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体育竞赛“潜规则”的两难困境

2014-05-30完浪骄

2014年51期
关键词:潜规则

完浪骄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基层体育竞赛“潜规则”进行研究,文章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提出“潜规则”的出现是多方面的,需要运用综合手段才能够缓解。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潜规则;基层体育

1.国内基层体育竞赛中“潜规则”的源由

1.1社会力量是相互矛盾的。

由一种社会力量引起的条件可能激起另一种社会力量在相反方向上的出现。举国体制下的金牌战略必然在地区比赛中留下不可忽略的阴影。地区官员从财力、政策、战术上加以倾斜和支持,这种默运动员造假事件,是其举国体制阴影下变相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国家重视基层体育这一环节的转变,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某一方面的越是受到重视时,只能说明两点,一方面是最为强大的,以此为荣,显然基层体育的发展状况并非如此;另一方面,说明其处于脆弱阶段。运动员造假事件是社会力量激起另一种社会力量在相反方向上出现的一个表象。

1.2社会力量是平衡的又是不平衡的。

竞技比赛中公平竞争平衡,需要以一方适当的违规违纪等反行动来加以平衡。造假事件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体育领域,教练员和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后,撇开正当也不正当的说法,这也是对当地体育技术与体育意识造成一种意识的冲击,就如强者与弱智的长期对抗,必然刺激弱智的提升,从不平衡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体育竞赛的平衡创造的一种刺激作用。“”

又如竞赛之所以有其观赏价值,莫不是在公平的条件下,运动员们经过平衡的比拼创造出不平衡的竞赛成绩。因此,平衡与不平衡是可以辩证有同时存在一个共体中的。

1.3社会变化总要遭到许多抵抗。

以获得银牌的举重选手吴彪,因为痛失金牌,竟然三次鞠躬道歉,嘴里还接连说着“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事件为例。

可以深思竞赛比赛中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是利益与权力、传统的价值建立在组织及制度以外的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是的正当力量的一种反抗力量。同时也是对“金牌付出与待遇”的一种反抗或是抵抗。是对金牌不应成为体育界的范进中举的呐喊与抵抗。

2.“潜规则”社会交换框架中的两难困境

体育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重视基层体育这一环节力度逐渐加大,多次颁布法规和文件,发展基层体育。如1998年4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和细则的补充规定》,国家每一次重大的体育决策,都有可能深深影响到一个基层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基层体育的发展在利益驱动下,体育比赛中的锦标主义盛行,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成为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在这种“潜规则”社会交换框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困境。

2.1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

以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为例,直击云南体育比赛乱象,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某地区教练说“在省运动会上取得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回到本地区,能拿到奖金,职称、住房等待遇也可能得到较好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回到当地,会有不错的工作安排,如果要升学,还可能减免分。”教练、运动员要的是成绩,领导要的是政绩,利益达成一致即是共同利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则又引发地区体育保护主义的产生,冲突利益诞生。这就使基层地区体育竞赛中共同利益与冲突性利益的产生。地方教练,官员从财力、政策、战术上加以倾斜和支持。利益成为运动员造假保护伞。当造假事件揭发后,每个人都希望对方承担较大责任,最终责任落在已经出成绩的运动员的身上,便在交换利益方面形成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

因此在基层地区体育竞赛中,教练,运动员,领导,竞争对手,既有共同利益也具有冲突性的利益。各方总是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到的回报比对方多,于是产生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

2.2吸引与反抗的两难。

布劳认为“吸引的纽带把个体团结成一个整体,这种吸引本身又可能产生反抗的威胁。”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展现,教练员的待遇,地方领导的政绩,被“金牌”吸引着,以运动员比赛中年龄造假为例,金牌吸引着运动员接受年龄造假,个人人权已经受到威胁,此时,这种金牌的吸引本身对运动员个体又产生反抗的威胁。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为了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吸引与反抗的两难突出表现。

2.3赞同、支援与其价值的两难。

运动员需要通过拿出成绩来赞同与回报地方教练、领导、及为金牌想方设法做出贡献的人员,运动员通过造假获取的成绩本身就固有的矛盾性。造假是为了获得成绩,但频繁的造假或通过造假得到过于优秀的成绩又会使运动员承受心理愧疚。这使得运动员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即只有运动员个人价值被变相受到否定时,从而使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变相关系能够维持和继续,直至以运动员出成绩作为一种回报形式结束。以湖南省山东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中学生足球赛运动员冒名顶替队为例。

2.4获得赞同与保持独立性的两难。

从整个金牌战略引发体育竞赛中的造假事件来看,教练员要获得他人的赞同与肯定就必须保持独立,为了让运动员自觉接受造假及使运动员的成绩获得合法化,教练员就必须承认对运动员也就是服从者的依赖,并自由地向运动与提供资源,这无疑会影响领导者的独立性。于是便形成了获得赞同与保持独立性的两难。

2.5权力反抗者的两难。

参赛运动员作为造假一员,运动员一方面要抑制来自内心深处那一声“公平竞争”的呐喊,以提高运动员在造假团队中的的吸引力,致使团队为他服务,另一方面,他又要承受着对自己正當的竞争对手的愧疚也自责,最终陷入权力反抗者的两难。

3.结语

“潜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其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够忽略的。笔者认为对于社会系统而言,潜规则既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但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系统的稳定。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笔者认为破除潜规则的前提是改变社会的整体结构及产品分配方式,具体到体育竞技比赛当中,需要改革现有的体育体制,同时通过宣传改变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够有效的遏制基层体育竞赛潜规则的蔓延。(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莉.比较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异同——以布劳、科尔曼为例[J].学术交流,2004,01:108-113.

[2] 饶旭鹏.论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兼与霍曼斯比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1:128-130.

[3] 俞弘强.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以布劳和科尔曼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03:61-65+103.

[4] 孙琳.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之比较分析[J].东南传播,2010,01:89-90.

[5] 邱珊.与霍曼斯交换理论的比较看布劳理论的发展[J].才智,2010,15:167-168.

猜你喜欢

潜规则
The Shady World of Online Reviews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潜规则,今安在?
清代阅卷潜规则
潜规则
狱中忏悔录2“我习惯了用钱开路的潜规则”
潜规则
显规则对付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Ⅳ
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