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社会下的中职德育教育
2014-05-30梁强
梁强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覆盖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开展各类休闲娱乐活动等。网络虽然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便利,但“双刃剑”的属性也逐渐暴露。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笼罩下,其世界认知观念、行为表现模式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网络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需要相关部门做出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信息社会;中职教育;德育
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速度越来越快,大部分青年少学生基本都掌握了网络信息的使用技术。有关部门对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网民年轻化程度较高,大部分网络使用者是青少年。而随着网络学生用户的增多,网络对于学生群体的影响也愈加明显,特别是网络社会的信息公开、信息泛滥对于在校学生的世界观容易造成误导。因此,如何在网络信息社会强化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教化内容是当前中职教育系统内面临的难题。
一、网络信息给中职教育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1)网络为中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知识接收平台,改善了校园教育资源与信息封闭的状态。(2)网络成为学生舒缓心理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良性发展。(3)网络降低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成本,直接减少了人們的信息隔阂。(4)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外界交际范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
2.消极影响。(1)网络沉迷风气在校园内盛行,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缺乏自律性与合理性,长期下来容易造成学业荒废、生活状态紊乱甚至身体机能损害。(2)网络交流的虚拟性与低成本让学生与他人的交际沟通十分容易陷入欺骗与被欺骗的恶性循环,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不利。(3)网络信息与资源的监管不力,垃圾信息、黄色信息以及反动信息的泛滥容易造成学生在世界认知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出现反社会倾向。
二、网络信息社会下中职教育机构开展德育教化的策略
1.采取学生自律与学校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化工作。网络信息社会是一个特殊的自我空间环境,在该自由条件下,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身的行为表现负责,并进行科学的网络资源的利用规划。在网络社会中,学生使用自己的独立网络身份参与网络信息的讨论与发布过程。然而,学生的自律是学生自我对道德观念以及行为的约束,这种约束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来自学校的干预手段加以强化。
2.扩大德育教育范围,统一“线上”与“线下”的德育教育。网络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入网络世界,教师也可以借助平台强化德育工作的开展力度,实现德育教育工作范围的扩大化,以平等的方式接近学生的网络生活,从而更好地巩固德育教育成果。
三、网络信息社会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利用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强化对学生的监督力度。网络相对现实世界来说是一个较为自由的新环境,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与沉迷主要也是因为网络环境所提供的零约束力。然而,过度的自由即是桎梏,部分学生的网络自由完全跨越了正常的道德标准,甚至与国家法律相悖。所以,中职教育机构在网络信息社会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于完善学校对于网络道德规范的设置,并采用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网络自由进行一定的控制与监督。同时,通过严厉的惩戒制度提高学校对于校园网络管理的有效性。
2.通过构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实现德育教化的目的。学生的校园生活离不开网络,构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德育教化工作的配合程度。各类网络知识竞赛、网络语言的研究活动能够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相对协调的德育教化关系。
3.拥有优秀网络技术教育队伍是完成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中职教育机构的德育教育不能缺少教育工作者的贡献。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德育教育队伍,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德育知识,还要具有信息化教育技术。德育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信息网络使用技术,才能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更优秀的德育教育。
4.构建网络心理素质教育环境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有着辅助作用。在校园内构建全面的网络心理素质教育环境包括两大板块,即物质板块与文化板块。优质的校园网络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质。
总之,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我们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始终不能松懈,应加强与完善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网络使用习惯等做出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瞿波.网络信息社会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41-42.
[2]郑灵慧.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分析[J].成功(教育),2013(16):305.
[3]叶楠.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3(1):189.
[4]黄建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探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