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企业到国家:欧美媒体对中石化的报道浅析

2014-05-30樊三霞

2014年49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舆论

作者简介:樊三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2014级研究生。

摘要:随着中国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关注,以中石化为代表的中国国有企业也获得了西方媒体的大量报道。这些报道采用了何种框架?其感情色彩如何?是否符合客观性原则?如何评估其舆论状况?本文选取了美国与英国六家代表性媒体的60篇新闻报道,总结了其五种主要框架:商业框架、国家-国际政治框架、环保框架、劳资框架与反腐框架,并对之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反思了其中的舆论状况。

关键词:西方媒体;中石化;框架分析;舆论;对外传播;企业公关

引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Sinopec Group),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国有能源企业。它的企业性质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能源企业。鉴于中石化的能源企业性质,它经常与污染、环保等问题紧密相关,容易引发负面新闻。第二,国有企业。对西方而言,国有企业意味着与市场经济相对立,同样易触发敏感报道。第三,中国企业。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全球经济以及政治状况都出现了变化性因素。在这三重身份影响之下,西方媒体对中石化的报道可能会走向什么方向?如何理解它与中国宏观整体国家形象的关联?本文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试图对此作一回答。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选择了美国和英国的六家重要媒体进行考察。美国和英国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两国均拥有多家“世界级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担当着“媒介意见领袖”的地位,能够影其他媒体的议程,对他国形象的形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具体选取的媒体分别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或NYT),英国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The Times)、路透社(Reuters)。这六家媒体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通讯社,均属于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其网站提供了开放式的新闻访问以及便捷的搜索功能,便于研究的进行。

1.新闻文本的选择

新闻文本的选择分成以下两个阶段。首先,以“Sinopec”为关键词,分别在各媒体官网进行检索,只要新闻标题或内文中出现关键词,就列入第一阶段的新闻采集。经过搜索,得到六大媒体的总报道量,总体来讲,中石化在美英两国媒体的可见度较高。

第二阶段,研究者对以上新闻报道进行观察与分析,根据相关度筛选掉与中石化关系不大的报道,再根据点击量排名选择每家媒体前10篇最热门的报道。最终,一共得到60篇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成为本研究采用的分析对象。

2.新闻文本的分析

对样本新闻报道的分析,研究者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再定性”的研究路线。首先,研究通过对样本的阅读、观察和初步分析,提炼出欧美媒体关于中石化报道的主导性框架和感情色彩基调。其次,对样本报道作归类、统计与描述,通过数据来展现其基本面貌。最后,对其中的因果关联作一总体性分析,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60篇样本的归类,本文将对西方媒体关于中石化报道的面貌作出初步分析。由此,也可以对相关报道的感情色彩(正面、中性、负面)作出初步的判定。

随后,研究者将试着结合定量的数据与定性的文本分析,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欧美媒体的普遍状况吗?这是否符合西方媒体所遵循的客观性原则?在这些报道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二、研究结果

研究者对样本新闻报道进行了观察,归纳总结了五种报道的框架:商业框架、国家-国际政治框架、环保框架、劳资框架、反腐框架。

根据恩特曼指出的“界定问题、因果解释、道德评判、解决方案”,研究者将五种框架分别总结如下:

1.商业框架

此框架将中石化置于商业行为的主体位置上,相关报道是从商业活动的现象与规律出发加以描述或分析,其因果解释、道德评判和解决方案都是依据经济学规则。具体报道内容包括中石化的上市与股价变动、利润增长与下降、国际收并购等事件。

2.国家-国际政治框架

此框架凸显中石化的“中国国企”身份,将它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扩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界定事件时,将其作为国际政治性事件而非商业性事件来讨论,其因果解释、道德评判和解决方案则由此而确定。最明显的表现是将中石化与中国外交活动相勾连,此外在涉及国际收并购时也经常采用类似框架。

3.环保框架

此框架主要是围绕污染与环境保护的主题而展开。

4.劳资框架

此框架主要围绕雇佣劳动、劳资冲突、工人利益保护等方面而展开。

5.反腐框架

此框架主要是面对中国近年来频繁开展的反腐活动,当中石化涉及腐败问题时就成为这一取景框中的对象。

(1)报道框架

通过对60篇样本报道的归类和分析,研究者发现,在涉及中石化的报道中,“商业框架”分量最重,“国家-国际政治框架”次之,两者是主导性框架;环保、劳资和反腐三个框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当然,以上是采取互斥式的分类法之后所进行的统计。实际上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任何较有深度的报道均不会只从一个侧面来呈现事件,这也就引发了框架的混杂性。以下试举一例。

《纽约时报》2012年4月12日的一篇报道标题为《中国甘冒大险进军页岩气领域》(China Takes On Big Risks in Its Push for Shale Gas)①。这篇报道的主框架是环保框架,但细细分析之下,其框架存在诸多变数。它首先报道了一起事件,即中国某镇发生了页岩气井喷事故,居民生活环境被破坏,将这一事件界定为一个环保问题。随后,在进行因果解释时,确定了三重原因:直接原因是中石化在当地的开采;居民之所以接受中石化的开采,次深层原因是它能为当地带来就业和金錢;更深层的原因,中石化之所以进军页岩气,是为了获得能源独立,也契合了北京想要减少对煤的依赖来保护环境。这就将单一的环保框架与更广阔的商业与政治框架相连。报道称,事故发生后,中石化要求居民不要讨论此次事故,否认有人员死亡,声称自己进行的页岩气开发是安全的,未对环境造成伤害。而居民开始抱怨被污染的河流和土地。这就进入了道德判定,该媒体站在居民和环境的立场上,将中石化、政府置于对立面,认为它们应该对此事件负责任。最后,“针对居民的担忧,中石化将暂时性提供饮用水。而对于居民反映的有恶臭的燃气,中石化声称已做过空气检测,没有发现毒性污染”。这就隐形提出了要求,即企业与政府应该为解决此事提供方案,但目前解决的方式并不令人信服。

这篇报道主要使用了环保框架,但也涉及到了商业框架与政治框架,是一篇综合性的深度报道。研究者进一步对其感情色彩进行了分析。报道通过因果解剖和道德判断,认为这一事件是中石化的责任,并将中石化与焦石镇居民对立起来,将其描绘成不负责任、罔顧居民健康与环境污染的不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最后,借专家和居民之口,说明中石化未提供合理解决方案。这样的框架建构,将中石化塑造成一个没有责任感、唯利益是图的大企业形象,强权(企业)与弱者(居民)的对立明显,具有很强的负面色彩。

(2)感情色彩

对新闻报道的感情色彩分析较难把握,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的主观判定。本文的研究者通过两种方式来对报道的感情色彩进行把握,一是寻找和分析具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二是对框架的道德评判进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来确定其正面、中性与负面的色彩。经过分类统计,发现美英媒体都采取了中性报道为主的方式,这与商业框架占据主导地位密切相关。在进行企业行为的报道时,多数媒体会将其去政治化,以客观性的手法来描述。但涉及中石化的负面报道关注点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媒体自身的定位有关,也与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有关。美国媒体的新自由主义风格使其偏向关注环保与自由,而英国媒体对公共利益的偏好使其多关注反腐与劳资议题。

(3)稿件来源

稿件来源指的是所刊登新闻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自己采写、采用通讯社、转载自其他媒体三类。

在样本新闻报道中,美国三大媒体的30篇报道中,自采新闻占14篇(47%),源于通讯社的有16篇(53%)。而在源于通讯社的报道中,路透社和美联社(AP)是两大主要源头。而英国的三家媒体的报道全部来源于自采。

通过对美英各主要媒体的新闻来源的考察,不难发现,对于中石化的报道,它们大多自采或互相转载,而极少采用中国的官方媒体和数据,这一方面说明西方媒体自身新闻网络的系统和强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对中国相关的报道可能与中国媒体的报道有较大差异。

(4)客观性分析

客观性是西方新闻业的核心理念,它表明媒体追求不偏不倚的报道,只陈述事实,不做价值判断。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以商业框架为主、以中性报道居多,这是否代表西方媒体真正做到了客观性?在欧美报道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下面试以一篇报道为例进行分析。

这是英国BBC于2010年4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中石化向加拿大石油项目投资46.5亿美元》(Sinopec invests $4.65bn in Canadian oil project)②这篇报道采用了商业框架,其中也找不到明显具有感情色彩的评判语言,因此是一篇中性的报道。但其中也蕴含着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报道称,中石化投资46.5亿美元购买了加拿大的焦油砂项目9%的股份,这是中国在北美最大的一笔投资,但中国比预先期待的多投了20亿,这需要经过加拿大管理机构的许可。在这篇报道中,作者将“中石化”与“加拿大管理机构”设为对立的二元结构,中国企业多花20亿购买股份,而这需要经过加拿大管理机构的审核,这样将中国积极进取的态度与加拿大政府有所迟疑的态度形成对比。这篇报道的重点在于强调这是中国企业在北美的最大一笔投资,作者通过3次“最大投资”(the biggest invest)关键词凸显了此项目的重大,而中国多出资20亿则表明该项目对中国的吸引力,作者采用了这样的说法:“中国企业正席卷全球来寻找能源资产的投资机会,以满足该国蓬勃发展的经济。”(Chinese firms have been scouring the globe for investments in energy assets to feed the country's booming economy.)这就将中国企业的行为与国家政治关联了起来。作者还强调说:“这表明中国人是与众不同的购买者。”(It just shows that the Chinese are a different kind of buyer.)一种将中国作为他者、将中国企业作为不同逻辑与规则下的行动主体的形象给展现了出来。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者发现,欧美媒体对以中石化为代表的中国国企的报道存在着诸多值得思考的方面。在报道框架上,商业框架和国家-国际政治框架占据主导,而环保框架、劳资框架和反腐框架也不鲜见。商业框架的报道多居中性,但一旦涉及国家-国际政治框架,负面的意涵则多有发生,至于环保、劳资和反腐问题更是负面报道的“重灾区”。西方媒体虽然强调客观性,也多半不会赤裸裸地攻击中国企业及中国形象,但字里行间所显示的意识形态意味也足以为读者察觉。(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http://www.nytimes.com/2014/04/12/business/international/china-takes-on-big-risks-in-its-push-for-shale-gas.html

②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8616919.stm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