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童话故事讲述促进4-5岁幼儿叙事能力发展

2014-05-30王竞天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中班幼儿

王竞天

摘 要:本研究通过童话故事讲述活动,促进4-5岁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组幼儿后测叙事能力较前测有明显提高,且叙事能力的各维度中,词汇运用、叙事长度较控制组有明显提升。因此,以童话故事为媒介进行讲述,对于促进幼儿叙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童话故事;中班幼儿;叙事能力

叙事能力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今后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以童话故事讲述为媒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又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幼儿想听、想表达和交流的意愿,使幼儿在叙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本研究通过对4-5岁实验组幼儿进行童话故事讲述干预,探寻童话故事讲述对中班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能否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一、方法

1.时间

2013.7—2013.10

2.实验对象

鞍山市某幼儿园两个平行中班幼儿。分别为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班幼儿39人。

(1)测查工具:前后测的测查工具为四幅按照顺序排列、内容清晰、明确,表达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无文字图画。

(2)测查程序:由笔者担当教师,在安静的房间对幼儿进行单独测试。每名幼儿约1分半钟。使用统一指导语,在幼儿叙述过程中,不再提示。笔者对幼儿叙事内容录音。

3.实验干预

笔者对实验班幼儿进行童话故事讲述干预,为期12周,每两周一个童话故事。对控制组幼儿不进行干预。

4.叙事能力编码

笔者将叙事能力分为时间词语、连贯性、词汇运用、叙事长度四个维度,由三名评分者对其内部编码信度进行分析,且三名评分者评分具有较高一致性。

二、结果分析

1.两组幼儿前测各维度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各维度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时间词语P=.134,叙事连贯性P=.242,词汇运用P=.643,叙事长度P=.616,四个维度的t值伴随概率P值均大于0.05,因此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被试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表1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各维度差异比较

[维度&t&P&实验组&控制组&时间词语&1.577&.134&1.018(.072)&1.146(.345)&连贯性&1.202&.243&1.066(.175)&1.185(.383)&词汇运用&.502&.623&1.107(.192)&1.145(.384)&叙事长度&.379&.712&1.219(.289)&1.265(.410)&]

2.两组幼儿后测各维度差异比较

在比较前测各维度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两组幼儿后测各维度进行差异性分析,进而检验童话故事讲述干预对实验组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是否产生显著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表2 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各维度差异比较

[维度&t&P&实验组&控制组&时间词语&2.743&.462&1.068(.179)&1.220(.384)&连贯性&2.376&.899&1.151(.276)&1.223(.428)&词汇运用&1.526&.006&1.548(.437)&1.327(.385)&叙事长度&1.454&.025&1.552(.532)&1.314(.506)&]

从上表可以看出,时间词语、连贯性的P值分别为.462, .899,均大于0.05,因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词汇运用P=.006<0.05,t=1.526,叙事长度P=.025<0.05,t=1.454,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组前后测、控制组前后测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干预后的对比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前后测、控制组前后测分数进行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检测。如表3:

表3 配对样本t检验

[&t&相关系数&均值&标准误&置信下限&置信上限&控制组前后测分数比较&-1.923

(0.072)&0.894

(0.00)&-0.4578&0.1527&-0.6383&0.0244&实验组前后测分数比较&-10.862(0.038)&0.656

(0.00)&-3.8462&0.3752&-4.5203&-3.2459&]

注:括号内为统计量对应的伴随概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检验t统计量值为-1.923,伴随概率为P=0.072>0.05,前后测得分的均值差异较小。表明二者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由P=0.072<0.1,若适当放大显著性水平,二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控制组前后测得分之间有差异,但表现的不明显。

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均值差为-3.8462,差异较大;检验t统计量值为-10.862,伴随概率为P=0.038<0.05,表明二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幼儿叙事能力发展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经过12周的干预,在两班级具有同质性的前提下,实验组幼儿在后测词汇运用、叙事长度方面较控制组有明显提高,叙事能力较前测相比有明显提高。控制组幼儿在后测有一定提高,但是提高的不显著。

笔者认为,与控制组相比,以童话故事为媒介进行讲述,对于促进幼儿叙事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且童话故事作用于幼儿叙事能力各维度发展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样本数量较小、实验时间较短、由于教师由笔者本人担任,教学方式可能还不够娴熟,没有达到最佳的引导效果。

四、建议

1.重视童话故事对4-5岁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童话故事一直以来受到幼儿的喜爱,它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牵动人心的故事人物,丰富而优美的句子和词汇,恰恰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倾听童话故事,对幼儿语言发展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且4-5岁幼儿处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如果能够重视童话故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珍视其价值,将对幼儿入学后的学习、理解、交往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应重视童话故事讲述在幼儿园中的应用,针对4-5岁幼儿,培养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为童话故事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更加广阔的平台,挖掘并讲述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童话作品,引导幼儿养成愿意向他人叙述童话作品的良好习惯,并组织游戏活动便于幼儿吸收新知识,增添语言学习的趣味性。

2.幼儿教师应针对不同叙事维度选择相应童话作品

在童话故事的选择上,教师需进行一定的考究。童话故事的题材多样,有描写人物的也有描写动物的,小班、中班幼儿较喜欢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在选择时可适当加重比例。在培养幼儿叙事能力的童话作品选择上,教师需要针对叙事能力的不同维度,选择相应维度表现突出的童话作品。在笔者对童话故事进行的四个维度划分中,会针对每个维度的特点,选取童话故事。例如训练幼儿词汇时,笔者会选择语言优美、词汇表现丰富的童话作品,例如《灰姑娘》,在该作品中,有对人物内心,故事背景等方面细微的刻画,用词准确优美,适合幼儿体会语言的丰富多彩。

3.重视叙事能力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今后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要想拥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既需要具有喜欢表达、交流的动力,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能力。叙事能力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渠道,幼儿教师或家长应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幼儿叙事内容。而通过童话故事,幼儿能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培养倾听能力,在与成人交流互动中,利用幼儿对摄入信息在头脑中的加工整合,在不断讲述的过程中,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因此,需重视叙事能力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叙事讲述活动,创造环境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成长。幼儿家长应主动参与叙事活动,积极引导幼儿利用童话故事进行叙事,进而促進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中班幼儿
童话阅读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童话故事引入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让童话浸润童心
灵动指尖的艺术
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探究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