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兴体”战略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05-30郑佳薇

理论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发展战略

郑佳薇

[摘 要]本文以“文化兴体”战略指导思想为依据,结合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文化兴体”战略对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重点分析了“文化兴体”中群众体育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体育体制的改革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化兴体;群众体育;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48 — 02

前言

文化兴体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战略方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必然趋势。其思想内涵是通过形成良好的体育制度、体育文化,从而使政府、市场和体育社团共同促进体育的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的体育实力,抵制体育“异化”现象,更快的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本研究从“文化兴体”的战略角度,结合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总结群众体育发展的经验,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群众体育健康、科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我国群众体育的特征

1.1群众体育主要以增强体质为价值取向

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认识,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新定位,使社会价值取向越来越注重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实现,从而影响到体育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从群众体育的性质上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追求的是“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统一,其价值取向是人本化、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即增强体质。原因主要是现阶段我国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需求是为了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对于体育人口来说,当健康出现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体育手段来解决,而非体育人口主要是通过非体育手段来解决。相反发达国家群众体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休闲娱乐,其次是增强体质。我国群众对健康的重视固然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而且有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使健康的获得得以实现。

1.2 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双重性

我国群众体育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在改革前是政府主导,经济方面的活动经费由国家承担,管理是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政手段。因为体育被看作是国家的事业,同时国家又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所以这种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群众体育视乎成为必然。随着体育体制的改革,群众体育的投资、职能、管理等各方面也逐渐打破了由政府全权负责的格局。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国家主导转变成社会自主发展,建立起适应群众体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由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

1.3 城乡发展差异显著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城乡群众体育的这种非均衡发展无论是条件措施、运行机制,还是投入机制、政策机制都是非常显著的。目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群众体育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而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重大难点。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下,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发展的史实也证实了城乡的发展是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的,无论离开了哪一方的支撑,其发展都是低水平的、不持续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整体,不论是社会还是经济,体育更是要两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将城市群众体育和农村群众体育共同构成城乡群众体育系统, 通过对资源的配置、结构的调整、政策的转变等实现城乡的互补,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2 “文化兴体”战略对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文化兴体”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通过文化来振兴体育。文化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文”与“化”的复合词。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最初指土地的开垦以及植物的栽培,以后又指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文化,它既能体现人的发展,又能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两者中发展的主体和主要目的都是人。体育文化的现象和历史也可以说源远流长,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体现着主体在运动中的智慧,体现着运动参与主体的思想及对周围环境的反映,它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它是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中介。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它是一种社会大众文化形态,是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谋求个体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包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是社会各界普遍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家庭体育等。

文化兴体战略主要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三个内涵中提出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中心思想是以文化来带动体育的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提高体育工作效率。无论什么时期文化的力量永远要强于物质文化,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单纯的发展体育,而没有文化基础,体育事业也难以强大。群众体育是典型的民生工程,在目前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其发展应以“文化兴体”战略思想为核心,目的就是要“健身育人”。我们还要把在竞技体育中对少数人的“终极关怀”看成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面向基层,服务大众,注重实效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原则,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运动和扩大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做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

3 “文化兴体”中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分析

3.1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精神,推动“文化兴体”战略思想的实施

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崛起的关键是思想文化的领先。思想觉醒才能使民族觉醒,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文化与体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化兴体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转变体育的发展方式,文化兴体在转变体育的发展方式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思想的转变,现阶段我国体育的基本思想是“物本位”,即重视运动成绩的提高,而文化兴体战略中体育的基本思想是“人本位”,即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的是体育在夺金牌以外的健康育人、休闲娱乐的附加值,更加重视通过体育锻炼不断的增进身体、心理、社会等各层的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兴体”战略的实施就是揭示人为何参与体育锻炼,更快的促进“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第二是体制的转变,在体制方面文化兴体的战略思想主要是过去的由国家主办转向社会办,体育由社会多元办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要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因此我们要积极的提倡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化的体育格局。第三是效益的转变,改变由过去的只追求速度效益忽视质量效益的做法,现阶段我们要看待体育是一项重要的事业,要更加的注重质量和效益。第四是管理的转变,文化兴体战略思想要求群众体育的管理走向法治管理,体育相关的部门和社会体育团体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依法治体。

3.2“文化兴体”战略中群众体育发展的方向

体育文化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但其概念却是在近代出现,当人们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认识时,体育以及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上便有了更大的发展。而“文化兴体”战略更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文化振兴体育,更能使体育变的和谐、繁荣,让我们更加明确其发展的方向,使群众体育事业欣欣向荣。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可以促进健康,而且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兴体”战略势必会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体育的首要功能就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的健康也是群众体育所追求的目标,正是因为如此,群众体育更加需要“文化”的基础,人们的体育追求也从“成绩第一”转变到“健康第一”。 自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后,群众体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提升,体育人口也是迅猛增长,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体育人口的比例较小,健身方法不够科学。因此,我们 要以“文化兴体”战略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体育人口的比例,加强体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彰显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文化兴体”战略将使体育不断的满足娱乐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正直社会转型时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发展中国家,体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我国假期越来越长,体育运动作为当前最受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必然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目前居民的时间支配上就能看到这一点。体育在文化的带动下,其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的凸显,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体现出的是体育的人文功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维的健康观念,就是充分的认识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人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体育在整个世界中的发展是无量的。“文化兴体”战略是文化和体育的交融,让人们体验到运动健身是培养良好个性、增进友谊、积极生活的最佳方式。而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更要在群众体育中得以体现,使其精神内涵转变为教育资源,以文化带动体育,以体育促进文化交流,从而更好地发展体育。

3.3 “文化兴体”战略对群众体育发展的作用

“缺少文化,思路错了,越敬业,损失越大。”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文化的作用,我们要满足人们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就必须走“文化兴体”的战略路线,并加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更好的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坚持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人文情怀构建更加完善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利用我国特色的体育资源和体育环境,抓住群众体育事业的落实开展,不断推进体育的市场化、社会化,改变体育体制、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使群众体育良性循环,不断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方向。

〔参 考 文 献〕

〔1〕秦椿林.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苗治文,候良,李伟,等.现阶段中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特点〔J〕.体育学刊,2009,(01).

〔3〕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02).

〔4〕申海军,韩学民,任建华.北京奥运会后群众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5〕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01).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发展战略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身体视域下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
群众体育社会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