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建构
2014-05-30王德平
王德平
摘 要: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综合等应用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探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研究性学习; 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51-002
一、课程定位
1.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四个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后三部分内容,基础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而“研究性学习”,往往给人陌路相逢、盖头未揭之感。
2.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方式较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长远看,它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力、方法,应立足于理论验证、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化学学习的整个环节。现今之所以被当作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实在有些矫枉过正、凸现强化的意味,可以当作是课程转型期的过渡措施。
3.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化学学科课程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综合等应用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探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实践和创新。所以,化学等学科课程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以建立的基础。
二、建构原则
1.探究性原则
研究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已有科学成果的再发现或通过研究发现新知,它是一种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的意义就在于教师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机会,以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新教材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课题就是实践活动。
3.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化学学科本科知识,还涉及理工、文史类跨学科的知识,故设计课题时,要注意激活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知识储备,给他们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的机会。这种“综合”,可以是化学学科内的内综合,也可以是理、化、生学科间的外综合,还可以是文、理科间的大综合。
4.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其实是让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提出方案,去探究新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亲身参加科学研究的情感体验。不仅体会到了创造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创造成果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5.合作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合作学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组织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间增进相互了解,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三、建构命题
1.实验探究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质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手段被揭示的。如探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实验中有气泡产生,则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该怎样探究?实验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呢?又该怎样探究呢?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拿出实验方案,经讨论学生提出了比課本上更多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2.调查考察、实践摸索类
社会调查、实践摸索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模式,它能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新知。例如学习燃烧、灭火的原理,让学生走访商店、工厂消防队。在交流中,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消防灭火材料和方法进行归类汇总,调查研究和报告交流中主动地学到了新知识。
3.文献研究类
例如“黑火药的发明和成分”、“燃放炮竹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从黑火药的发明到炮竹燃放,写出一篇小论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日常生活,撰写小论文,把零碎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具有个性特征的成果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
四、建构准备
1.思想和组织准备
思想让参与者明白:什么是研究性课程,为什么要开设研究性课程,怎样参与、开展研究性课题。同时,为课程预期成果,组织准备是很重要的保证(校方支持,教导处、教科室骨干师资指导以及课程开展的方式)。
2.物质准备
所谓“物质”,是指开设课程必备的教学资源。物质上涉及场地设施、教学技术、实验手段、信息源流等等。
五、建构程序
1.专题辅导,布置动员
化学教研组的指导老师(条件允许时,亦可聘请专家、学者)介绍相关研究专题的发展现状与前沿命题,提出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2.指导选题,建课题组
由教师提出参考性意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兴趣爱好、思考意向等选择或提出课题,并本着本人自愿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随缘结对,建立课题组。
3.明确分工,制定方案
课题组成员通过协商产生负责人,明确分工,划定各自承担的研究部分。教师可以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讨论和制定研究方案。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①对课题内容的界定;②研究的背景(即课题是如何提出的);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④研究的内容;⑤研究的主导学科课程以及相关课程;⑥研究分工;⑦研究过程和步骤:包括实践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整理讨论各个阶段;⑧研究所需条件预测;⑨研究的主要方法;⑩预期的成果(论文、调查报告、方案设计等)。
4.阶段管理,全程指导
在研究实施运作后,教师应注意阶段性管理,及时掌握学生进展情况,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研究方法、研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
5.整合资料,指导结题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研究后,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占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文字、图片、数字、资料选摘等。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辨别、分类、筛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指导学生写出结题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内涵界定、研究依据、研究内容、成果形式、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研究的特点和突破点等。
六、课程评价
①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②综合性评价与分解性评价相结合,重在综合性评价。③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差异性评价。④整体性评价与特色性评价相结合,重在特色性评价。⑤主体性评价与客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主体性评价。
上述“五结合”评出的成绩,均应各占一定分数权重,折成一定比例后,组合成课题小组的总成绩。由各课题小组来组织内部的二次评议,按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充任的研究角色等因素确定成员的各自得分权重,评议给定个人成绩系数。将该系数与小组成绩相乘的乘积,就是小组某一成员的个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