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2014-05-30李慕天
李慕天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便于找出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对12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疗效优者35例,疗效良者45例,总优良率达66.67%。全部患者术后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观察组优良率为78.33%,对照组优良率为5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困可用于较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可用于相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前者治疗方法简单可靠,价格适宜,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后者骨折复位精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手法复位;切开复位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39-01
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手法复位固定法、克氏针固定法、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法等[1]。本组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觀察,对比手法复位固定法与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法的治疗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占有78例,平均年龄43.5±3.3岁,女性有42例,平均年龄37.8±4.6岁。这些患者骨折的原因包括车祸、摔伤、砸伤、高处跌落等,左侧桡骨骨折有68例,右侧桡骨骨折有52例,患者全部为闭合性骨折。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均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观察。
1.2 一般方法
观察组:首先对患者行患部X线检查,初步诊断患者的骨折类型及部位,并进一步观测其是否存在神经性损伤[2]。对该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将其患处暴露于C臂下进行手法复位,轻轻拖起患者手臂,由远及近的手法牵引骨折端,直至使骨折处复位,然后利用石膏托患肢作固定,术后一天、七天、半个月、一月对患处作X线复查,待石膏固定一月后就可将其拆除,嘱患者尽早行腕关节锻炼。
对照组:首先对患者行患部X线检查,诊断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有无存在神经性损伤。对该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将患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开始进行手术,将患肢扎紧止血带,从掌侧至近侧掌横纹处行一切口,最大限度暴露骨折断处。切记不可损伤桡动脉、桡正中神经,将骨折断端的淤血、软组织清理干净,复位骨折端,如果存在较大的碎骨折块,可利用克氏针将其固定,术中骨折端于C臂下进行复位。待复位成功后,运用T型钢板对其固定,将切开部清理干净便可行缝合,术后三天嘱患者行恢复功能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结论
现阶段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尚不统一,无论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应以腕关节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为佳,不会出现反复性骨折,保证腕关节的稳定[3]。在临床上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选取相应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使其得到理想的腕关节功能恢复,在采用手法复位固定法后应存在关节移位或骨折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以重建和加固关节为主,进一步实现早期功能锻炼,出现骨折移位的情况比较少。手法复位固定法的优点是简单有效、价格适宜、对组织的损伤性较小,本组采用该固定法优良率为55%,适用于部分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相对理想。运用此法处理不稳定骨折时,预后效果较差,易于发生骨折移位、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因此,不适用于B型骨折、C型骨折。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法适用于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还可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建书,付强,闫世杰.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6):5123-5125
[2]伊小军.3种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2992-2993
[3]郭伟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