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
2014-05-30张韵杜权张全龙
张韵 杜权 张全龙
摘 要:“假日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假日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景区超载、交通压力大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假日经济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政府政策、市场调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假日经济;旅游发展;价格杠杆;带薪休假
假日经济是一种人们用假日购买这种消费行为推动市场供应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本文中,我将就中国的假日经济的形成原因、发展现状、对假日经济的理论渊源、其对中国旅游经济做出的贡献、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将来的发展战略的进行初步分析。
一、旅游经济及假日旅游经济的定义
我们说的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靠现代科学发展技术,反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而假日旅游经济则是以节假日为契机,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扩大旅游供给服务,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为方式。
二、“假日经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假日经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1.唤醒全体国民的旅游意识。自1999九月国家将春节,“五一”和“十一”,黄金周的出现到2008年后重新确立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人们对旅游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2.为旅游发展创造了巨大商机。假日经济拉动了一系列相关的消费活动,推动了中国的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给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的一巨大的商机。
(二)“假日经济”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1.热门线路太热、过于集中,旅游景区在短期内承载的游客过多。从黄金周的出现,我国在刚刚开始的几年里,由于旅游管理部门没有充分的基础和心理准备,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现象。
2.在短期内造成巨大的交通通讯行业的压力。假日经济在短期内给交通通讯行业造成了临时的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价格高上去了,质量却低了下来。随着假日旅游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些企业受利益驱使经营活动不够规范,迎合一味追求低价位的旅游消费,以致质量难以保证。
4.没有全面、及时的旅游服务指南。旅游消费者们很难准确和及时了解旅游景点(区)的全面服务信息,从而容易造成混乱的旅游景点(区)的局面。
5.旅行社虽“火”却叫“苦”喊“难”。秩序混乱的竞争,使旅游市场纷纷压价,旅行社生意火爆旅行社工作人员也在旺季累得不行利润却一般。
三、降低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
我国的假日经济已经显示出了极大的市场潜力,进一步地做大做强还需各方的配合改善,这对保证假日旅游经濟的持续繁荣是十分必要的。
(一)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的制度
将带薪休假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促进带薪休假向社会化、大众化发展,势必会增加旅游需求实现时间的自主性,改变需求实现在时间上的冲突,在不改变现行休假总天数的前提下,改变休假时间的空间分布。
从近期看,通过引导消费、调控需求、扩大供给水平和建立行政协调机制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假日旅游人流高峰的问题,但要斩草还除根,还需在个方面真正落实和深化带薪休假制度。
(二)引导假日旅游游客多向分流
1.地点上的分流。统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沿海和内陆地区,城市和农村,入境,出境游、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选择郊区、西部地区、非热点区域等第二战线。
2.层次上的分流。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可以实现不同的价格和服务水平,高质量和平价有助于良性竞争,达到的层次分流和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
(三)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原本长期处于供大于求、买方市场的市场环境,却在假日期间陡然转变了形态进入了严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四)开发旅游新产品的与旅游景点自身的发展
从目前一些景区(点)的硬件条件来看,在短期内很难做到彻底根治假日旅游潮中存在的服务质量欠佳和接待能力有限等问题。
但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要从产品本身出发,加大发展新的旅游景点和线路的,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疏导游客;2.要了解消费市场的特殊规律,要注意组织好平时的周末旅游及常规的个人休假旅游等;3.要制定景区分流预案,落实合理接待量的规定,加大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的进度;4.旅游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放假安排,理智出游,选择能满足自己旅游目的的景区;
(五)利用媒体信息、舆论导向对假日旅游市场进行调节
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倡导多样、健康的旅游消费形式做好旅游引导的工作,促使旅游客流合理分流。
(六)假日旅游应该走完善的法制管理和行业管理之路
1.加强旅游立法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业的管理,避免低水平竞争和经济纠纷;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信息的畅通,建立救援系统,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
2.加强旅游宣传教育。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长期的深入,形式多样的旅游知识的宣传,使群众了解收集游客的旅游信息正确的旅游决策,减少旅游的盲目性。
3.建立旅游预警机制。预警系统提供的信贷分配准确的体现出旅游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假日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旅游业的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将有效缓解旅游的难题,可调节操作,正确引导消费。
4.完善假日旅游经济的价格机制。旅游企业必须消除试图通过营销,假日旅游者的手段调整平衡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的短视行为,旅游产品价格差异化策略控制法定假日的客源。
另外,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旅游企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完善旅游地信息发布系统,建立一个联合的旅游地信息发布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这一整套的组合牌一起出击,才能携手保障假日经济繁盛不乱。
四、结论
针对假日经济出现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只有加以整治,才不会发生旅游供应方在假日期间高度紧张,需求方不能享受到高的旅游质量,或者在需求大于供给极限的条件下,造成旅游业的形象的坍塌,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我们应当把握趋势,认真对待,携手营造一个良好的假日旅游环境,才能使旅游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 薛兵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今日财富(理论版),2007,(11)
[2] 王之莉.浅谈新假日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
[3] 林海英.旅游业如何适应假日的发展[J].经济经纬,2000
[4] 阎友兵.论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与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J].旅游科学,2001
[5] 杨莉莉.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假日经济[J].现代经济,2008,(07):58-60.
[6] 唐建军.我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影响力及其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