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2014-06-01雷江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内科峰值恶性

雷江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雷江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75例,B组(无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两组均于入院后定时抽血化验血中cTnI(肌钙蛋白I)、MYO(肌红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记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血中的cTnI、MYO、CK-MB峰值浓度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无梗死前心绞痛组显著降低。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梗死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

已有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出现较短暂的缺血过程,可以使患者住院病死率、严重泵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本文回顾性研究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程度、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男88例,女5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心肌梗死24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6例。根据在梗死前3 d内是否有心绞痛发作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75例,B组(无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二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心肌梗死前心功能I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恶性心律失常病史。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诊断标准[1];梗死前心绞痛诊断[2]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包括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但除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前3 d内反复发作心绞痛,每次发作时间2~20 min。

1.2 方法

每位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扩冠、抗凝、抑制血小板、稳定斑块、降脂等治疗,有适应证者行溶栓、介入治疗;测定每位患者发病后8、12、16、20、24、48 h血中cTnI、CK-MB、MYO值,取其峰值,评估心肌损伤程度;给予多参数心电监护,记录入院后1周内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cTnI、CK-MB、MYO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表1为cTnI、MYO、CK-MB峰值浓度,两组比较,A组的浓度峰值明显低于B组(P<0.05),说明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之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表1 cTnI、MYO、CK-MB峰值浓度

2.2 表2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比较A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说明梗死前心绞痛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表2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3 讨 论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突出了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第一是梗死前心绞痛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的损伤;第二是梗死前心绞痛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缺血预适应作为一种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的释放[3],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作为缺血预适应的梗死前心绞痛也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从而降低了因此导致的心肌损伤。Kaneko[4]等研究表明梗死前心绞痛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我们的观察也表明了这一点。

梗死前心绞痛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为心肌缺血预适应[1],即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以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缺血中得到保护。动物实验已证实[2],冠状动脉发生短暂阻塞可引起心肌细胞膜上的腺苷和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后者再激活三磷酸腺苷(ATP)敏感钾通道,使钾离子内流增加减轻细胞内钙负荷,最终减少ATP消耗,使心肌耐缺血能力增强[5]。另一方面,丰富的侧支循环参与心肌的保护。长期反复短暂心肌缺血可致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长,可能与心肌缺血产生的一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这些内源性生长因子可通过局部自分泌和(或)旁分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长。

因此,对于具有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损伤程度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无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低,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病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173.

[2] Yang L,Wang G,Du Y,et al.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educes Cardiac Troponin I Release in Cardiac Surgery:A Meta-Analysis[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3,Oct 5. doi:pii: S1053-0770(13)00310-8.

[3] Kaneko H,Anzai T,Naito K,et al.Role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ventriculararrhythmias after reperfused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ard Fail,2009,15(9):775-781.

[4] Murry CE,Jemings RB,Reimer KA.Predictioningwith inchemic a delay of lethail cell injury in in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 on,1986,74(5):1124-1124.

[5] 陈纪林.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心肌缺血的叠加效应[M].中国循环杂志,2002,17(1):3-4.

R542.2+2

:B

:1671-8194(2014)06-0143-02

猜你喜欢

心内科峰值恶性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结合模拟退火和多分配策略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