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4-05-30吴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校企合作

吴明

摘 要:职业院校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机构。因此,在搞好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外,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拉近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其就业及企业的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本人在无锡新区外企的工作经历及近几年的教学感触,论述了职业院校应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49-001

在今年“两会”上,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杨丽芬说道:“总理在报告里说要创造就业岗位。但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岗位急需大量职业技能人才,这使得职业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市场实际需要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我就近十年外企工作经历,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来谈谈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我们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在社会依法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提出“要依法抓紧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明确对各类劳动者的岗位要求,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许多地方都在加快职业资格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步伐,如无锡市公布了109个职业(工种)要持证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质在于强调劳动者应具备从业资格,即具备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技术。为了更好地取得技能技术训练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多种训练途径和方法,关键在于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和切实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目前典型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中交替学习,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获得经验和成功的同时,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校企合作中,能使学校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新知识、新技术、适时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科技和工艺要求的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例如去年6月我校与无锡君来酒店管理集团共建君来旅游管理学院。为了让我们的学员更快适应高星级酒店的要求,该学院在我校开设的专业课的基础上,专门拟定了一套详细的培训方案,更加侧重于现场操作环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畅通了校企之间合作的途径,做到资源优势的互补。同时,使学生接触到世界一流酒店的管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

2.采用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

强化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轻视理论的学习。世界各国在职业学校教育的探索中,均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在德国,职业学院学制为三年,一半时间学理论,一半时间到企业接受实践技能的培训。

实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的诸多因素,比较系统而又完整的重新整合,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互穿插渗透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原有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使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内部培训缺失(外资企业相对较好),主要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不断的投入,而多数培训对于企业的效益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像一支足球队,不是光靠引进两三名球星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从球队的青训抓起,这才是球队生存和发展的正道;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领导片面地认为,企业搞了培训,员工在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后会选择“跳槽”。这样一来,企业就会陷入越培训,人才流失越多的怪圈。这就使得我们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工作后没有显著提高,也就谈不上具有什么竞争力了。

我们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招生时都以“技能+学历”来吸引学生。理论学习,技能的掌握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将来迈入社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职业岗位的变动性很大,单靠一次或几次职业技能培训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由从业型人才向创造性人才转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适应职业和技术更新的变化;要有生存能力,能适应环境并与他人和谐共处;要有创新意识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培养人才,要把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首先,要了解和分析预测今后学生可能就业的相关岗位,明确各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确定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建立健全对于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估体系,把能力培养始终作为教学设计活动中的一条主线;其次,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科学性措施为手段,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进行综合性的职业学习和训练;最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上述因素外,影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教学管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等问题。只要我们把握好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