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护理措施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评价
2014-06-01周豫华周红艳王艳蕾
周豫华 周红艳 周 卫 王艳蕾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保温护理措施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评价
周豫华 周红艳 周 卫 王艳蕾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降低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方法 将1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各8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护理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实施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护理措施。结果 常规组患者术后均处于低温状态,干预组患者虽有部分处于低温状态,但复温较快,20 min即可恢复正常体温,而常规组患者需60 min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 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和尽早恢复体温正常,利于保持正常生命特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手术;低体温;保温护理;保暖;复温治疗
体温在36 ℃以下称为低体温,多发生于手术、麻醉中。由于麻醉因素[1],手术室内的室温环境、手术中开放体腔、大量冷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及术中快速输注液体、使用温度过低的消毒液,均能使患者散热增加。文献报道,全麻手术超过3 h,一般手术超过2 h,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患者中心体温降低0.5~1.0 ℃,就会出现寒颤[2]。寒战使患者耗氧量增加4倍,心率、血压出现相应变化,并导致并发症发生[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160例低体温患者,男95例,女65例,年龄25~85(55.25±0.23)岁。硬膜外阻滞麻醉52例,全麻插管108例。其中食管癌根治术30例,胃次全切术27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5例,前列腺电切术20例,剖宫产术20例,妇科腔镜术38例。本组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按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术前1 d,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手术当日,术前30 min调节室温22~24 ℃。患者入手术间后脱去病员服,小棉被遮盖患者,尽量减少暴露部位。术中静脉输液、冲洗液温度均为室温温度,未采取加温措施;术后回病房,采用自然复温方法,即常规加盖棉被。
1.2.2 干预护理组
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实施护理干预,即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保温护理,术后有效的复温护理:①术前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恐惧使血流重新分布,周围血管收缩痉挛,影响心血管和微循环[4]术中极易导致低体温。术前1 d访视,巡回护士除进行常规随访内容外,观察患者并与患者进行语言技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效消除患者害怕疼痛、出血、环境陌生、麻醉意外等心理因素,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配合手术显得尤为重要。②术中,随时调节室温,维持室温在22~24 ℃,室内湿度40%~60%,减少患者的蒸发散热。患者入手术间脱去病员服后,及时为患者加盖棉被,棉披肩、脚套及时遮盖患者颈、肩、上胸、四肢等非手术区。麻醉后固定手术体位,暖水袋加套放于患者腋窝、腘窝、足底等部位对患者保暖。术中使用恒温加热器、温箱或血液制品加温器,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制品加温至37 ℃,防止体温下降;通过通气面罩给患者吸入42~46 ℃湿润的氧气。体腔冲洗时,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7 ℃左右,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也可防止术中体温下降。巡回护士随时观察手术进展动态,注意盖被、棉披肩等保暖物,是否移位、滑脱,保持暖水袋温度,对患者术中四肢皮温变化心中有数,进行四肢末端有效揉搓,使其感觉微热,促进四肢血液循环。③检测T、P、BP、R、SpO2完善各项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提醒术者和麻醉师注意排除其他疾病。④提前30 min通知病房,备好床单位和保温准备,如开启电热毯等,加温盖被和移动床。术毕及时放平患者,观察全身状况,加盖棉被。搬动中连同棉被一起移动,途中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不同时间体温恢复情况:患者回病房后,即将多功能监护仪的测量导线探头插入直肠内距肛门4 cm左右,观察即刻体温,以后每20 min观察记录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分析,检测水准α=0.05。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回病房不同时间肛温比较表( ℃,)
表1 两组术后回病房不同时间肛温比较表( ℃,)
注:两组比较,干预组效应P<0.05
组别 例数 0 min 20 min 40 min 60 min 80 min常规组 80 35.15±0.4235.36±0.3535.51±0.5136.63±0.6236.66±0.36干预组 80 35.69±0.4636.49±0.4236.59±0.4436.83±0.4837.04±0.42
常规组患者术后均处于低温状态,干预组患者虽有部分处于低温状态,但复温较快,20 min即可恢复正常体温,而常规组患者需60 min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3 讨 论
手术后低体温使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竖毛肌收缩。清醒患者产生不适和疼痛感觉,并增加躁动和焦虑程度。部分患者出现寒战,寒战时肌肉收缩牵拉切口,引起术后疼痛,还可升高眼压和颅内压,尤其是产妇。低体温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心率增快、外周阻力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凝血机制紊乱、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由于90%的代谢产热量是通过皮肤表面散失的,术中使用加盖棉被、棉披肩等保暖物是减少皮肤热量散失最简易的方法;使用加温37 ℃的静脉液体、血制品、灌注液可助于保持正常体温,及时复温并保暖,可使术后患者体温尽早恢复到正常范围,迅速缓解患者的寒战、躁动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复温的同时,有利于保持其他的生命特征如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的平稳,患者的免疫功能也得到恢复,机体的凝血机制得到改善,切口敷料渗血渗液相继停止,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围手术实施保温护理的效果显示,干预护理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1] 张淑月,朱君宇.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学杂志, 2003,38(3):176-178.
[2]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54.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82-1083.
[4] 黄连玉.阿托品对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效果探讨[J].使用护理学,1992,8(4):18.
R473.6
:B
:1671-8194(2014)06-0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