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浅析

2014-05-30屈海龙

2014年51期
关键词:嘉峪关

作者简介:屈海龙(1988-),男,黑龙江抚远人,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不仅包括了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壁画所描述的贵族宴饮、捕猎,农民采桑、耕种,奴婢侍奉、劳作等场景,又是对当时等级观念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结合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内容,试图对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等级社会进行粗略的考察。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等级社会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河西走廊绵延上百公里墓室壁画艺术的代表,在构图经营、线条表现和设色上都独具匠心,艺术成就显著。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转变,同时又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真实写照。

一、魏晋墓室壁画综述

(一)地理位置及发掘情况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边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和红山,北接戈壁滩、嘉峪山和黑山,因建置于嘉峪山西麓地势险要的关隘而得名。东距酒泉20公里,北大河从南面蜿蜒而东,魏晋时期地属酒泉郡。在嘉峪关市东北二十公里的戈壁滩上.有一个分布长达二十多公里的古墓群,下葬于曹魏、西晋、五凉时期。较大一些墓葬的墓主人具有郡县级文武官阶和地方豪绅的身份,其共同特征是墓室遍绘壁画。

1972年,当牧羊人不经意的发现了这份来自魏晋时期的瑰宝,相关部门就采取了相应的保护与挖掘工作,据当年由甘肃省文物队和甘肃省博物馆共同出具的《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记载,嘉峪关魏晋墓共进行了四次发掘工作,1972年,由嘉峪关市文物局派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于4月21日至5月7日发掘清理了一、二号墓。同年6月1日至29日又发掘清理了三号、四号墓。以后,甘肃省博物馆又派人会同该组人员从10月31日至1973年1月13日共同发掘清理了五号、六号、七号墓。同年9月18日至28日继续发掘清理了八号墓。而这八座墓葬,其中有六座是壁画墓,除门楼上的一些壁画因年代久远而自然损毁,以及墓室内少数几幅为盗洞所穿之外,尚存六百余幅,且基本保存完好,色泽如新。而墓葬的随葬器物按质地分计又有:“陶、铜、铁、玉石、金银、木、漆、骨、丝绸和货币等类。”①

(二)壁画的分布与时代背景

据林绍雄先生介绍,“河西走廊遍布广漠戈壁的魏晋墓葬群,不是从魏晋时期才开始出现,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久远的继承关系。至少从汉代开始,这里已经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墓葬群,所以已经发现和发掘的墓葬,绝大多数都是和汉代的墓葬连接在一起,并且前后有一种重要的文化继承关系。”②不同于汉朝的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政局急剧变化、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的时代,这便加深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物质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越名教而任自然”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追求对现世享受的观念必然会在墓葬壁画中有所反映,这正是魏晋墓室壁画真实性呈现时代特色的重要原因。正如日本学者林巳久夫所说,“那么大概只能认为,墓主人生前的世界被用画像的形式带入到坟墓中,而墓主人舍弃了这些,飞升到天上的乐园。”③又由于魏晋南北朝之世,崇尚门阀之风极盛。而河西之地,风气又有独特之处。据《隋志》记载:“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自京城至于外郡,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简约,习仁义,勤于稼蔷,多畜牧,无复寇盗矣。延安、弘化,连接山胡,性多木僵,皆女淫而妇贞,旧俗然也。平凉、朔方、临川、灵武、榆林、五原,地接边荒,多尚武杰,亦习俗然焉。河西诸郡,其风颇同,并有金方之气矣。”④多尚武杰,这也是河西地区魏晋墓室壁画多呈现狩猎、骑射的原因。

(三)壁画内容及其特点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有大幅和小幅之分,但最多的是在一块砖上所作的小幅壁画。其壁画丰富多彩,涵盖宴饮、出行、狩猎、农耕、采桑、畜牧、打场、驿传、娱乐等内容。颇具特色的是墓葬壁画中对一种游戏——“六博”的描述。“在画像石的时代最流行的游戏叫六博,类似双六。在画像石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人之间放着四方形的游戏盘,正兴奋地掷穀子。”⑤生动细致的再现了魏晋时期人们的业余生活。由于魏晋时期尚食肉,“古惟贵者、老者肉食,晋、南北朝之世,犹有其遗风。”⑥又见阳椿械子孙谓:“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给田宅,赐奴婢、马、牛、羊,遂成富室。自尔至今二十年,两千石、方伯不绝,禄恤甚多。亲、姻、朋友无憾焉。”这一习俗在魏晋墓室壁画中多有体现,多幅描述墓主人生前烤肉、炙肉的场景,证明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对于肉食的喜好。由此可以看出,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更有以下三个特点:“1、壁画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2、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3、壁画内容地方特色明显。”⑦

二、魏晋墓室壁画中的等级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制度的形成,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建立政权,使整个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统治阶级中形成了贵族特权阶层,层次增多,被统治阶级中的很大部分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加强,身份地位也有下降,奴隶制残余及其严重,这在壁画中多有描述。据朱太渭先生分析,魏晋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六个阶级。三个等级包括:“皇室和高门士族属于贵族等级,寒门庶民地主、寺院地主、富商巨贾、个体编户农民、个体手工业者、金户、银户、盐户、滂民,属于良民等级;其余屯田户、佃客、部曲、军户、吏家、百工户、杂户、绫罗户、牧户、佛图户、奴婢均属贱口等级。”⑧细分的话,“皇室和高门士族地主阶级;寒门庶民地主阶级;少数民族酋帅阶级属于统治阶级。而编户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金户、银户、盐户阶级;屯田户、佃客、部曲、军户阶级及佛图户和奴婢阶级属于被统治阶级。”⑨但对于少数民族部落及边远地区,情况则颇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处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融合的河西地区,这种阶级结构更为明显,在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也中多有体现。

(一)壁画中的贵族阶级

魏晋时期,皇室和高门士族高居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最上层,不仅垄断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清要之职,更占有广大土地,有免除赋役、荫庇亲属、收揽门生故吏、享受赐田等种种经济和政治特权。嘉峪关魏晋墓的墓主人都是当时的豪强世族和官吏,他们居住在四周有高墙围绕的坞壁里,强占了大量的土地,役使着佃客、士兵和奴婢,畜养了成群的马、牛、羊。房前筑有场圃,屋后还有果木园林,嘉峪关壁画形象地再现了豪门士族的纵情淫乐的腐朽生活,而壁画中那些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正是受他们奴役的佃客和士兵。这在壁画中多有体现。如发现于一号墓前室南壁的宴饮图:

魏晋墓室壁画.宴饮图

在壁画中贵族宽袍大袖,相聚一起觥筹交错,骄奢、享乐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拥有战功的贵族,则表现出对狩猎、骑射的兴趣。由于河西地区位于西部边陲,邻毗西域各国,游牧民族自古就喜好弯弓骑射,集居于这一带的民族有着悠久的狩猎传统。再加之魏晋时期河西战争连绵不断,狩猎就成为当地驻军练兵习射的一种重要军事手段。

魏晋墓室壁画.狩猎图

在魏晋古墓彩绘画像砖中,有大量狩猎生活的描绘,考古所发现嘉峪关墓室壁画中表现狩猎的画面形式多样,其中有射猎、鹰猎、犬猎,还有矛刺等等。充分表现了贵族阶级对骑射、游猎的喜好。

(二)壁画中的良民阶级

魏晋时期,编户个体农民是被压迫阶级中人数较多的一个阶级,包括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及生产工具并自己经营生产的自耕农,有一部分土地、生产工具但需要出卖自身一部分劳动力的半自耕农,还包括并无土地、生产工具而只依靠出卖劳动力的贫农。由于河西地区土地肥沃,当权统治者对农业较为重视。均田制的实行,也使土地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更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生产活动,魏晋墓室壁画里多有体现,犁地、耙磨、秋收、打场,更有采桑等形象,用绘画的艺术描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中原农耕文明对该地的影响。如五号墓前室北壁的采桑图、前室东壁的牧牛图:

魏晋墓室壁画.采桑图

魏晋墓室壁画.耕牛图

这两幅壁画将农民阶层的耕种、采桑形象清晰、深刻的展现出看来,从中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农民向贵族阶级缴纳赋税,供奉着贵族的享乐。

(三)壁画中的贱民阶级

魏晋时期,贵族蓄养奴婢现象非常普遍。而奴婢又有官、私之别,官奴婢是在太平之世时,因为触犯律法犯罪而被统治者充为奴婢的;在战乱之世,也有因被敌人俘虏而成为奴婢;民间也有因为贫穷而卖儿女充当奴婢。据《晋书.孝武帝纪》:大元十四年正月,诏“淮南所获俘虏,付诸作部者,一皆遣散,男女自相配匹,赐百日癝”是也。⑩从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官奴婢和私奴婢大量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合法性。“终南北朝之世,屠戮丁男,而以老弱妇女充赏者极多。”B11由于这一时期,佃客和奴婢是当时封建地主经济的主要劳动生产者,贵族阶级对其进行压榨,充当了杂役、苦役,满族统治者的享受。这一现象在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更深刻的反映出来。如发现于四号墓前室西壁的烧火做饭图:

魏晋墓室壁画.婢女烧火做饭图

壁画中婢女穿着简陋双膝下跪,左手向炉灶内添柴,右手扇风助燃,又如一号墓前室东壁的两女抬水图:

魏晋墓室壁画.婢女烧火做饭图

两位婢女相互协作,用尽气力担水做饭,此图也佐证了魏晋时期屠戮丁男、妇女充为奴婢的现象。

三、小结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对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学与艺术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壁画中所反映的墓主人宴饮、享乐等画面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奴婢听任使用、劳作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可见封建统治阶级的“及时行乐”正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基础上,从魏晋墓室壁画中更可以清晰地看出魏晋时期等级社会的面貌,这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社会结构提供了真实、详细、形象地资料。嘉峪关魏晋墓画壁画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结晶,也中国河西地区本土艺术的智慧创造。(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5—119HLJU。

注解:

① 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18页

② 林少雄.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第22页

③ 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4页

④ 呂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995页

⑤ 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97页

⑥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第836页

⑦ 张宝玺.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第3页

⑧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⑨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⑩ 房玄龄(唐).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孝武帝纪

B11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第745页

猜你喜欢

嘉峪关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车站减速顶设备维护与管理
嘉峪关: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甘肃嘉峪关三镇将新建10座污水处理站
新时代党报的新使命新实践——以《嘉峪关日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关照”来自嘉峪关
“关照”来自嘉峪关