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
2014-06-01祁桂芝
祁桂芝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人事科,辽宁 朝阳 122400)
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
祁桂芝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人事科,辽宁 朝阳 1224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某医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静脉输液患儿进行了输液合作率及穿刺成功率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合作率(97.08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将两组患儿按照年龄分为1个月~2岁,3~6岁,7~10岁等三个年龄段;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发现干预组总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98 %)明显高于对照组(80.41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P<0.05)。在各年龄段,干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94、3.92,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通过实施相应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合作率与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心理干预;门诊;输液;静脉
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某医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静脉输液患儿进行了输液合作率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择在某医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684例,其中男365例,女319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年龄(4.85± 2.7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4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2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心理发育特点,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在实施静脉输液前详细地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消除其各方面顾虑;护士应该以一个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并且通过言语沟通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1]。输液过程中,结合患儿自身的个性特点,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并适当运用语言等方式进行抚慰,同时认真地观察患儿的情绪、动作,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反应,从而有效地实施护理干预[2];如护士可以诱导并暗示患儿是个勇敢的人,使其自身放松可有助于输液治疗的进行。输液结束后,给予患儿耐心的安慰与鼓励,使其树立疾病一定可以被战胜的信念,而且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护士可以通过玩具或听音乐等娱乐方式使患儿感到愉快与放松[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均采取观察法,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合作情况,及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表2 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例( %)]
2 结 果
2.1 两组静脉输液患儿合作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干预组患儿的合作率(97.08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
表1 两组静脉输液患儿合作情况比较 [例( %)]
2.2 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将两组患儿按照年龄分为1个月~2岁,3~6岁,7~10岁等三个年龄段;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发现干预组总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98 %)明显高于对照组(80.41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P<0.05)。在各年龄段,干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94、3.92,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2。
3 讨 论
大多数儿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较急且病情进展快速,门诊输液室是直接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也是有效治疗儿科疾病的重要手段[5]。门诊输液的患者中85 %是儿童。针对患儿而言,因疾病本身疾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殊性,导致身体不适,再加之儿童期特殊的身心发育特点,使其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常表现出恐惧、任性,甚至拒绝配合治疗等心理问题,使门诊输液的难度提高,短时间内大量输液,易出现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6]。因此治疗过程中,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某医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静脉输液患儿进行了输液合作率及穿刺成功率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门诊输液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通过实施相应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合作率与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1] 王胜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0.
[2] 黄小妹,余银珍.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46-47.
[3] 杨利玲.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19-320.
[4] 柳娜,刘玲,谢永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24-125.
[5] 袁燕萍,叶庆嘉,林丽芳.门诊学龄前期输液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02.
[6] 周莉.门诊患儿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43-144.
R473.72
:B
:1671-8194(2014)04-02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