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教学设计探讨
2014-06-01李艳
李 艳
当前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运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自身课程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在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项目设计应注重的几个原则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项目教学法理论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该教学法被陆续引进欧洲、南美、大洋洲、日本、韩国。德国引进该教学法后,联邦职教所自主创新,并于2003年7月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法规。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实践性的和接近生活实际的工作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自行完成确定目标、设计和实施工作过程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等环节。[1]项目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学生自我调节学习。
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因此,在设计接近工作和生活实际的项目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甚至由此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适合运用项目教学这种课程开发方法来教学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可以发现,“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基于以上认识,项目教学法是完全可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一样,也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由受教育者自主建构,实现其知识、行为、价值观的增长或转变,其教学目标也是由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情感目标构成的综合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师生双方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才能实现。[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内涵是完全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很难找到诸如完成某一道工序、生产某一个产品这样的工作项目,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所有原理和概念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是对某一方面生活实践的抽象与总结,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路线,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典型案例、现象和事件改造为学习项目,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增长和提升,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和行为。因此,项目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是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的。在项目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课程项目要具有覆盖性和综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计的学习项目不是课堂讲授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不是知识、项目两张皮,也不是教师课堂讲理论、学生课后做项目,而是学习内容融入项目中,通过项目的完成可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项目的设计必须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和综合性,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遗漏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就非常重要,有时为了覆盖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设计若干个学习项目。
(二)课程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不是教师主观想象出来的,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也不是把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表面看起来课堂热热闹闹,实质还是理论灌输。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把教材某一章节内容做成PPT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学习项目没有进行知识的重构,只是把教材体系以某种形式展示出来,实质还是单纯的理论灌输,不是真正的学习项目,学生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不是能力和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项目应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对实践中典型事例的还原与提炼,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服务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目标,这样的项目才能承载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项目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项目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项目的设计既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的力量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和学习项目的设计
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首先必须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情感目标等。按照这样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内在的逻辑结构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一般来说,为了便于项目教学的开展,对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又有各自独立但又与其他模块密切相关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每个模块的学习项目。下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为例,简要阐述笔者对这门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我们把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1)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用创新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具有规范使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术语准确表达(口头和书面)思想观点的能力;(3)具有利用书籍、网络搜集本课程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明辨是非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3.素质目标。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强烈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设计
概论课程教材共15章,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重构,划分为4个模块(见表1)。
表1 概论课程教材内容教学模块
(三)学习项目设计
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高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学习特点,我们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都设计了若干学习项目(见表2)。
表2 各教学模块中设计的学习项目
三、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教学开展得成功与否,除了要科学重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项目以外,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也至关重要。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生分组
在开展项目学习之前,可以根据项目学习的需要,把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学生自己推选组长。
(二)明确项目学习任务
在每个项目学习之前,教师要讲解项目学习的要求、目标以及考核的标准。一般学习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的,每个小组可以完成相同的学习项目,也可以完成项目不同环节的任务,具体采取哪一种方式,可以根据项目本身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
(三)完成项目
明确学习任务后,各组开始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始项目的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小组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组织,每个成员是否都能积极投入到项目学习中;各组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共同的困难和问题;每个小组学习进度是否均衡,等等。教师根据项目学习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但要避免越俎代庖。
(四)成果展示
小组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学习后,教师要组织开展成果展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来说,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的学习成果形式是由教师预先规定的。[3]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可进行点评和讲解。成果展示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和项目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也可以事先设置学生代表作为评委,参加学习成果的评定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教师点评和考核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对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对教学目标进行提炼和升华,使项目学习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考核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4]在项目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课程考核方式,都应符合项目教学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考核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并重
实施项目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课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把逻辑思维能力、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作为考察内容。因此,课程所采取的考核方式要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很显然,那种单纯用一张试卷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当然,也不是说理论知识的掌握不重要,理论知识往往是学生习得各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掌握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学生就具备了那些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如果只获得了理论知识,那么应该说学生学习的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能够考察学生能力提升的情况,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
(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衔接
项目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或者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各个学习项目中的表现和完成情况都会进行记录,并进行考核和评价,这些都会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因此,项目化教学的考核不应按照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来作为学生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因为学生的能力是在完成一个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过程考核也是至关重要的。平时成绩应在学生期末综合成绩中占据较大比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进步的成就感。
(三)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习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可以由学生来参与评价,具体可以采取推选学生评委评分、各组相互评分等方式。每个学生亲身参与项目学习过程,他们对于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有时比教师更加清楚,也更加有发言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平时成绩的评定,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项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相互评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讲评、总结甚至评判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评价也是不矛盾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许会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1]周志文.论项目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7):207-208.
[2]路瑞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观察,2012(5):35 -3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吕荣娟.对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