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联系两岸的新群体
2014-05-30金奕
金奕
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到大陆求学的台生不断增加
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学生。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大陆高校招收的台湾本科学生为2895人,研究生864人,人数不多;2000年以后,台湾当局对台生赴大陆学习的限制有所放松,仅2001年到2004年的四年间,大陆高校就招收了台湾本科生287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766人,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2008年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迅速,台生来大陆学习的意愿明显增强,每年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保持在7000人左右,每年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约2000多人。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2年1月,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累计已经达到3万多人。
近年来,台生来陆学习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生源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之前,来大陆高校求学的多是参加台湾联考成绩不好或落榜的台生,他们大多抱持一种“混个文凭”的心态,整体素质相对较差。1999年之后,台湾许多优秀学子纷纷选择大陆高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二是选择专业开始多样化。原来台湾学生来大陆学习主要集中在中医药、传统文史哲和体育等大陆优势专业,尤其是中医。但是近年来,随着大陆文化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台生的专业选择日渐多元化,目前最受欢迎的专业有会计、企业管理、经济法学、中医针灸等。三是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95%以上的台生会报考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及沿海几大省市的高校,到西部就读的台生明显偏少。尤其是福建,一直是台生在大陆的主要求学地,近30年来已有约5000名台生在此就读。台生如此青睐这些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知名高校云集以及台湾企业集中等优势。
大陆不断出台惠台新举措
针对台生来大陆学习人数不断上升的状况,大陆方面陆续推出多项照顾台生的政策,使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一是将台生待遇逐渐与大陆学生拉平。2005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单位公布了《关于调整祖国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在大陆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台湾与大陆学生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另外还设立了“台湾学生奖 ( 助 ) 学金”,并对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专项补助,使台生与陆生享受一样、甚至更高的就学待遇。2013年10月教育部决定,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可参加就读高等教育机构所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与所在高等教育机构大陆大学生同等标准缴费,并享受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解决了台生在大陆就医问题。
二是为台生求学提供方便。早先,大陆为港、澳、台学生专门设计了“大陆对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可申请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考题难度及录取分数线都比大陆学生低很多,是台生来大陆求学的主要途径。2010年4月国台办又宣布,“大陆123所高校将免试接受在台湾基本学力测试中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毕业生,经面试合格后即可录取”。也就是说大陆认可“台湾高考成绩”,成绩好的台生只要将学测成绩寄往属意的大陆高校即可,简化了台生到大陆读高校的程序问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三是鼓励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2005年10月,大陆实施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向台港澳三地青年敞开就业大门。其中,不但放宽了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的岗位条件,也放宽了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简化了台湾学生在大陆就业的手续,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此后几年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向台湾居民开放37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支持从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自主创业,对台生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的,可比照大陆学生同样待遇,享受相应培训补贴等。因此,台生学成后在大陆的就业保障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看重大陆的发展潜力
除了大陆方面不断推出鼓励台生来大陆学习的政策外,台生来大陆求学人数上升的主要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大陆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其创造的无限商机吸引了全球的资金和人才,台生只是这股大潮中的一部分。2010年3月台湾《远见》杂志的调查显示,台生来大陆学习原因的排序分别是:累积生活与学习经验,建立在大陆的人脉,有助于未来事业发展,提早熟悉大陆市场。其中,台生来大陆学习最看重的是大陆的发展潜力,希望尽早取得大陆经验和建立相关联系,以便于未来的工作和发展。
第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首先是两岸之间善意增加。2013年台湾《联合报》的年度两岸关系民调显示,只有33%的台湾人担心大陆实力上升对台湾不利,而2004年认为大陆对台湾有“敌意”的台湾民众则高达55%。这种趋势使台湾青年人更有意愿与大陆接触和交往。其次是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2008年以来,两岸交流从经贸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文化甚至政治等各个领域,并涵盖高、中、低层等各个层面,特别是民间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交流的频繁能够减少误解,破除谣言,增加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和认同。因此,台生愿来大陆求学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第三,台湾自身竞争力的下降。首先是台湾经济每况愈下。在国际大环境不佳以及自身经济结构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台湾近些年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低迷,甚至是负增长;台湾人实质薪资倒退到16年前,青年人大学毕业后的收入只有每月2万多新台币,扣除生活、住宿、交通、学贷等费用几乎没有任何盈余,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离开台湾寻找机会。其次,台湾自身的教育品质也在退步。当前台湾高等教育浮滥,使台湾大学生素质明显下降,台湾学生的托福成绩低于大陆学生200多分。在世界前500名的大学排名中,台湾多数榜内大学都有退步,而大陆除了有更多高校进入500强外,排名进步幅度也很大。
第四,台湾当局不断放宽相关限制。台湾当局原本不承认大陆学历,令台生回台后的权益受损。在各界强烈呼吁下,2010年台当局承认41所大陆高校的学历,2013年扩大到111所,并承认191所院校的专科学历。随着台生来大陆求学的人数日益增多,台湾方面的相关限制也会逐渐减少。
搭起另一座两岸沟通的桥梁
台生在大陆学习,经历了一个对大陆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认同的心路历程,有利于台湾青年去除对大陆的误解,增加彼此情谊,对两岸关系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一,台生将成为继台商之后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又一重要群体。目前常驻大陆的台商及台干约达100万人。这一群体是两岸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支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台湾“总统”选举的最后时刻,郭台铭、王雪红等岛内多位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发表声明支持“九二共识”,对蓝营胜选起到积极作用;而当时估计有20多万台胞从大陆返乡投票,他们中间约有70%以上的人支持马英九,对马英九赢得选举奠定了基础。台生未来也必将壮大成为类似台商的群体,其在两岸关系上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
第二,台生搭起另一座两岸沟通的桥梁。台湾民众对大陆误解较深、了解较少,台生登陆前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台湾民众认为大陆人不文明,随地小便。一位台生则从同宿舍的同学中了解到,大陆农村没有那么多厕所,在田地里方便是他们从小就养成的生活习惯,并非教养问题。台生会把他们对大陆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在台湾的亲朋好友,而且由于他们年轻、单纯,没有自身利益牵涉其中,所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更具说服力。台湾《远见》杂志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大陆学习的台生有53.4%对大陆印象变好,而且有82.5%会推荐亲友到大陆就读。
第三,两岸青年的友谊为未来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台湾学子经过努力取得大陆高校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回台后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相信未来有更多优秀的从大陆学成返乡的台生会進入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设想未来参与各项协商的两岸官员,可能不少是出自大陆同一高校的校友,这不但会形成两岸交流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还会使两岸关系发展更加行稳至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