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2014-06-01刘继民
刘继民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喜炎平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刘继民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本文就喜炎平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展开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喜炎平注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推广。
喜炎平;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患儿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1]。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感染性疾病,现阶段,医学界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组成和耐药性的分析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这种这种情况,我院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分别给予了常规治疗和喜炎平治疗,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120例患儿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20例患儿在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临床反应,其中寒战、高热23例、咳嗽、咳痰37例、胸痛17例、呼吸困难13例、恶心19例、嗜睡11例。本次研究活动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儿和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为(5.3 ±3.2)岁;患儿的病程在2个月~8个月。对照组患儿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为(4.7±2.5)岁;患儿的病程在1~6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的患儿予以治疗,给予患儿持续吸氧、镇静等相关的治疗方式和措施,以及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加重青霉素类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②观察组:在针对观察组的60例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喜炎平注射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250~300 mg/d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滴注,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在接受治疗3 d内寒战、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彻底消除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儿在接受治疗3~5 d内,寒战、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儿在接受治疗5 d或以上,上述临床症状均未得到任何改善和控制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材料中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为95 %;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 %,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3 讨 论
肺炎作为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肺炎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因。长期的肺炎未经治愈,极容易导致患儿并发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严重阻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降低了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患儿死亡[3]。我院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分别给予了常规治疗和喜炎平注射治疗,有效的缓解和控制了患儿发病过程中寒战、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加重和病情的恶化,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提升了我院的整体形象,喜炎平作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药物,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1] 马学梅,史美慧.单用喜炎平及合用抗生素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热程影响的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6 (11):171-173.
[2] 郭辉,延永,周燕.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14(25):152-153.
[3] 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等.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10:372-373.
R563.1
:B
:1671-8194(2014)03-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