会还原,液晶层也不会回到原来的向列相的状态。
图2 p光和s光衍射效率随制备温度变化Fig.2 Diffraction efficiency versus fabrication measured at p and s waves
2.2 制备温度对光栅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液晶在光栅内的分布情况,按照其他研究小组的假设[13],复合光栅是由2个区域组成。一个是低折射率的区域,由聚合物和困在其中的一些随机取向的液晶分子构成,这个液晶分子被困其中的假设是可靠的,因为众所周知,在传统的PDLC材料中,约有20%的液晶是困在聚合物网格当中的,不会发生相分离,也难以形成液晶微滴。此区域中的折射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c是液晶在聚合物层的体积浓度;np是纯聚合物的折射率,其实验值一般是1.525 2,niso是指处于各向同性状态的液晶的折射率,可以表示为
另一个区域为高折射率区域,它是由纯的液晶层和残留在其中的聚合物构成,此区域的折射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f是在高折射率区域的液晶的体积浓度;np(LC)是在此区域内聚合物的折射率。直接测定的参数c和f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室温制备的光栅里,液晶分子主要沿光栅矢量方向排列,对于不同偏振方向的入射光,参数nLC在高折射率区域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但如果加热光栅至液晶的清亮点温度以上,液晶分子是各向同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此外,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度(2个区域的折射率差值),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测得的衍射效率和Kogelnik[14]的耦合波理论计算出来,由于光栅在液晶的清亮点温度以上都是各向同性的,所以这个理论在这里是可以应用的。一旦光栅内2个区域的折射率差值和整个光栅的平均折射率可以计算出,那么参数c和f也可以计算出来:
在室温下制备的光栅,在液晶清亮点温度(62℃)下测得的ηs,而在62℃条件下制备的光栅在室温下测得的数值则是23.3%,因为此时在光栅内的液晶是处在各向同性状态。最终可以计算出:
从这些计算出来的数值可以看出,在高温情况下制备的光栅中,有更多的液晶(36%)析出形成纯的液晶层,相分离更加充分。这是由于在高温情况下,反应单体具有较高的动能,而且液晶的粘度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单体扩散系数的增加使得在聚合物凝胶之前液晶和单体充分扩散,相分离更加彻底。
2.3 制备温度对光栅散射损失的影响
对于布拉格光栅来说,高次衍射可以忽略,所以光栅散射定义为
图3所示为散射随制备温度的变化情况。高温制备的器件散射损失为4%,大大低于常温下制备的器件,减小幅度为66.7%。Sutherland[15]曾系统地研究过PDLC体系中散射的来源,认为光栅中散射来源于富液晶区域中纯液晶和聚合物的折射率差,或者不同指向的液晶液滴中的折射率差,Roberto Caputo通过避免生成液晶液滴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散射损失,通过对比我们的SEM照片,如图4所示,发现高温下制备的器件中几乎不存在液晶液滴。结合上面计算的相分离程度,我们认为,高温下制备光栅能带来更好的相分离,降低了富液晶区域中液晶和聚合物折射率差值,从而降低了散射。同时对比SEM照片,发现在高温制备的光栅的液晶与聚合物界面要更加平整,这也是散射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3 散射损失随着制备温度的变化Fig.3 Scattering loss versus fabrication temperature
图4 不同温度制备的光栅形貌Fig.4 SEM image of grating fabricated at 25℃and 62℃
4 结论
通过选取低官能度反应体系和提高制备温度,制备了一种低散射、非偏振依赖的聚合物/液晶光栅。随着制备温度上升,液晶沿着光栅矢量排列的有序度不断下降,趋于各向同性态,这样光栅的偏振依赖特性就会消失。并且在高温条件下制备的光栅中有更多的液晶可以析出,从而形成液晶层,相分离要更完全一些,而且散射损失比常温下减小了66.7%。综合而言,反应体系官能度低,制备温度高可以使得器件的散射损失大幅降低,并且可以消除光栅的偏振依赖特性。
[1] NATARAJAN L V,SUTHERLAND R L,TONDIGLIA V P,et al.Electrically switchable volume gratings in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J].Appl.Phys.Lett.,1994,64:1074.
[2] TANAKA K,KATO K,DATE M.Fabrication of holographi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HPDLC)with high reflection efficiency[J].Jpn.J.Appl.Phys.,1999,38:277-278.
[3] SUTHERLAND R L,NATARAJAN L V,TONDIGLIA V P.Bragg gratings in an acrylate polymer consisting of periodic polymer-dispersed liquid-crystal planes[J].Chem.Mater,1993,5:1533-1538.
[4] TANAKA K,KATO K,TSURU S,et al.Holographically formed liquid crystal/polymer device for reflective color display[J].SID'94Digest,1994,25:37-40.
[5] 徐向东,刘正坤,邱克强,等.用于1mSeya-Namioka单色仪的1 200lp/mm Laminar光栅[J].光学精密工程,2012,20(1):1-8.XU Xiang-dong,LIU Zheng-kun,QIU Ke-qiang,et al.Fabrication of 1 200lp/mm Laminar gratings for 1mSeya-Namioka monochromator at NSRL[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2,20(1):1-8.(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6] 苗飞,张玲,冯德军,等.应用800nm飞秒激光制备长周期光纤光栅[J].光学精密工程,2012,20(4)::685-691.MIAO Fei,ZHANG Ling,FENG De-jun,et al.Inscription of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s using 800nm femtosecond laser[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2,20(4):685-691.(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7] DOMASH L H,CHEN Yong-ming,GOZEWSKI C M,et al.Electronically switchable Bragg gratings for large-scale NXN fiber optic crossconnects[J].SPIE,1997,3010:214-228.
[8] FONTECCHIO A K,BOWLEY C C,CRAWFORD G P.Improvement in holographically formed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erformance through acrylated monomer functionality studies[J],SPIE,1999,3800:36-44.
[9] 王玉如.液晶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J].现代电子技术,2004,27(22):85-87.WANG Yu-ru.The new development of TFT-LCD[J].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2004,27(22):85-87.(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10] DOMASH L H,CRAWFORD G P,ASHMEAD A C,et al.Holographic PDLC for photonic applications[J].SPIE,2000,4107:46-58.
[11] LIU Y J,SUN X W.Gain narrowing and random lasing from dye-doped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with nanoscale liquid crystal droplets[J].Appl.Phys.Lett.,2006,88:061107.
[12] LUCCHETTA D E,CRIANTE L,FRANCESCANGELI O,et al.Light amplification by dye-doped holographi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J].Appl.Phys.Lett.,2006,84:24-28.
[13] VELTRI A,CAPUTO R,UMETON C,et al.Model for the photoinduced formation of diffraction gratings in liquid-crystalline composite materials[J].Appl.Phys.Lett.,2004,84:3492-3494.
[14] KOGELNIK H.Coupled wave theory for thick hologram gratings[J].Bell Syst.Tech.J.,1969,48:2909-2947.
[15] SUTHERLAND R L,TONDIGLIA V P,NATARAJAN L V,et al.Coherent diffraction and random scattering in thiol-ene-based holographic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reflection gratings[J].J.Appl.Phys.,2006,99:123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